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4 18: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12月 | 查看:865次
吴金术,男,汉族,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六十余载扎根在临床,他潜心研究、攻克肝胆疑难病症,探索新术式。曾获“湖湘好医生”等荣誉。
六十余载扎根临床 躬耕成泰斗
1963年6月,23岁的吴金术以优异成绩从湖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毅然选择去湖南湘西州做医生。“在医学院时,我和同学们经常到湘西劳动,住在农民家里,给他们治流感,普及健康知识。我看到那里很多人缺医少药,心里一直记挂,所以决定去偏远地区历练。”吴金术说。他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湘西州人民医院,这一干就是13年。
“当时,国内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高,外科手术没办法进肝脏内部,结石取不干净,重复手术率高,病人痛苦。”看到很多基层胆结石病人反复就医,吴金术十分心痛地说。
1976年,吴金术调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他白天在临床做手术,晚上翻阅文献资料。为掌握国外肝胆外科诊疗的最新动态,他查阅了三十多万字的国外文献,翻译了三万多字的英文资料。他深知胆结石病人重复手术的症结在于“肝内手术肝外做”。如果把肝脏比作屋子,结石比作屋子里的“垃圾”,就像打扫屋子内的垃圾,待在门外总是没办法彻底打扫干净。“我决定找到进屋子的方法。”吴金术决心解决这一手术难题。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却从不服输。他带头做动物实验,骑自行车到乡下当“屠夫”,在猪栏一蹲就是十多个小时。通过解剖猪肝,终于找到了入肝的多种途径。1983年5月,为了拿到一组重要数据,吴金术和同事整整守在猪栏边一个星期。“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就这样在猪栏边诞生了,一举降低了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
千万字手术日记 俯首为人梯
很多医生和患者都知道,吴金术家中有“宝藏”。那是他半个多世纪行医的医疗笔记,是他从医生涯的病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这些笔记占据了吴金术书房的大半空间,对他而言,它们比金银财宝更宝贵。
吴金术不用手机,不参加应酬,除了医院,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家里的书房。二十多年前开始,他坚持每天写手术日记。基本情况、病例分析、手术难点要点,再加上亲手绘制的示意图,吴金术共记录了五千多个病例,近一千五百余万字,拍摄了五万多张图片,上千部手术视频。吴金术把这些临床手记整理出版成22本专著,还设立了“吴金术科技奖励基金”,为青年医生的成长进步铺路搭桥。“让后辈们少走点弯路,病人就能少受点苦。” 84岁高龄,吴金术仍坚持查房、看门诊、做手术,犹如灯塔,照耀着需要他的病人和学生。
84岁仍是“小医生” 毕生为患者
从医六十余载,吴金术做了四万多台手术。即使如今年逾八旬,他还坚持在临床发光发热。他还经常去到基层,“趁现在还跑得动,我要多到基层走走,为患者解决病痛。”吴金术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曾经为了救治湖南宁乡一名患巨大卵巢瘤腹胀的女性患者,他在高温天气里多次往返县医院,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病史咨询,指导宁乡县人民医院医生成功切除了重达20公斤的肿瘤。
相较于大家称呼他为“大专家”,他更喜欢自谦地说自己是“小医生”。因为他觉得,现代医学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为老百姓再做点事情”。几十年来,吴金术对医学事业总是充满热情,永不疲倦。他仍自诩是个“80后”青年。“做人民的好医生”,这种信仰始终流淌在他的骨血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