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3 12: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8月 | 查看:335次
施建忠,1968年8月生,福建省莆田市南日罗盘小学教师。郭丽蓉,1975年6月生,南日罗盘小学教师。施建忠和郭丽蓉是南日罗盘小学仅有的两名老师,他们是同事,也是夫妻。30多年来,他们秉持初心使命,尽心尽力教书育人,改变了一批又一批海岛娃的人生,成为他们的指路明灯。施建忠、郭丽蓉曾获评“福建好人”。
条件虽艰苦 夫妇俩为了海岛教育选择坚守
罗盘岛,是莆田最为偏远的小岛。这里居住有900多人,是个少数民族建制村。许多人都外出捕鱼或者养殖,在镇上或者城里购房置业,但是一些孩子仍留在岛上就学。罗盘小学建于1966年,是岛上唯一的学校。“35年前的罗盘小学条件很艰苦,煤炉烧饭,烛光照明,干粮充饥,海风做伴。”1988年,施建忠师范毕业后,就来到罗盘小学。当时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艘小舢板,生活上的柴米油盐,要划小舢板一个多小时到大岛上购买。后来通了水电,但只要海风稍大些,岛上就会断电。夜幕中,全靠蜡烛、煤油灯撑起昏黄如豆的一点光去备课、批改作业。
由于罗盘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里的学校难以留住老师。在25年时间里,学校先后来了30多名老师,但都相继调走或辞职了,最短的仅呆了15天。可施建忠说:“我也是海岛长大的,更懂得知识对海岛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我坚守下来,让孩子们能获得更多知识,为将来走出这个海岛插上知识的翅膀。”后来,施建忠在岛上遇到了开朗伶俐、同样热爱教书的郭丽蓉,二人结为夫妇,以校为家。“说好相守一生,如今这前半生已经悉数献给了海岛教育。”施建忠说道。
坚持“自我充电” 不想耽误孩子成长
“即使是现在,生活用品和物产丰富了,但是罗盘岛上依然很难买到新鲜的猪肉。”施建忠说,最难熬的还是工作之余的单调,不容易与岛外亲人团聚,又没有任何娱乐场所和设施。但是他认为,“只要心中有梦,生活就不会孤单。”施建忠夫妇的精神力量来自原来的老校长魏亚建,他是全国师德楷模,也曾在罗盘小学度过最艰难的20多年,但他始终乐观,爱校如爱家,爱学生如爱自己的孩子。施建忠夫妇接过担子,一晃就是十来年。他们认为,生活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精神孤单,知识匮乏跟不上时代,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和成长。于是夫妇俩每天晚饭散步后,就开始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补课方案,有的放矢地精心指导,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上升。
“要教书育人,自己要品行端正、知识丰富,才能在教育学生时游刃有余,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些年,施建忠从不放弃进修机会,他根据学生查缺补漏的方案,带着问题出岛,通过探讨交流,再带回理解与心得。每到假期,都是他“自我充电”的时间,除了在网上参加继续教育,他还常常自己查找名师精品课程聆听学习,掌握新理念,钻研新教法。
妻子郭丽蓉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观摩名师教学,硬使自己从数学老师转变成了语文老师。最近几年,罗盘村小学通了网,郭丽蓉开始凭着自己的高中英语基础,结合网络电视来教学生英语。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郭丽蓉还经常带孩子们转呼啦圈、跳踢脚舞,在网上学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教孩子们一起做。“我要做一株岩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树,用一抹绿为海岛教育添一点彩。”郭丽蓉说道。
“只要还有一名学生,我们都会一直教下去”
最近几年,在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支持及外来单位的帮扶下,罗盘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瓦片平房早已换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室,破旧的课桌黑板也变成了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还有功能齐全的图书室、乒乓球室、电脑室、美术室等。学校增添了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施建忠夫妇更希望留下来,希望让渔家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个美好的起点。
夫妇俩教过的400多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的有40多人,其中5人考上了重点大学。学生们经常回岛看望他们,这让他们感觉更加充实,师生情谊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秋季开学,学校仅剩2名三年级学生、2名四年级学生和2名五年级学生。“只要这所学校还在,只要还有一名学生,我们都会一直教下去。”在坚守海岛这一点上,夫妇二人的想法从未改变。(责任编辑:郭雯 黄宾虹)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