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8:2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9月 | 查看:25次
冯泽秀,女,1963年7月生,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长丰村村民。面对双亲离世的3个未成年侄儿,作为“大妈”的冯泽秀在照料自己一双儿女之余,毅然选择肩负起抚养责任,并将他们视为己出。16年来,她不仅要为3个侄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她用柔弱肩膀撑起3个侄儿成长的“避风港”。冯泽秀曾荣获“重庆好人”等荣誉。
义无反顾接管3个“儿子”
1984年,冯泽秀嫁到长丰村李方云家。当时,李家共有4兄妹,家境困难。嫁到李家后,患有支气管炎的她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直面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一家人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李家最小的兄弟李军和妻子去外省务工的路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夫妻俩当场身亡。在家的亲人没能等到他们平安到达的消息,反而等到当地公安局的电话。
作为家中老大,李方云带着3个未成年的侄儿赶去善后。其中,最大的侄儿年仅15岁,其余两个孩子分别只有5岁和3岁,孩子们不仅需要面对失去双亲的痛苦,还要面对未来的生活问题。作为长嫂,冯泽秀义无反顾地把这个重担给担下来。
突然多出3个孩子需要抚养,家里的经济压力增大不少。“3个娃儿当时那么小,看着可怜,不能不管,一起生活无非就是多添几双筷子。”回忆当时,冯泽秀只是轻轻一句话带过,“有自己一口饭吃,就绝不会饿着他们”。
无微不至呵护“幼苗”成长
经过冯泽秀的悉心照看,3个侄儿重新过上安稳生活。3个孩子户籍所在地社区为他们办理孤儿手续,学校了解情况后也对孩子进行适时关爱和帮扶。何埂镇党委、政府和当地妇联更是多次看望和慰问冯泽秀和孩子,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然而,侄儿们的成长,不只是吃饱穿暖,还离不开家庭教育。
冯泽秀不仅要为3个侄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学习,她特地从村里搬到永川城区,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表达能力有限,但仍经常和学校的老师保持沟通。
当时大侄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二侄儿天生手脚残疾性格内向。冯泽秀通过查书籍、咨询心理师,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处理。在冯泽秀的用心关爱下,3个侄儿的心理逐渐积极健康起来。在周末和节假日,她还会带着侄儿们参加学校、政府举办的各类心理健康辅导和讲座。
在小侄儿的教育上,冯泽秀更是下功夫。言语不多、性格内向……小侄儿存在不少小毛病。冯泽秀经常苦口婆心地和他谈心,带他更多地融入社会,这些事情看似简单,但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直到小侄儿考上大学,冯泽秀才又搬回村里。
岁月荏苒,如今16年过去,冯泽秀也步入花甲之年,昔日年幼的3个侄儿也已长大成人。其中,大侄儿在外务工,剩下两个侄儿正在读大学。
大爱真情播撒“最美”家风
冯泽秀家堂屋正中央,悬挂着一幅绣有“家和万事兴”字样的刺绣。同时,这句话也是对她一家的生动总结。
在二侄儿心中,“大妈”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么多年来,‘大妈’都很关心我们,现在我上大学,也是‘大妈’在承担着我的生活费”。一句简单话语,传递出他对冯泽秀的无限感恩之情。如今,在冯泽秀家中,一直为3个侄儿留有房间。在她看来,这里便是侄儿们的港湾。
“她对3个侄儿的照看,我是一路看过来的,她出钱又出力,日子再苦我都没听到她有过一句抱怨的话。”谈及冯泽秀,邻居吴修清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大家用“实在、用心”来形容冯泽秀,“将侄儿们抚养成人,她的爱和真情让人动容、令人钦佩,播撒‘最美’家风,值得我们全镇人学习”。
“母”爱似水,如涓涓细流浸润着3个侄儿成长的每个瞬间。万家灯火中,16年的无私付出,冯泽秀用点滴呵护3个侄儿的成长路。(责任编辑:高晟寒 蒋雨欣)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