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31 08:47 |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24日 21:45:42 | 查看:1629次
正在站岗的邰忠利(中国好人网配图)
新华网哈尔滨2月24日电 题:23岁生命的美德之光——追记沈阳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士官邰忠利
王天德、李国利、马令
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2年光阴逝去,关于他的故事仍在白山黑水间、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2009年8月,沈阳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优秀士官邰忠利因救落水群众牺牲。
2011年2月,记者来到黑龙江畔边陲县城呼玛,走近与邰忠利有过交往的战友、家乡父老及驻地群众,追寻邰忠利成长的历程,寻找邰忠利纵身一跳时瞬间迸发出的生命之光。
一路走来,一路泪光。
“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寄回家,让父母知道你长大了、出息了、懂事了”
2008年5月26日,邰忠利当兵第一次探家,此时,父亲邰文贵却要登上去外地打工的列车。
从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到海拉尔火车站,邰忠利提着两箱沉重的行李陪父亲走了足足9公里,分别的话也没有唠完。汽笛拉响的时候,身高1.8米的他紧紧搂住父亲,使劲贴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老爸,你可要保重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给了邰忠利一颗赤诚的孝子之心。从三代同堂开始,家里那块“五好家庭”的牌子就没有摘过,邰忠利眼看着父母如何孝敬长辈,逢年过节跟着他们给奶奶磕头。
在母亲张秀芝的记忆里,儿子一向听话、孝顺,只有一次和父亲“顶牛”过。那是他高二的时候,靠开车谋生的父亲出了事故,车被扣了一年半,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揭不开锅了。这时,在初中、高中一直当班长的邰忠利说什么也要辍学去打工,父亲气得解下皮带狠狠地抽他,又抱着一声不吭的儿子流下眼泪。
此后,邰忠利到建筑工地做过小工,在牧场打过围栏,在车站当过装卸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第一次挣了180块钱,全都给了家里。
入伍之后,邰忠利花一分钱都寻思半天。牺牲前,他的月工资已近2000元,这次探亲回家,他给亲友长辈们买了太多的礼物:奶奶的助听器,母亲的影碟机……而自己仅买了件30元的衬衫。
“百善孝为先”。每一批邰忠利带过的战士都知道,他总把“尽孝是做人的根本”挂在嘴边。战友一有进步,他就“逼着”他们向家人汇报。
“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寄回家,让父母知道你长大了、出息了、懂事了!”战友黄金涛记得刚签上士官时,邰忠利告诉他的话。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指导员时强说:“邰忠利虽然不能在父母身畔陪伴,但他用张张喜报、证书,厚重的荣誉尽了孝!”
邰忠利是他们一家人的骄傲,尽管,邰文贵已因怕想起儿子,而不敢再看任何和军事有关的电视节目,但采访中,那个坚强的汉子用所有的自尊忍住嚎啕,仍要微笑地说:“我儿子就该那样,他无愧于鄂温克旗人,无愧于大草原,无愧于一名合格的士兵!”
“啥是忠诚?就是对人做事要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从小,邰忠利的父母对他要求就特别严格,不护短、不娇惯,同时,也像朋友一样与他交心谈心,像老师一样给他讲道理。邰文贵说:“做人就是要实诚,咱们对人掏心窝子,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呢。”
“邰忠利比一般的同学高出一头,但从不欺负人,他是班长,老师对他最放心,班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离不开他,大伙儿都叫他‘邰(台)柱子’”。
赵德顺很敬佩那个老板最信任的工友。一次,在大草原打网围栏,忽然刮起了夹雪的“白毛风”。有人说:“不如桩子打浅点,谁也看不出来,还能早些回去休息。”但是,年龄最小的邰忠利却坚持不干,非要分毫不差地把一根根2米多的铁桩,砸进坚硬的地下60厘米。他说:“做人做事标准降低一小截,别人就会把我们的人品看低一大截!”
