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护路人——记白城铁路公安处五岔沟警务区民警路长勇

发布时间:2011-03-31 08:58 | 来源:吉林日报 2011年3月29日 第06版 | 查看:2765次

  旗杆山下、索伦河畔,白阿铁路蜿蜒曲折、翻山越岭。8年了,不论大雪封山,还是暴雨狂风,匆匆驶过的列车总能看到一个蓝色的身影,他就是白城铁路公安处阿尔山所五岔沟警务区民警路长勇。

  一缸咸菜折射8年坚守

  五岔沟位于大兴安岭山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走进五岔沟警务区,走廊的拐角处有一个咸菜缸,警务区就路长勇一个人,忙的时候来不及做饭,就着咸菜吃俩馒头就是一顿饭,没有水就自己到桥梁工区用桶打。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路长勇一个人坚守了8年。

  8年如一日,扎根在偏僻的山区小站,默默无闻,埋头奉献。每当有人问道:“苦吗?”路长勇总是笑笑:“苦啥?这里的老百姓、职工不也一样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再说,现在警务区条件好多了,有车、有电视,吃喝不愁,工作累点算啥?要是让我离开,我还真舍不得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哪!”

  一双铁脚走出8年平安

  辖区处于内蒙古牧区大兴安岭山麓,冬季大雪封山,夏季雨多路滑,加之交通不便,公路距铁路很远,巡线主要靠步行。

  8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风吹雪打,路长勇每天坚持巡线,累计近8万公里,路肩上、村屯里、蒙古包留下了他执着而又踏实的足迹。在蒙古族牧区,牧民都习惯散放牲畜,牛群赶出去,好几天不管,越界放牧问题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巡线中,路长勇走村、串户、进蒙古包,边宣传教育、边走访签约,工作中“本”不离身,哪群牛是谁家的、牛是什么花色、犄角什么特征、大小有几头、牛群活动区域等都记下来,对牛的活动规律、季节特点也都了如指掌,时间长了烂熟于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达到了“见牛知人、见人知牛”,路长勇成了草原上公认的“牛把式”。

  去年4月25日上午,接6342次列车联控信息,白狼310公里保护区外有6头散牛,路长勇一听牛的数量和位置就知道是三道沟纪贤学家的,赶紧打电话联系纪贤学,得知纪贤学外出赶不回来,路长勇立即将牛赶回3公里外纪贤学家,并在他家门口一直等到深夜纪贤学回来,耐心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后才离开。

  8年来,五岔沟警务区管辖的86公里线路,没有发生一起影响行车安全的治安问题,路长勇硬是用一双铁脚,走出了8年的平安。

  一颗爱心赢得八方牧民

  路长勇知道:一名民警,86公里线路,1000多头牛,靠自己硬看、硬赶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牧民、职工、群众共同维护线路治安,必须带着对牧区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用真情赢得牧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保卫运输生产安全。

  有一次,五岔沟牧民王景龙家的母牛要产犊,不巧王景龙的妻子又得了急性阑尾炎,王景龙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想到路长勇,路长勇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牧场,将王景龙的妻子送到医院救治,事后王景龙感动得逢人便说:“铁路警察就是我的亲人、恩人,铁路上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路长勇与沿线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时,他都会买东西看望孤寡老人李凤玲,帮助干这干那;得知牧民刘广成家给牛治病缺500元钱,路长勇掏出钱帮刘广成垫上了……

  如今,在旗杆山下,在索伦河畔,方圆几十里,提起路长勇,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牧民性格豪爽,重情重义。路长勇的一颗爱心赢得了八方牧民,现在不仅主动远离铁路放牧,加强牧群看护,而且只要看到保护区内有牲畜,不管是不是自己家的,都会帮忙赶走,他们说,不能给小路添麻烦,良心上过不去。(车洪文 张文龙 本报记者 隋二龙)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3楼 内蒙古2011-05-01 19:09:01 发表
匿名网友:原文由于2011-04-03 07:17:05发表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人

第2楼 吉林省长春市2011-04-03 07:17:05 发表
匿名网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人

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31 21:39:27 发表
匿名网友:感谢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