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志:冶炼工29载淬炼一炉铜水 获数十项国家专利(图)

发布时间:2024-11-15 21:2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9月 | 查看:14次

金泽志,男,1973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精炼车间副主任。从经验炼铜到智能化炼铜,金泽志在千度炉火旁淬炼29载,不仅将火法冶炼吃透摸清,还自学机械工程知识,成为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专家。他研发捅风眼机器车、铜模调平机械臂等国家发明专利26件,擅用智能化创新解开冶炼高温作业难题。金泽志曾获评全国有色行业技术能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吃苦耐劳 不断成长

  一米八的大高个,笑起来很腼腆,眼神却格外坚定,这是金泽志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走进金泽志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近百张专利证书和荣誉奖状,记录了他在阳极铜精炼领域耕耘的29载岁月。

  1995年,重金属冶炼专业毕业的金泽志进入金冠铜业分公司(原金昌冶炼厂),成为一名铜转炉炉后工。“铜转炉直径约5米,悬空架在两个炉基上,整体长达17米,初见相当震撼。”金泽志回忆。铜转炉炉后有一排64个送风管,炉后工每隔几分钟需要用钢钎疏通送风管,清除管口沉积的炉渣,确保炉体氧气充足,让冰铜得到充分冶炼,生成含铜量超98.5%的粗铜。“炉内铜水温度近1200摄氏度,炉旁环境温度超过50摄氏度,一台炉子后面要跟6个工人,每20分钟换一个人,手握钢钎干一天,虎口磨得全是血泡。”金泽志说。与他同批去的10个炉后工,坚持下来的只有5人,而金泽志因为身体素质好,没有出过一次失误,很快脱颖而出,被调任炉前工。

  炉前工是个技术活,要通过观察火焰颜色、烟气浓度的变化,判定炼铜的石英石加入时机和数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冶炼效果。“我很幸运,厂里给我安排的师傅是技能大师盛柏青,师傅教会我观火、看花、识烟等冶炼技术。”金泽志说。当年,炉前工是三班倒,下班后大家都赶着回家休息,只有金泽志会跟着下一炉师傅继续学,经常坚持到深夜。“那时候,我没啥爱好,就喜欢学冶炼技术,厂里的老师傅看我好学,也愿意教我。”2003年,金泽志担任铜转炉班长,是企业至今该岗位最年轻的班长。2006年,金泽志在铜陵有色集团公司转炉长技术比武中一举夺魁,被授予“首席转炉长”称号。此后,他继续精进技艺,并自学机械工程知识,于2013年加入国家级“盛柏青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师傅一起开启智能创新之路。

  扎根一线 推动转型

  因为在千度炉火旁淬炼过,金泽志将首个研发目标确定为实现铜转炉炉前和炉后智能化操作,以期解决炉前工、炉后工高温作业难题。“当时,老师傅们口口相传,炉内火焰由暗红色变成乳白色,即代表冰铜除铁完成,可旋转炉体倒出铁渣。”金泽志说,为此炉前工必须站上5米高的炉台,尽可能靠近高温炉体,肉眼紧盯炉内火焰变化。“人工观察风险高、误差大,我想做一个光学遥测装置,通过数据来科学判断除铁时间。”通过反复检测验算,金泽志得到每次除铁成功的炉膛温度和氧化铅浓度,确定二者达到峰值后即代表除铁完成。他在炉口加装光学遥测装置,在炉台上建成远程操作室,将炉内实时数据通过电脑呈现,让工人们实现空调房内按键化操作。

  初次研发成功,给了金泽志不小的信心。“那时候,我边实践边学习,掌握了很多机械工程知识,目标是设计一款智能化捅风眼机,把炉后工人解放出来。”金泽志说。2016年,他申请从市场上买来各式手动风眼清洁器,对它们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比,并拆解绘制零部件草图,从无到有经历数十次论证修改,最终设计出一款大型机械化捅风眼机。他在铜转炉后加装轨道,将捅风眼机固定在轨道上,一个炉后工即可单独操作捅风眼机清理64个送风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后,金泽志对捅风眼机进行优化,通过加装智能化控制系统,让炉后工在操作室内遥感控制机器作业,彻底将他们从火炉旁解放出来。

  铜水浇铸进2个圆盘浇铸机上摆放的36块铜模,通过水冷却后得到阳极铜铜板,这是金泽志所在精炼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2022年以前,这道工序多为人工完成,工人需要直面千度高温的铜水,手动调整铜模的水平度,确保浇铸的阳极铜铜板厚度达标,不仅费时费力,且高危低产。金泽志用两年时间,研发出铜模调平机械臂,结合在铜模上方加装的水平度检测装置,帮助铜模精准自动调平。

  截至目前,金泽志主持和参与“流程工业在线光谱检测关键技术”等17个科研项目,填补冶炼行业成分在线监测、工业上智能化渣缓冷工艺2项国内技术空白,获“智能数控吹炼炉对开门式环集烟罩”等26件国家授权专利,助推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每年节创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

  培养青年 创新创效

  2020年,师傅盛柏青退休后,金泽志担起“传帮带”的重任,成立国家级“金泽志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开展“导师带徒”火法冶炼技术培训,举办技艺展示、创新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累计受益5000余人次。

  “师傅不仅教技术,还鼓励我们结合岗位实践创新,帮助我们一起破解难题。”徒弟方军说。2022年,在一次创新交流会上,方军提出通过改造阳极炉铜口提升铜水排出量的建议,他认为传统铜口炉砖钻孔角度太高,导致不少铜水积存于炉体,造成浪费。金泽志肯定了他的想法,鼓励他大胆尝试。可经历数十次实验,均以失败告终,方军又求教到师傅。金泽志建议以机械制图模拟,通过反复验算确定钻孔角度。最终,方军成功完成改造项目,将每炉铜水排出量提升20吨。

  “学技术不要怕苦怕累,一定要脚踏实地,要敢于去挑战困难。”金泽志说。在培养技能人才时,他不仅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而且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让大家能够学到真本领,快速成长。截至目前,他为企业培养高级技师7人、技师25人、高级技能操作工100余人。(责任编辑:郭雯 张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