“邰忠利曾说,啥是忠诚?就是对人做事要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边防某团政委韩杰说,“来到驻扎在东北边陲呼玛县城的团队以后,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滋养之中,他逐渐明白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融入高于生命的忠诚,是军人的使命所系。”
在连队,36年如一日扎根边防的老军医高连启、被沈阳军区授予“高寒区种菜能手”荣誉称号的连队生产员韩松、勇救落水群众而牺牲的战士游德生等英雄事迹,装进了邰忠利的心里。
他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做人做事,在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夜,一潜伏就是七八个小时,查处非法作业40余起;主动请缨钻研新装备,每天早上4点到训练场,留下一身碰伤、冻疮之后,高中都没毕业的他制作出了全团推广的教材;专挑雨雪雾天、复杂地域,带着战士练战术、练战法,用带出2个“全能班”,获得“优秀士兵”“古驿精兵”等一串殊荣……
“最爱吃的是部队的饭,最爱穿的是军装,最看重的是军人的荣誉,最向往的是在部队干一辈子。”这就是邰忠利留下的话,承载着他的忠诚,他的幸福追求。
“遇事要多为对方着想、多换位思考,渔民是靠捕鱼养家的,我们到渔民家就更不能吃一条鱼”
邰忠利的小学班主任王金珠珍藏着一张照片:一条小巷里,几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并肩而行,车后驮着米面和水果等物品,他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快乐,如天使般可爱。
照片背后,有一段故事。1999年的一天,王金珠在课堂上朗读了一篇隔壁班级学生赵艳杰写的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倾诉着一名孩子对其失明父亲和劳累的母亲的爱,非常感人。
令王金珠没有想到的是,课后,邰忠利发动同学们捐款,“献爱心”的暖流很快涌动在整个年级组。这张照片就是定格在他和同学到赵艳杰家探望的路上。
“忠利有这样的壮举,我一点也不意外,我接触过他的父母,也了解他,他们都是那种心里装着别人的人。”10多年过去了,王老师呜咽着说起那个男孩一件件助人为乐的小事:夏天,体育课前,悄悄给同学的水杯晾上水;冬天,第一个到教室,抢着当“生炉工”……
原来,爱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灵播撒!
邰忠利生长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有鄂温克、蒙古、汉、回等20多个民族,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旗县。在他小时候,父亲开中巴车搞客运,出过3次车祸,身边各族同胞及时伸手接济,帮他们一次次渡过难关。
战友赵玉龙说:“邰忠利受过别人的帮助,也特别愿意帮助别人,在家冬天穿不上棉衣的他,更知道冷暖的滋味。”
外出打工,邰忠利还因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被工友们称为“邰雷锋”。2009年初,当出租车司机的工友李成友非要拉回家探亲的邰忠利到风景区游玩,他说:“忠利是最值得交的朋友,为他我3天不挣钱都乐意!”
走进军营之后,邰忠利称各族战友为“兄弟”,掏出攥出汗的钱,给藏族战友买汉语字典,手把手地帮他识汉字,全连几十名战友,个个能说出“邰兄弟”对他们的照顾和帮助;他把驻地群众当亲人,执勤巡逻之余,总是帮早出晚归的渔民家里劈柴挑水,干力气活,而最爱吃鱼的他却怎么也不肯吃渔民为他做的一条鱼。
邰忠利曾在班务会上说:“遇事要多为对方着想、多换位思考,渔民是靠捕鱼养家的,我们到渔民家就更不能吃一条鱼!”
一想起邰忠利,驻地敬老院的魏双奎老人,就忍不住掉眼泪:那个总爱笑呵呵的大个子士兵,穿着打着补丁的胶鞋,却给他们送来一双双攒下的新鞋,而那双有力的大手又那么灵巧,理发、按摩、洗澡,轻轻传递着无声的爱。
一向乐观的邰忠利也有闹心的时候。一个周末,本来计划好去敬老院,却连着2天下起了暴雨,部队没有组织外出。同班战友尹新泰看到他一直在窗台前盼着雨停,念叨着那些老人们:管爷爷该理发了,张奶奶还等着他按摩……
牺牲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正休探亲假的邰忠利,看到了地方网上一组贫困儿童背着旧书包上学的照片,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资助的两个贫困学生,整个晚上都没睡好。第2天一大早,他就急着拉母亲陪他去买书包。
那时,张秀芝怎能想到,这两个书包竟会成为儿子未来得及送出的遗物。她一遍遍地抚摸着书包,一遍一遍地流泪。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可以预知一切,年仅23岁的你,是否仍会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
“会的,一定会的!”张秀芝拭去眼泪说,“我的儿子我知道,做人哪能见死不救?”
烈士走了,可是,人们却相信他不曾离去!屹立在黑龙江畔的纪念碑前,一茬茬战友来了,一批批青年学生来了,一群群“红领巾”来了,一对对夫妇也领着孩子来了……这里是一位23岁士兵的哨位,他永远地守卫着大江、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31 21:40:34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