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0 08:4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04-27 | 查看:1452次
事迹回放
2007年,在宁夏师范学院,一个贫困大学生靠捡破烂赡养父亲,并完成学业的故事,逐渐传播开来,主人公名字叫孙连忠。
孙连忠是宁夏师范学院政法系2006级历史教育班学生,家住西吉县将台乡东坡村四组,两岁时母亲撒手人寰,年幼的孙连忠从此与父亲相依为命。15岁上中学时,父亲过度劳累导致卧病在床,双腿变形,经常吐血,几乎无法劳动。但孙连忠坚信知识会改变贫困的命运。
2005年,孙连忠以447分的成绩考入宁夏理工学院,昂贵的学费使他下不了决心,多病的父亲使他放心不下,只好选择了放弃。2006年,孙连忠又考取了宁夏师范学院,到校报名后,他始终放心不下年老体弱的父亲。“我上学了,父亲怎么办?”于是,孙连忠几经动员,终于把父亲带到了固原市,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与父亲住在一起,靠勤工俭学和捡垃圾维持生活,携父求学。
从进校第一天开始,孙连忠就踏上了艰辛的勤工俭学之路,帮人打零工、晚上沿街捡废品、替学校倒垃圾,以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因为父子俩没有固定收入,每天白开水煮面条成了他俩的固定食谱。看到儿子求学这么辛苦,父亲孙治元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孙治元也决定找点事做——捡破烂。每当他捡破烂时,儿子总是陪在他身边,即使遇上同学也不躲避,他弯不下腰时儿子就帮他捡起来。
虽然出身贫寒,但孙连忠对父亲满怀感恩,他常对父亲说:“您这半辈子虽然在物质上没帮上我什么,但您给了我很多——那就是质朴、真诚和自信,您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面对面 将爱撒播固原山区
孙连忠现在非常忙,要组织学生下乡支教、要不定期走访贫困生、要到残疾人家庭探访、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社会在困难时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回报社会。”毕业后的孙连忠成为一名西部志愿者,现服务于宁夏师范学院团委。每年开学时,孙连忠就会走进大山,寻访一些家庭贫穷的大、中、小学生,将他们推荐给身边的好心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学校读书。他不仅到乡下中小学校义务支教,还会带去筹集的课外读本和现金,为学校建立“班级书柜”和“自强奖学金”。
如今,他的足迹遍布固原数十个中小学校,往返行程近千公里,累计志愿服务1200多个小时。“宁愿多跑一点路,一定要让寻访调查的资料翔实、准确。”孙连忠认为,像西海固这样国家级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必须加强,因为只有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从小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他们改变命运的潜能。要改变西海固贫穷的状况,必须首先拔掉人们脑中的穷根。
从孙连忠上大学至今,他利用自己捡破烂换来的钱和部分社会捐款,帮助家乡上不起学的困难中小学生近500名,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70余人,帮助7名残疾儿童圆了“轮椅梦”。义务给家乡、母校、银川、北京等地大中小学生作过50多场励志教育报告,使数万名学生深受感动。他自愿给白血病患者累计献血总量达2000毫升,多次义务给留守儿童授课。还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给他的3000元拿出来,在宁夏师范学院申请设立了“宁夏师范学院孙连忠感恩教育基金”,先后帮助了6名家庭困难的优秀大学生。
在孙连忠署名为“大山之声”的博客上,300多篇20多万字的支教博客,处处洋溢着对山区贫苦生和残疾人的关爱。《大山深处单身老人的孤苦生活》《西吉18岁脑瘫女孩欲打工救父》《儿子,你是妈妈的生命》等篇章,传递着他守望大山的强烈责任感。“就是想通过网络平台,把救助者的信息传递出去,让他们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与关怀。”孙连忠说,埋头于大山,做一名行走在感动他人道路上的志愿者,把自己的信念种植在大山的每一寸泥土之中,把一个个梦想的实现当成生命中温柔的部分,这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虽然现在收入不高,但是足以养活自己和父亲。”孙连忠至今还和父亲租住在固原市区内的民房中,一月70元的房租,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让父子俩有了暂时的家。穿了6年的夹克已经破旧,虽然在大学校园里有点“过时”,但他不以为然。“目前正在为公务员考试而奔忙,如果失败了,他就打算在固原山区当一名特岗教师。那样的话,就更方便走访山区的孩子了。”孙连忠向记者说。
记者感言 赡养老人义不容辞
一个山区贫困大学生,连学费都没有保障,却对老父亲不离不弃,孙连忠捡破烂携父求学不仅是当代自立自强的典范,而且其赡养父亲的行为,已然超脱了对赡养义务的承担和理解。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关爱,对亲情的诠释,让人感受到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人间美德,温馨而弥久。
在现实生活中,当不孝子女为父母赡养问题对簿公堂时,很多“啃老族”在转嫁自己的生活成本时,是否要为自己的无良行径而汗颜。老人得不到更好的赡养,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经济、道德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缺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主因。教育成功与否,结果自然不同——冷漠者更显冷漠,温馨者愈发温馨。尽管每个家庭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教育水平不同,尽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不可否认,老人在年轻时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劳动和贡献,在晚年时应当享受到自己的权利。因此,希望人人都能用一颗孝心去关爱老人,让老人快乐,才不失为家庭责任守住了底线。
我国《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条文中都有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赡养老人,不应视作是家庭以外的负担,不应是温饱盈余之后的“善行”,而应成为日常生活中朴素而温情的一部分。为了自己的将来,做好子女的表率,就要学会赡养老人,善待父母。今天迈出了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愿我们身边能有更多的“孙连忠”,才会让这个社会充满更多的关爱。
社会反响 扎根山区热心公益
孙连忠先后获得2007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第三届中华十大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首届西吉县十佳道德模范、北京奥运火炬手、宁夏首届十大校园之星自强之星、宁夏全区百名孝敬之星、宁夏孝德之星、市级孝亲敬老楷模等荣誉称号。
“孙连忠通过向社会募捐,给学校送来价值1.2万元的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械,他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值得更多人效仿。”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黎套小学教师杨晓军说。
“在孙连忠帮助下,自治区残联给女儿送来一辆崭新的轮椅和500元的慰问金,让她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西吉县将台乡东坡村村民赵志强说,我代表全家人感谢他。“在团委工作时,孙连忠干活踏实负责,从不懈怠,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好哥哥’。”宁夏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李长介绍,孙连忠在工作之余,不遗余力地扶贫帮困、下乡支教,是这个时代值得推崇的楷模。(记者 蒲利宏)
(责任编辑:姬明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