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02 00: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16日 第01 版 | 查看:825次
人物档案
赵广军,生于1977年,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办事处办事员。在十几年的志愿服务中,他先后拿出13万元帮助孤寡老人,并长期照顾66名孤寡老人,帮教边缘青少年1200多名,创办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电话——“生命热线”。他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百优青年志愿者”、广东省志愿服务20年最具影响十大人物、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赵广军心声
“用心灵影响心灵,用生命挽救生命。”
“当一名称职的志愿者是非常幸福的,感动和快乐常常主宰着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又能让爱心汇聚,让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
现在的赵广军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常被邀请到高校开讲座,还担任过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官。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过去,十多年前,他是一个边缘少年,参与过打架,也收过“保护费”;十多年后,他是一个以帮助别人为己任的爱心大使。现在的他,恨不能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拿来帮助别人,把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熟悉赵广军的人,愿意用“蜕变”来形容他,不仅仅因为他的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因为这几年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之后,他得到了迅速成长。广州的一位团干部说,以前赵广军很“怯”,不愿意上台,不希望媒体宣传,连各种荣誉的参选材料都需要团市委帮忙整理。现在,每次发言,哪怕是临时被叫上台,他都自信满满,成竹在胸。
十多年来,赵广军先后拿出13万元积蓄帮助孤寡老人,长期照顾66名孤寡老人,为老人买菜、做饭、洗衣等;自费开通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电话——“生命热线”,帮助多名有自杀和报复社会倾向的人员重新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帮助1000多名“边缘少年”重回正途。
为了省钱,赵广军一年四季都只有两三套换洗衣服,舍不得吃好的,鞋子穿烂了也舍不得换。
跟赵广军聊天的时候,总能听见他爽朗的笑声。“我以前特别孤单,不苟言笑,没什么朋友。”现在的赵广军有很多朋友,有亲切地喊他“军哥”的弟弟妹妹,有很多阿公阿婆、干爹干妈,有一个很庞大很温暖的人际网络。
2004年,赵广军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他想到一种新的志愿服务方式:开通心理咨询电话。“打电话的人,80%是想要倾诉。认真倾听、耐心疏导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说。
对自己的家人,赵广军充满愧疚感,“让妈妈帮我交电话费时,都觉得难以启齿,因为我的电话费不是几十块、几百块,而是一千两千。”他觉得自己是个不孝子,不能赡养父母,还让已经退休的父母为自己操心、受累。那时,赵广军的月工资只有1800元,连电话费都支付不起。
因为时间不够用,赵广军曾经10天总共才睡了8个小时,也曾经连续三天三夜一分钟都没合眼。“我把握每一分钟,尽可能帮助别人。”由于常年劳累,饮食起居没有规律,赵广军曾两次住进医院,多次晕倒,留下了高血压和腰肌劳损的毛病。
“我已经停不下来了,上瘾了。”帮助别人成为赵广军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他感慨道,“看到受助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觉得所做的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就更快乐。”
同时,赵广军感觉自己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他承认,“荣誉带给我的是更多的责任,我必须让自己内心更强大。”慢慢地,赵广军发现自己在志愿服务中遭遇了瓶颈,“志愿服务应该是社会群体帮助个体的过程,依靠一己之力,力量总是微薄的。”于是,2007年5月30日,广东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赵广军志愿服务工作室”成立了,赵广军和一个日趋专业、完善的团队一起服务社会。
赵广军和他的团队不断思考志愿服务新的发展方向。过一段时间,“幸福聊天室”即将开张,这是赵广军工作室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每周六,说服报名者的家人、朋友与报名者面对面交流。
赵广军说,现在正在建设“幸福广东”,但是有些市民并不能感觉到幸福,希望他们有个交流的平台,可以沟通情感。不久前,一对情侣从广西来到工作室,“他们是带着疑惑来的,最后是开开心心回去的。”
“我把自己的时间分成10份,8份都是志愿服务的,一份给了家人,一份给了自己。”赵广军这样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今,赵广军身边的志愿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他说,有时候会失落,但是绝不后悔。
“承诺就是一种责任,责任也是一种承诺。”赵广军说,因为是志愿者,向社会承诺了“为有需要的人服务”,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干好,就是再苦,也要坚持。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