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8 17:25 | 来源:湖南文明网 2024-07-01 | 查看:2599次
易柏英,邵阳市隆回县周旺镇谷脚村人,用一颗充满大爱的心,敬老、爱老、孝老,悉心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婆近30年,为本会孤苦无依的老人送上了一个幸福的晚年,给“孝”字注入了最美的内涵。
缘分让苦命的她们走到一起
1977年4月,易柏英出生在隆回县北山乡严塘村的一个小山村里。1980年,易柏英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到了高田乡文仙村。易柏英随母改嫁后经常被同村的孩子们欺负,他们叫她拖油瓶。也是在这个悲惨的时候易柏英认识了同样苦命的文春妹,文春妹是继父的前岳母,就住在离文仙村不远的谷脚底村,女儿过世后,成了五保户,过着无依无靠的凄惶生活。易柏英第一次见到文春妹,是3岁的时候。易柏英见到慈眉善目的文春妹,乖巧地叫了一声“外婆”。文春妹抱着瘦小的易柏英,也是泪眼盈眶,拿出家里珍藏的炒花生和糖果一股脑地给易柏英。自从以后,文春妹总是带着美味的零食隔三岔五地“路过”文仙村。就这样缘分让易柏英和文春妹走到了一起,相互慰藉,也在易柏英心中埋下了大爱的种子。
1995年易柏英嫁给了与文春妹同村的彭情保,这一下与文春妹的距离更近了,自此一有时间就去照顾文春妹,平时杀鸡鸭什么的,她都会送去一碗。邻居们都常夸赞易柏英,说文春妹好福气,有一个这么孝顺的好外孙女。
超越亲情的孝心让人动容
2001年,易柏英与丈夫努力建设小家庭的时候,文春妹的老伴去世了。文春妹这时已经是一个体弱多病、失去劳动能力的70岁老人了。易柏英既要照看才几岁的女儿,又要帮着丈夫耕种那几十亩田土,还要抽空去服侍行动不便的文春妹。有一次,在路上耽搁稍久的易柏英,来到文春妹家时,只见她因心脏病突发,倒在堂屋里不省人事。这时的易柏英,心中便有了一个宏大的心愿:尽快挣钱,建一栋新房子,把文春妹接到自己家里来养老!而建房子需要不少钱,易柏英日思夜想,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她发现谷脚底村地方偏僻,交通不便,进出的货物,都靠肩挑手提。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买了匹马搞运输。几年间家境变得殷实起来,不仅修了新房子,3个孩子也都陆续上了学。
2003年正月,易柏英如愿把文春妹接到了家里,并安排了一间向阳的房间给她住。易柏英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很多人。大家钦佩之余,也带着些许担忧,因为村里有些年轻人连和自己的公公婆婆都不愿住在一起,就别说外婆了,而且还没有血缘。
善良能干的易柏英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她硬是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一大早,她做好早饭,等孩子们一起来就有饭吃,然后去上学。孩子们吃饭的间隙里,易柏英便帮助文春妹起床洗漱,然后一起吃早餐。吃完早餐,安排文春妹坐在靠门口的藤椅上,自己去田地里忙上两小时。她知道坐久了,手脚会麻木,田里回来便会帮文春妹按摩一会,按到文春妹舒服了,她便要准备午饭,吃完午饭后,要洗衣服、喂猪、拖地,连眯一会的时间都没有。忙完这些,马上就要准备晚饭,等孩子们放学。最难的时候。为了文春妹能够健康长寿,易柏英每年都要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如果发现有一点问题,还要住上几天院。
1995年至今,近30年了,易柏英从一个青春少妇,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大女儿出嫁了,当上了妈妈。小女儿和儿子都考上了大学。而文春妹,却依然精神抖擞,幸福健康地生活着。
近三十载,易柏英陪伴着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外婆从花甲之年成了耄耋老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不离不弃,从非亲非故变成一家人,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把这件好事长期坚持下去,除了有爱,更少不了坚定的决心。正是在易柏英的言传身教下,3个孩子都知书达理,积极向上,尊敬长辈。谷脚底村的村民们耳濡目染,见贤思齐,村里的民风也更加淳朴和谐,敬老孝老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蔚然成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