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的慈善事业得了什么病?

发布时间:2011-08-26 08:41 | 来源:中国网博客 2011-08-23 23:36 | 查看:1760次

  近一段时间,由“郭美美事件”为导火索,引爆了一轮公众舆论对“官办慈善事业”强烈的质疑和诘问。矛头所向,先是中国红十字会,后是中华慈善总会。使这两家在中国可算是鼎鼎大名的慈善机构,陷入了百口莫辩乃至越描越黑的窘境。随之接踵而来的是,社会捐款大为减少。传说中,有些地方的红十字会接受的捐款数已经为零。

  中国的慈善事业到底得了什么病?实际上,去年围绕“巴比夜宴”的舆论走向,就已经开始显露出一种逆反的思潮。可那时的锋芒所及,主要是针对不愿慷慨解囊的“大款大腕”,关键词是“裸捐”。可到了今年,风头一转,公众舆论拷问的焦点,则成了追究捐款的去向了。从力挺富人“裸捐”到质疑善款去向,公众舆论试图把公益慈善的整个“生态链”都推到阳光下去晒上一晒。其背后的逻辑,则是对拥有权力的政府和拥有金钱的市场的深度的不信任。

  在中国,慈善事业差不多就被等同于社会捐款,而被看重的也正是这笔“预算外收入”。计划时代,慈善事业是被打入冷宫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下,“慈善”成为“伪善”的同义词。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洪水灾害连年肆虐。处于回归前夕的港澳同胞,出于人道主义大力捐款,支援灾区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当时,境外、国外募集的民间善款之巨,可以和财政拨款相媲美。这使在财政上正左右支绌的中国政府打破了意识形态上的禁忌,开始到民间募捐。正因为这样,从一开始,慈善事业相当于社会募捐,就形成了思维定式。再后来,就越加变得主动利用与灾害相关的社会募捐,甚至将其看成是一笔自然灾害救助的预算外的“后备基金”。通过“官办慈善事业”把持了整个“捐款”市场,把接收民间捐款变成了少数官方或半官方的机构的特权。

  另一方面,出于政绩或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地方政府进一步把募捐变成了“派捐”。通常的做法是这样的:党政一把手先拿一笔钱定标杆,然后逐级稍作累退参照执行,一直到所有的平民百姓。领导拿钱,问题不大,至少不会影响生活。但要普通百姓也照样拿钱,虽说金额少一些,但大多会影响其基本生活。但是领导一“自愿”,百姓也只好跟着“自愿”。这种形似自愿实质强迫的“爱心”的结果,是政府收到了钱,却失去了民心。

  更令人无奈的是,社会捐款到了政府手里,就归入预算外的“基金”里了。山高皇帝远,百姓只能望洋兴叹,捐款人的权利自然而然就被漠视。在财政预算都不向社会公开的现行体制下,“基金”的用途及使用效果当然更没有更必要让民众知情,而成为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最多是自己对自己有所“监督”而已。

  于是,“慈善”成了一个旗号:社会捐款——政府派捐——政府基金,政府又多了一笔额外的收入,老百姓又多了一道额外的捐税。有人说,这笔钱终归是用到了灾区,用到了灾民身上。其实,灾害救助本来就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财政应该掏钱干的事情。有了“慈善捐款”,就省下了这笔该花的钱。省下的钱花到哪里了呢?——“三公”消费!?

  批评之后要有建设性意见:现代慈善事业究竟是怎样的?简言之,现代慈善事业就是民间的社会行动。首先要有明确,要干什么事情,要帮助哪些人(社会群体)。要帮人要办事就需要成本,那就去进行募捐,但募捐必须是有目标、有限制的。做慈善的人要能够持续地募捐,持续地做事帮人,就必须很公开,很透明。要不,就没有人捐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按慈善事业的本意,让民间、让老百姓去做,其实一点也不难管理。但只要官员们一动心、一插手,事情就会复杂得多。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