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21:4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9月 | 查看:22次
刘兰忠,男,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武义县上黄大气观测站站长。1999年,刘兰忠参与建设中国首座大气背景监测站——武夷山监测站,他带领团队劈山筑路,在高山无人区建站守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2019年,退休后的刘兰忠再度“进山”,来到浙江省武义县上黄村,参与建设中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上黄大气观测站。二十五年来,他坚守大山,不畏艰辛、不惧挑战建成两座大气观测站,用忠诚书写气魂。刘兰忠曾获全国环保先进工作者、“浙江好人”等荣誉。
像“野猪和山羊”一样扎根大山
1999年,刘兰忠从部队转业,来到武夷山大气环境监测站工作。当时国内尚无成熟的建站经验可以借鉴,面对武夷山苍茫林海的阻隔,刘兰忠没有退缩半步。他组建了“骡马工程队”,拉着九匹骡马与机械队联合上山施工。当时山上不通水不通电,他发动战友帮忙,四处打听解决办法。半年的拓荒之后,一条三米多宽的山路轮廓日渐清晰,一条一千级的台阶从山下通往山顶站房“监测通道”,一座崭新的监测站房平地而起。作为全国首个大气背景监测站,武夷山监测站的建成为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大气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提供准确的背景参考。
监测站工作环境艰苦,但刘兰忠从不喊苦,他常说站里的工作人员就像“山里的野猪和山羊”,已经融入了大山的环境。2015年深冬,一场寒潮肆虐南方,武夷山站站房水管全部结冰爆裂,供水网络陷入瘫痪。此后的两个多月,站房的生活用水和监测用水,全都是靠刘兰忠和同事们从山下背到山上。因为工作环境艰苦,监测站有好几个年轻人相继离职,而刘兰忠一待就是十七年,他说:“我们的‘魂’在山上,从未想过要离开。”
再披战袍为国建站
2019年,刘兰忠受邀来到浙江省武义县上黄村,主持建设国内首个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金秋岁月披战袍,再踏征途擒魔妖。为国建站多壮志,建好气站天更蓝!”这是出发武义前,刘兰忠在日记里写的话,他把国家要治理的空气污染物比作了妖魔鬼怪。实际建站的过程,也确实充满了艰难险阻。刘兰忠刚来武义时,山顶上什么也没有。“我们第一次来勘址时,山顶连五个人都站不下。只能将山顶足足削掉了七米,再用原土回填为平地。”刘兰忠说。通往上黄村的山路陡峭蜿蜒,天黑以后伸手不见五指。山高路险,行车山路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胆量,有着二十五年军龄的刘兰忠当起了老司机,两个月里跑了1.9万多公里,一个月内爆了两次胎。
为了尽快完成监测站建设,刘兰忠每天对接技术工作人员,修改设计方案到深夜。从地质调查、站房设计到资金管理,刘兰忠全程参与。“上黄观测站倾注了刘兰忠的全部经验和心血,把武夷山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坎全部给避免了,包括线路走向、设备接口、抗风等,方方面面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其建筑水准和质量在国内领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自发说。2022年10月,全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上黄观测站正式运行。作为观测站站长,刘兰忠每天要查看设备和仪器状态、记录大气数据,确保站房的正常运转。上黄观测站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大气边界层整体结构的研究,为国家碳达峰和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关键实验平台和基础研究数据。
穷其一生致力国家环保事业
刘兰忠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当地低碳乡村建设。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观测站所在地的柳城畲族镇设立了浙柳碳中和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智力支持,十余位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顶尖学者担任顾问,柳城畲族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低碳乡镇创建”乡镇。通过刘兰忠的积极对接,柳城畲族镇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武义上黄碳汇林试验基地”,助推了碳达峰碳中和下的森林碳汇研究。
在武夷山摩天岭半山腰,一块巨石上刻着两个鲜红大字——“气魂”。刘兰忠说:“即使我离开了这里,这块石头也不会倒,我们的‘气魂’永远都在!”刘兰忠用二十五年建设两个大气观测站,不畏艰辛、不惧挑战,用忠诚书写着保卫蓝天的“气魂”,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责任编辑:郭雯 凌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