受助十年命运改变 残疾青年发帖寻找108位恩师

发布时间:2011-09-23 07:3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9月16日 第01版 | 查看:1502次

受助十年命运改变 残疾青年发帖寻人

  “他们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再生父母。”这段日子,安徽省芜湖市残疾女孩朱麟洁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自己曾经的老师,希望能与他们再次相聚,当面表达感激之情。

  如果不是朱麟洁的这次寻找,可能很少有人知晓发生在108名大学生与一名残疾女孩之间的温情故事。

  尽管朱麟洁6岁之后再也没有进过学校,但她拥有比常人更多的老师——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的108名学生。从1991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做一件事情——帮助这名残疾女孩实现上学的梦想。

  这段长达10年的爱心接力始于1991年。当年,安师大政教系1989级学生王友平和费维照在芜湖市劳动路附近找家教勤工俭学,遇到了一位正在为孙女找家教的老奶奶。当老奶奶得知请家教一个月得花50元时,无奈地摇头走了。

  两人正准备起身离开,一位姓秦的邻居把他们拦了下来:“老奶奶的孙女朱麟洁已瘫痪5年,家庭条件十分困难。”

  两人来到朱麟洁家,看见了一个怯生生的瘫痪小女孩,她说自己想读书。他们得知,1986年,6岁的朱麟洁腰后股骨髓上长了肿瘤,手术也未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半年后,她再也没能站起来。

  一周后,王友平和费维照“秘密”地当起了朱麟洁的启蒙老师,不收一分钱学费。

  “这两个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到课率很高,怎么好几次考勤都不在,到他们寝室的时候,他们也不在。”安徽师大法律系的吴俊明当时是王友平和费维照的班主任,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异常。

  他后来获知了学生助教的原委。“我当时有个想法,把助教活动纳入到班级工作计划当中,这样也能减轻他们二人的负担。”吴俊明随即召开了班会,班上的同学反应积极,很快拉起了十几个人的助教队伍,开始排课。

  由于班上学生正值大三,学习时间很紧,为了让朱麟洁能够接受连续的教育,吴俊明决定向系里汇报,希望能把此事列为系里的一项工作计划。“这样以来,小女孩的教育得到了连续性的保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辅导员会议上,吴俊明的想法得到广泛认同,系里决定以学生会的名义开展助教工作。“系里将此工作纳入班级计划,每一届教一年,直到完成朱麟洁的九年义务教育。”吴俊明说。

  此后,同学们为朱麟洁制定了每个学期的教育计划,还开设了美术、手工、音乐等课程。“美术和音乐两门课是从当时芜湖师范找的老师,其他的课程由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业与助教顺利进行,作为爱心助教的组织者,吴俊明对学生助教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同时对助教学生实行“年度加分”,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89级学生开了一个好头,以后一届一届接力下去,这一接,便是10年。”据吴俊明介绍,从1991年到2000年,政教系共计108位学生,相继成为朱麟洁的老师。

  安师大政教系1993届学生、留校任教的马骥介绍说,同学们当年备课时都非常认真,想方设法帮助小麟洁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当时从报纸上剪下来一些案例,教手工的同学从宿舍里带来很多工具,有时还用聊天说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

  由于身体行动不便,加上父母相继离开,当时朱麟洁形成了孤独自闭的心理。为此,学生们用自行车载着她去安师大校园散步,带她参加班级里的各种联欢会,并鼓励她当众唱歌、表演节目。

  如今,朱麟洁已经成长为一名爱动物、爱音乐、爱绘画、爱拍照的阳光女孩,她乐观自信,热爱生活,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络作家”。她的新书《梦猫人》受到读者的好评,下一步还将创作名为《戏梦》的小说。

  与此同时,朱麟洁也开始了寻找108名老师的历程。

  2008年,她在网上发了一条名为“寻找老师——安师大当年政教学子”的帖子,并列出了所有老师的名单。其间,部分参与助教的同学曾与朱麟洁相聚过,但朱麟洁还是想把108名老师统统找到。

  “若没有当年这些老师一届一届义务地救助与关爱,也就没有我现在的人生。”朱麟洁说。

  回想当初的助教经历,如今已留校任教的马骥看得很淡。“我觉得这是当时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当时大学生的一种普遍价值观。”在他看来,“这样的事情不知道也就算了,一旦知道了,就不能不管。”

  “当时就是很纯粹地去做这件事,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学生自发性的关爱让这个残疾姑娘接受了教育,她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在吴俊明看来,大学生应该做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技术机器,重在道德塑造,这样才能对社会有价值。“从小事做起,只要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去做。”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寻找108位恩师》)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