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7 17: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12月 | 查看:18次
戚辉,男,197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唐山市路北区金色家园小区居民。从2014年7月开始,他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于寻访、关爱迟暮之年的冀东八路军老战士。为此,他组建了唐山公益摄影团队,聚集了40余名摄影爱好者,发起了“永不褪色的记忆”寻访冀东八路军老战士公益摄影活动。10年的时间里,他自费驾行7万余公里,拍摄了212名八路军老战士,并坚持常年关爱他们。戚辉曾荣获“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等荣誉。
为老兵拍照就是和时间赛跑
寻访八路军老战士的过程异常艰难,线索大多是通过亲友和热心人士辗转获得,往往只知道老兵住在哪个村庄,连名字都不清楚,需要到村里挨门逐户地打听。寻访的路上乡道难行、山路崎岖,戚辉曾两次遭遇交通事故,命悬一线,但他初心不改依然举步向前。
有一次,由于下大雪道路被封,只得改了行程,一周后赶到时,原本想要慰问的八路军老战士已得了脑中风住进ICU重症监护室;还有一次,与一位八路军老战士约好次日见面,第二天下午两点赶到时,老人却已于当天清晨去世。“每一次听到八路军老战士辞世的消息,我的内心就越发沉重,并感到时间紧迫。我寻访过的老人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也93岁了……根本停不下来,我们每去一次,就给他们带去一次慰藉,所以能多看他们一次就再多看一次。”戚辉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健在的八路军老战士越来越少,记录他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赵连云老人,1942年参军,所在部队曾在平泉光头山地区的野外被一千多日伪军包围,一个排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右腿受伤,右手至今尚有一块弹片未取出。面对戚辉的镜头,老人缓缓举起右手,神情凝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老英雄们的军人风采依旧。一提起当年上阵杀敌,他们的眼睛都炯炯有神。”在戚辉看来,为抗战老兵拍照与给普通人拍摄的最大区别,就是要把老兵们舍身救国、不怕牺牲的铮铮铁骨展现出来。在拍摄的同时,他从抢救性挖掘敌后抗战口述史的收集入手,用文字记录每一个老战士亲历的敌后抗战历程,形成采访笔记60万字,并从中整理出160余篇敌后抗战口述史材料。
让老战士多一份心灵慰藉
2023年4月7日,家住迁西县上董庄子村的八路军老战士董悦杳然离世,在外地的戚辉驱车200多公里赶到他家,送老人最后一程。从2015年起,他和团队先后为40多位冀东八路军老战士送葬,他曾亲手为左廷权、刘光阴、李永昌、刘沛玉、刘荣勋、崔玉增、董悦等老人入殓……如今,八路军老战士一个个在默默“归队”……戚辉用镜头记录过的212位老战士,目前仅余9人在世。
10年来,戚辉在自己率先捐款捐物的同时,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帮扶,号召唐山乃至全国众多民间人士自发组织起来,社会各界解囊相助,共募集资金、物品总价值达40余万元,用于走访和慰问抗战老兵,并将刘荣勋、刘沛玉、张珍、高付海、卢明、董悦、王玉堂等终身未娶、膝下无子嗣、身患重病的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为传颂抗战精神尽心竭力
在寻访中,戚辉和团队依托一手的影像和文字材料,积极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医科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图书馆、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武装部、唐山市路北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开展红色教育和实践活动。
10年的时间里,戚辉不仅为抗战英雄们出版了《永不褪色的记忆——冀东八路军老战士风采录》专题画册,还在北京、天津、唐山、平遥、滦州等地举办“永不褪色的记忆”大型专题摄影展览、巡展,总观展人数突破30万;并多次邀请八路军老战士们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欢聚一堂,举办抗战精神宣讲座谈会和报告会。
“我镜头前的这些八路军老战士们,不是将军,也不是元帅,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他们‘重如泰山’,值得铭记。”戚辉表示,他的初衷是为了给社会留下真实的影像和文字史料,从而让历史有尊严、让后人有信念。
相伴10年,戚辉和团队的志愿者们与这些八路军老战士们非亲非故,但又如亲如故。(责任编辑:高晟寒 赵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