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3 08:17 |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8月02日 第A18版 | 查看:2204次
2007年成立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一开始就成为国家级公益慈善信息平台,对国家慈善信息进行权威监测、统计和发布。
针对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信息部主任宋宗合指出,正式上线以前,中国红十字会邀请各方人士来提意见和建议,当时中民慈善信息中心就担心平台仓促上马会受到质疑,“结果还真是这样,仓促上马,数据处理得还是不严谨。”
宋宗合指出,目前国内拥有捐款信息查询平台的慈善组织很少,而且大多仅仅能查询到一个人捐了多少钱,要达到完整的慈善链条全公开还不够。而一个完整的慈善信息披露平台,应包括捐、转、助三方面,在善款的来源、善款进入慈善组织后的详细流程、流向等多方面需更细致化的信息。“红会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但还需不断完善。”
宋宗合称,中民已给中国红十字会提了建议,在每周或每月设立一个公示日,让关心善款流向的公众可以进行查询,对心中疑惑一一印证。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的手段,在电子信息化还不能完全解惑时,借助这种方式来消除公众质疑。比方说公众对平台上查询到的李连杰捐赠数额存在质疑,那么可在公示日去中国红十字查纸质凭证,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红会和红基会正在考虑。”
■ 专家建议
国内慈善机构通常的做法,最多只是可查询接受捐赠的信息,而不能查询捐赠资金的流向信息。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平台,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给以肯定,但也提出一些建议。邓国胜说,从短期看,红会在信息披露时,应尽量注意细节。
公示要尊重捐赠人意愿
在披露信息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捐赠人信息隐私的保护。如果捐赠人不愿披露相关信息,那么慈善机构应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所以,在发布劝募信息时,应告知公众,这些信息是否将公开披露,捐赠人是否愿披露?
建议披露小额捐赠流向
大额捐赠人,特别是定向捐赠人容易了解捐赠资金的流向,而恰恰是那些小额捐赠人最不了解,也最想了解捐赠资金的流向,而这个平台尚有局限。建议增加一个专门针对小额捐赠者的披露专栏。
每分捐款都披露成本高
中国慈善界的信息披露刚起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技术层面,网络的确为信息披露带来了便利,降低了信息披露成本,但技术上还难以完全做到将每笔捐赠资金的流向都能披露详细,毕竟成本太高。
应邀独立第三方评估
从国际经验看,对小额捐赠人而言,慈善机构通常只是告知总体的捐赠收入、支出情况,而不可能具体到每个人捐赠资金的具体流向。这与国外有大量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媒体监督较广泛有关。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