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江: 治沙人20余年扎根沙漠 让边疆变绿帮百姓致富(图)

发布时间:2024-08-06 18:5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8月 | 查看:51次

曾凡江,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荒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一心扑在沙漠治理的前沿阵地,工作26年来,研发专利技术成果17项,极大改善了策勒县生态系统脆弱的现状,见证“沙进人退”变为“人进沙退”。他潜心研究,研究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为当地累计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曾凡江曾获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顶风迎沙 重建绿色屏障

  1997年,曾凡江肩负着“防治流沙危害、保护绿洲安全”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的首位恢复生态学专业研究生,他毅然踏上了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县的征途,开始了“守护塔克拉玛干一片绿”的科研生涯。

  初到策勒站,曾凡江便意识到“守住风沙战略要道,保护百姓家园”的重要性。他深知,对多年生荒漠草本植物的研究刻不容缓。每天清晨,他便与助理一同迎着风沙,乘坐毛驴车,前往距离20公里外的实验研究区进行数据测定。直到深夜他才返回生活区,对胡杨、沙拐枣、柽柳、骆驼刺等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曾凡江在发表了题为《新疆策勒绿洲外围四种多年生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的论文。在这项研究中,他成功划分了极端干旱区主要多年生植物的生境适应类型,为塔里木盆地南缘退化植被的修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极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依托策勒站的研究成果,曾凡江和他的团队在多年来累计恢复了策勒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达25万亩,成功重建了策勒绿洲的生态防护屏障。不仅有效地防治了流沙危害,保护了绿洲的安全,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创新技术 实现人进沙退

  在防风治沙的常规思维中,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植被覆盖,然而,在极度缺水的策勒地区,这一方法显然不切实际。面对这一挑战,曾凡江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尝试采用人工干预、物理阻挡、工程诱导等多种方式与风沙抗争。虽然小规模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成本、机械制造和技术创新等限制因素,这些措施难以大规模实施。

  曾凡江常常主动听取群众的建议和经验。经过不懈的探索,带领团队成功创建了“绿洲风沙灾害防治的综合防护体系技术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单一措施成本高、技术更新慢的困境,有效地减缓了风速,减少了风沙携带量,并降低了实施成本,推动策勒沙漠前沿后退了15至20公里,风沙天气从每年270天减少至126天,扭转了“风吹城跑、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

  同时,曾凡江还致力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成功攻克了47项关键技术,形成了包括退化草地修复与草畜平衡、盐渍化土壤改良与盐土种植、经济型生态屏障建设与过渡带植被恢复、荒漠河岸植被恢复与适度利用在内的四大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解决了绿洲防护体系建设和过渡带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难题,也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惠民 助力百姓致富

  “守住风沙战略要道,守住老百姓家门”。在策勒站建站初期,曾凡江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如何在实现治沙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双赢?面对这一挑战,曾凡江首先选择了棉花作为突破口。他与同事和当地群众共同探索治沙与种植棉花的新模式。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探索出“双层双株”棉花高产栽培模式,这一模式连续三年实现棉花亩产皮棉258.1公斤的世界最高单产,并在新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面积达240多万亩,为当地增加了5.6亿元产值。

  尽管在棉花种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盐碱问题一直是策勒棉花种植的难题。曾凡江并未止步,他积极研究绿洲农田的水盐规律,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建立了绿洲棉田水肥热优化管理模式,成功建立了500亩“棉枣”膜下滴灌示范区,并在策勒推广了2000余亩。曾凡江并未满足于现状,他继续挖掘综合防护体系的经济效能,开展了“梭梭肉苁蓉”和“红柳肉苁蓉”高产稳产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这些技术为当地150多户农民每户平均增收1600元。此外,这些技术还在于田县和麦盖提县推广种植了6.6万亩,极大地促进了南疆的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治沙与致富的双赢。

  曾凡江在策勒站坚守了27年,用他的初心守护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片绿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策勒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共生历程。他深知,只有将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才能为这片土地带来丰硕的回报。他始终坚持从群众视角想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责任编辑:刘朝灵 李山)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