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18 00:01 | 来源:华龙网 2011年04月13日 10:48:44 | 查看:1480次
吴显才(右)在为一位老人整理衣服。(中国好人网配图)
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有一间敬老院——常乐幸福院。
“院长”名叫吴显才,57岁,现任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黎忠兰,55岁,是吴显才的妻子。
幸福院的前身是一家废弃不用的酒厂——1990年,吴显才夫妻花12000元买下它,并将它“改装”成敬老院。从此,两人就成了敬老院老人们的“孝子孝女”。
21年来,夫妻俩义务赡养了61位老人,先后有29位老人在幸福院里走完生命历程,8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目前,吴显才仍赡养着21位老人。
心思:
一位孤寡老人的遭遇连绵引发
常乐幸福院和吴显才家只隔着一条小河。
每当天蒙蒙亮,夫妻俩就来到幸福院,为老人们做饭、喂食……
年复一年,就这样过了21年。
吴显才和黎忠兰1978年结婚。婚后,吴显才贩运药材,妻子则在家开裁缝店,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吴显才萌生开办敬老院的想法,源自一次代收电费的经历。
那是1988年深冬的一天,吴显才协助村电站到村民家收电费,路过天星社一户社员家时,屋内一阵断断续续的呻吟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绕到屋后,从早已没了玻璃的窗户望进去,眼前的情景让这名34岁的汉子惊呆了:只见一名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停地呻吟。床下铺的是干枯的玉米秆,被子早已辨不出本色,散发出的屎尿恶臭窗外都闻得到。
从村干部口中,吴显才得知这名老人叫张世秀,是一位孤寡老人。由于地处偏远,闭塞贫穷,村里像张世秀这样的老人还不少。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利用平时贩运药材的机会,在周边几个村子做了调查,发现有几十名孤寡老人过着和张世秀一样的生活。
看到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吴世才眼眶湿润了。
心血:
21年如一日办好“常乐幸福院”
1990年,靠自己贩药材和妻子开裁缝店的收入,夫妻俩已经有了7000元的存款。在村里,黎忠兰给人做裤子,每条裤子收3角钱。这7000元存款,相当于黎忠兰给村民们做了23000多条裤子。一分一厘,攒得十分不易。
当吴显才向妻子提出办个养老院,免费接收孤寡老人的时候,妻子吃惊地瞪大了眼,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但吴显才最终还是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夫妇俩从存款中拿出6000元,再向乡信用社贷款6000元,买下家对面一个废弃酒厂,改建成了有16间住房的养老院。
吴显才给养老院起名“常乐幸福院”,他希望到这里生活的老人,都能彻底摆脱孤苦无依的现状,过得幸福、快乐。
1990年12月18日,养老院正式开张。来自附近8个村的16名孤寡、残疾老人成为首批入住者。
随着人渐渐多起来,每天的“开门七件事”就成了问题。吴显才算过一笔账,要养活这些老人们,他一年得提供近1万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猪肉、500公斤食用油,这还不算为老人们添置衣物、日用品的费用。
仅靠家里的一个小裁缝铺子,实在难以支撑。没办法,吴显才买来一套制砖的机器,又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种药材。
那年头,加工一块砖只赚2分钱,在贫瘠的深山中靠种药材“刨”钱也十分不易。吴永才对自己的一儿一女近乎“吝啬”,每天的零花钱都要记账。但把钱用到养老院时,却十分舍得,一有条件就进行整修。据不完全统计,21年来,吴显才先后花费了近50万元照顾老人们的生活。
心愿:
村里人都富起来不再有贫苦老人
不管是孤寡老人,还是子女不愿赡养的残疾老人,只要进了敬老院,夫妻俩就把他们当父母一样孝敬。
已过世的田代翠老人入院时,已经70岁,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发作就吵闹不休,左邻右舍都头疼。
入院第一天,吴显才来看她,正遇上田代翠发病。老人眼一瞪,质问起吴显才:“你是哪个?”吴显才回答:“我是你的儿子啊!”谁知田代翠此时竟然清醒了:“我婚都没有结过,哪里来的儿子?”吴显才一愣,又回答道:“我是你悄悄生的,生下来你就把我扔了。”听到这话,老人又犯糊涂了,将信将疑。
后来,看到吴显才对待自己体贴周到,穿衣喂饭,端屎端尿,老人渐渐相信了吴显才就是她的亲儿子,动不动就“儿子”、“儿子”地叫他。
幸福院里的聋哑老人张必成“说话”谁都听不懂,只有吴显才有这个耐心与他交流。当记者通过吴显才的手语翻译与他交流,提到他的兄弟时,张必成伸出了小拇指。随后,又指指房间(福利院),伸出了大拇指。
21年来,先后有29位老人在养老院里走完生命历程,吴显才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按照当地的风俗给老人们送终。他还于1993年在距离大坡村两公里远的一处山崖上买了一块墓地,竖立起墓碑——巫溪县乌龙乡常乐幸福院公墓,安葬幸福院过世的老人。
乡亲们要给吴显才立一块功德碑,被他拒绝了,他说:“我是党员,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应尽的本分。”
但吴显才却有一块特殊的牌匾,那是民政部1993年为他颁发的,上书四个大字:德高义重。
正因为这份德高义重,吴显才在2004年底当选为大坡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在继续维持敬老院的同时,如何带领大坡村169户村民“消灭”危旧房、实现万元增收,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只有村里人都富起来了,才不会再出现贫苦老人。”他说。(记者 龙丹梅)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