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文:非遗传承人奉献曲艺事业几十载 倾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图)

发布时间:2024-11-15 22:1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9月 | 查看:72次

唐建文,男,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万顺书场创办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冀东段派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唐建文出身于曲艺世家,从青丝到白发,他为曲艺事业奉献大半生,用一颗初心坚守、传承唐山的曲艺文化。

  用心用情记录讲述家乡历史

  1979年,唐建文从河北军区独立师宣传队退伍,分配到唐山园林局工作。2004年至2012年,唐建文曾任唐山市凤凰山公园主任,2010年凤凰山公园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十佳公园”。

  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他着重挖掘和整理有关凤凰山的历史文化,成为凤凰山历史文化的“活字典”。2016年4月,唐建文在退休之际,在凤凰山公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凤凰山百年话沧桑》文史图片展,将珍藏和征集八年之久的有关凤凰山130年历史的老照片和其他文史资料拿出展览。

  2016年,唐建文编著《有故事的凤凰山公园》一书。该书成为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重要交流文献,为研究凤凰山乃至唐山市发展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重开书场传承曲艺文化

  唐建文的母亲段少舫曾是一位评书、鼓书表演艺术家,然而正处于艺术巅峰的她,在唐山大地震中被砸成重伤,从此退居幕后,开办万顺书场。各地名家相继来此演出,唐山的老观众又有了听书的场所,小小的书馆一度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但好景不长,母亲住院了,病得很重,万顺书场不得不暂停运营。弥留之际,母亲的最后一句叮嘱是:“万顺书场再想想办法开……”就是这句话没有说完的叮嘱,牢牢地镌刻在唐建文心中,成为日后他重修再建万顺书场的强大动力。

  自2018年10月开始,唐建文利用母亲遗留下的300多平米的房产,放弃了高额的租金收入,重开万顺书场。他不以盈利为目的,肩负起曲艺文化传承的重任。为了坚守这块曲艺阵地,他说服了老伴儿和家人卖掉了自家一套房产,陆续投资近百万元对万顺书场进行扩建装修和设备购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唐山曲艺演员老中青少四世同台每周在此演出,退役军人、残疾人、少年儿童一律免费入场,每年公益演出、公益培训近百场。

  2022年,唐建文自掏腰包在万顺书场增设了以曲艺为主题的《曲艺史话说唐山》展览。利用祖上家传的极具代表性的曲艺老物件、老照片、各类曲艺伴奏乐器、作品、手稿及名人手札为展品,有些物品已传承五代达120余年,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该展览展出了唐山曲艺200余年的发展史,让广大观众在观看曲艺节目的同时,领略到唐山曲艺文化的厚重和渊源,从而使唐山曲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如今万顺书场被评定为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和“河北省曲艺人才工程培训基地”,不但具备演出和培训功能,也为我国北方曲艺艺术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大量的曲艺资料,为唐山市打造了一块传承曲艺的文化宝地。有人问唐建文靠什么来支撑这个产业,他的回答是:“我们靠的是群体,靠的是对曲艺文化的自信。再艰难的事,只要有人做,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创编佳作勇担时代责任

  由于自小跟随母亲耳濡目染,唐建文少时便对评书艺术兴趣颇深,与母亲段少舫共同完成了《朱元璋演义》《呼延庆出世》《节振国大闹燕春楼》等中长篇评书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他吸收唐山市曲艺老演员和爱好者,组建唐山市“曲艺人家”演出团队,使久违了的唐山曲艺又与广大观众见面,并多次率队走出去、请进来,与外地曲艺界进行广泛交流,使唐山曲艺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以及东三省产生重要影响。他还将唐山曲艺的种子播撒进校园,不断丰厚曲艺传承的沃土。

  “听书看戏,可以学习古人智慧,懂得更多道理。我热爱曲艺,虽已年近古稀,但我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唐建文说。(责任编辑:高晟寒 赵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