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富春: 彝族女教师扎根大山 为家乡和孩子们带来新活力(图)

发布时间:2024-08-14 12: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8月 | 查看:176次



宗富春,女,彝族,1989年2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曼竜小学教师。作为曼竜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宗富春怀揣着改变家乡的梦想,放弃在外工作的好机会,回到曼竜民族小学当起了双语教师。宗富春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西畴县鸡街乡的曼竜村,过去曾山路蜿蜒、交通闭塞。村民们祖祖辈辈以农耕为生,经济相对落后,且缺乏知识。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宗富春,从小就怀揣着一个梦想——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这片大山。

  然而,大学毕业时,她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是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还是回到家乡去贡献自己的力量?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决定回到曼竜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宗富春有过多次调动的机会,爱人也在县城工作,小孩在县城上学。“如果我走了,我们村的教育怎么办?这样艰苦的地方,那些从其他地方来的老师未必待得住,这里的孩子们怎么办?曼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根在这里,我就是要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改变我们贫穷落后的面貌。”宗富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校里大多是苗族和彝族学生,不会讲汉语。当时,学校只有宗富春是彝族教师,孩子们都非常内向,不知道如何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从生活起居到上课学习,宗富春都要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一字一句地教上无数次。其他班的老师遇到听不懂汉语的孩子,都来找宗富春当翻译,就这样她开启了“双语教学”之路。10多年间,曼竜小学的毕业学生已有400余人,其中50余人进入大学学习,仅曼竜村就有18位大学生相继走上工作岗位。

  传统文化融入办学理念

  2017年,宗富春被任命为曼竜民族小学校长。在学校里,她不但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也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她把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笙”舞教给全校师生,把非遗文化融入学校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

  她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视孩子们品德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在宗富春的带领下,曼竜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宗富春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责任编辑:高晟寒 刘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