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21: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9月 | 查看:25次
胡艳,女,1980年1月生人,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中学教师。她坚守乡村讲台26载,从返乡从教的“小胡”到孩子们口中的“艳姐”,从成立岫岩首个校园文学社到全县校园文学星火燎原,从引领孩子们追逐梦想、走出大山到长大的学生们扎根辽宁、反哺家乡,她言传身教、以身为梯,指引山里的孩子们逐梦前行。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从“小胡”到“艳姐”
在群山环抱的岫岩,沿着曲折的山路向北行驶20公里,就到了苏子沟镇。26年前,胡艳毕业回到苏子沟镇小学任教,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苏子沟镇中学。学校地处偏远,离家十多里路,胡艳便买了自行车,每天在这条蜿蜒泥泞的路上奔波,没有一天迟到过。镇里的乡亲们看她这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来回奔波也心疼,劝她:“小胡啊,人得往高处走,你可别一辈子呆在这山沟沟里。”胡艳坚定地说:“我就是在这儿长大的,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我要带着他们走出大山!”就这样,胡艳在这片大山里,一待就是26年。
26年来,她把自己交给了大山、交给了山乡教育。除了用心教学,胡艳给孩子们最多的还是爱。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关爱单亲家庭孩子、鼓励帮助落后生……时间长了,学生们都亲切地管她叫“艳姐”!回看自己当年的“逆行”,胡艳说她从没后悔过。
点燃山里娃的文学火种
虽然身在山乡,她却不想让学生的思想和见识受困于大山。作为语文老师,她发现许多学生喜欢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时候还会创作一些小作品,不如成立个文学社,让爱好文学的学生们有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就这样,她萌生了成立校园文学社的想法。
2017年5月4日,岫岩县第一个校园文学社——苏子沟镇中学“启航文学社”正式成立。 她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学生修改稿件,反复打磨,留下了20篇优秀稿件。考虑到农村家庭缺少电脑,胡艳把稿件一一整理成电子版,打印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看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围在橱窗前阅读和讨论,胡艳欣慰地笑了。后来胡艳发现了橱窗宣传的局限,就从每个班级选出一名“小编辑”,每月固定一天由“小编辑”收稿和初审,之后再由她进行二审和细节修改,最后将文稿分发到各个班级。
2020年秋天,在学校的支持下,启航文学社有了正式校刊——《花田》。学生们更加踊跃,每期投稿量高达150余篇,《花田》俨然成了锻炼学生写作的“练兵场”和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启航文学社”的成功,吸引了全县10余所中小学纷纷前来“取经”。现在岫岩县重点高中的“兰亭文学社”、岫岩一中的“璞玉文学社”、满族中学的“满韵文学社”……如一朵朵山花争奇斗艳,更多的孩子因爱好文学变得更优秀,努力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用坚守照亮山里娃的希望和未来
有了文学社还不够,胡艳又来到县作家协会,提出想在县作协公众号上开设一个“小作家专栏”,得到了作协的大力支持。“小作家专栏”不仅在全县,在鞍山市也是首个专门为中小学生开设的文学专栏。
胡艳更是从中发现了多名有天赋的小作家,经过她的积极推荐,15岁的李加冕多篇小说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成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年仅11岁的张艺欣获得了第三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少年创作佳作奖和铜奖,同时也成了鞍山市作家协会最小的会员……曾经叛逆不爱学习的初中生艺馨,因作品登载到了“小作家专栏”,开始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变得越来越爱学习。
把山村里孤寂的教育生活过出了诗意,甘做山里娃的点灯人,胡艳领着孩子们用琅琅读书声和文学梦想点燃了这片大山的希望。因为这份坚持,多数学生学业有成后,放弃了外面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更有多名学生回到家乡岫岩,成了像胡艳一样的乡村教师,他们要将这份坚守传承下去,传递给更多的山村孩子。(责任编辑:周胜武 孙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