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田建龙、郑志强同学事迹(图)

发布时间:2011-08-20 08:46 | 来源: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 2010-12-30 | 查看:1642次

  个人简介:

  田建龙,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88年3月生在河北省冀州市,现就读于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071班。

  郑志强,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88年5月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现就读于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071班。

  先进事迹:

  郑志强同学自幼家境贫寒,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学习,连续在学校的英语竞赛中得奖,以及在参加2010年7月辽宁省第七届“挑战杯”时,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田建龙同学也出身于贫困家庭,但是他有一颗坚强的心,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在2008年9月获得了“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他勤奋好学,曾两度获得学校奖学金,他品学兼优,曾在2010年11月获得“辽宁省优秀特困大学生”荣誉称号。

  2007年9月,田建龙、郑志强成为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工商071班的学生,他们有同样的爱好,他们有同样的志向,他们有同样的家境,他们都喜欢帮助别人,他们都乐于奉献自己。于是,学校里就多了一对好朋友、好兄弟的身影,同学们亲切地叫他们小郑、小田。他们一起去打工、一起帮助给有困难的同学辅导功课。自2008年4月起,他们一起坚持热心帮助两位孤寡老人,这一坚持就是两年零八个月,他们感动了学校,被学院评为“最具力量学生榜样”,而且《辽宁工业大学校报》也表扬了他们高尚的品德。他们的事迹已传遍锦城,《锦州日报》、《辽西商报》先后报道了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感染着他身边的人们,激励着更多的同学进步。

  一、自强不息,助人自助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在大学的生活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中,他得到了大学生助学金的帮助,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勤俭的过活,还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己。他们曾经在寒风里发放着商家促销的传单,也在大雨的日子里给人送外卖。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有五份家教,骑着二手自行车从城市的南边又往返到城市的北边。在给商场做家电促销员的时候,他们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别人都休息了,他们还在帮忙整理货品,让商家很感动,一定要给朴实的小伙子们多加钱,甚至想要把他们留下做正式的员工。在学校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时,他们主动担任了负责人,细致耐心地把贫困生编成了几个班组,合理地安排工作,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他们深知自己要走的路,没有课的时候他们一定在图书馆上自习,努力的学习。

  越是知道生活的艰辛越是格外懂得感恩,他们就是这样的时刻保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时刻记得国家,社会,学校所需要的责任。在上一次的助学金评选中,他们凭借着那份质朴与认真,获得了这一资助。可是当他们知道有一位落选同学的家里出了突发事件时,毅然决然的让出了自己的助学金机会。这份真诚的心感动着所有所有的的同学和老师。

  他们尽管贫困,但还是把得助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他们的心是坚强的,他们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了别人。

  二、穷且益坚,心怀他人

  2008年4月4日,这一天学校清明节放假,由于平时学习比较刻苦,他们趁清明节假期,放松一下心情,两个人中午吃完饭,去参观离我们学校并不远的辽宁医学院。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当天的收获,正在不经意间,他俩听着一位老奶奶叫他们两个过去,请他们两个过去帮忙抬几桶水,他们抬完水问明了情况。原来是两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而爷爷曾经曾因为工作的原因从楼上摔下来,导致骨折,所以不能干体力活,而两位老人要去100米以外的地方挑水吃。两位同学则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以后两位老人的吃水问题包在他俩身上。

  这一桶水,他们挑了两年零八个月,这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们每天都会帮老夫妇把缸里的水挑满,然后料理一下家务。洗衣、淘米、种菜都不在话下。他们还陪着老人说话,耐心地和他们交流。有时候会自己动手,帮老人理发……很多子女做不到的事,他这们这两个陌生人做到了。而在他们的感染下,他们班级的同学轮流来帮助这对老夫妇。

  2009年3月1日,老爷爷生病了,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并没有公交车或是出租车,他们轮流背着老人去就医。老人在医院的日子里他们经常去看望,护理送药。在这期间,他们把老人的房屋也整修了,漏雨时他们上去把房顶烫好;没有柴烧时他们会劈柴;当菜地干涸时他们会帮忙浇水……田建龙同学的腿在一次工作中韧带拉伤,而郑志强在抬水时不小心把腰扭伤,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耽误老两口一天的生活。学校了解此事后,学校组织活动表扬了他们,大力宣扬“雷锋精神”,并张贴了老人写的表扬信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

  当寒暑假来临时,爷爷奶奶的吃水问题和他们回家看望父母产生了一些冲突,可是他们最终并没有选择要放弃抬水,而是轮流回家,或者是都不回,甚至学校不让住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在老人家的另一间简陋的小屋子里过夜。当被问到他们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能克服这么多困难时,他们的回答是那样的简单。他们说:“如果能解决爷爷奶奶的吃水问题,这些苦都算不了什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嘛,当抬完水看到两位老人的微笑时,我们的心里也会泛起一丝甜蜜。”他们说的是那样的平凡,但是再加上一份真情,再加上两年零八个月,它就变的高尚,变的不平凡!

  三、默默无闻,坚持不懈

  其实,如果不是老人找到学校来,他们的感人事迹到现在大家还都不知道。他们是那么的平凡,他们是那么的低调,但他们做出的事情却是高亢的,他们用爱给两位老人送去了温暖,他们用两位无助的老人提供了帮助。默默地奉献让他们描述了平凡,却谱写了一段无言的崇高,一种不平凡的爱。

  一次两次的帮助相信每一位有心的人都会做到,但长久的帮助这却是一份决心与毅力,这让人想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位党员的代名词“雷锋”。相信当初他们的决定是一份真心,难能可贵的是这颗真心在长久的生活磨练中依旧闪亮。除了用“雷锋”这个词想象不到任何华丽的辞藻去描绘去形容,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一周两次的坚持,不图回报的感动,细水长流的大爱就在我们心中流淌。坚强的老夫妇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怜悯的施舍,不需要纷繁的同情,他们所需要是温情,是精神上的温暖。而这看似简单却难于坚持的一切,他们做到了,做的纯粹干的实心。

他们用行动印证着一句话:“一个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都要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次两次的帮助相信每一位有心的人都会做到,但长久的帮助这却是一份决心与毅力,不图回报的奉献就是细水长流的大爱。他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出名、上报纸,他只想着要帮助别人。这份质朴不仅是两位老人需要,更是如今社会所需要的。《锦州日报》、《辽西商报》先后报道他们的事迹,他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四、大爱无边,无私奉献

  大爱无边,田建龙与郑志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孝老爱亲、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青春赞歌。“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这是他们永远坚持的人生信条。他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使他艰难而辛酸的人生旅途更加熠熠生辉。当我们眼含泪水去回首他们走过的坎坷历程,当我们带着感动去品味他们付出的辛勤汗水,当我们怀着敬意去追寻他们孝老爱亲、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足迹,我们无不被这两位平凡的大学生身上所展示出的不平凡与伟大而震憾!

  在两个贫困而乐观的学子身上,人们看到的是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大胆创新的新时代精神,是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优秀品格,是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坚定的人生信仰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他们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光辉典范和时代楷模,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