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11:59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4-01-19 14:46:00 | 查看:3575次
姜红芬,女,1958年5月生,苏州太仓市沙溪镇利泰社区居民。35年来,姜红芬将养女王小红视为己出悉心培养,即使养女被确诊为脑瘫仍然不离不弃,甚至放弃生育和再领养一个的想法,毅然辞职在家专职照顾养女,用爱为养女撑起“保护伞”。不幸的是,丈夫王炳忠在2017年罹患中风,半身不遂。自此,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姜红芬一人的肩上,她一边照顾脑瘫养女,一边帮助丈夫做康复训练,从无一句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可以拄着拐棍慢行,养女的性格也十分开朗,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她曾获“苏州时代新人”等称号。
领养女儿确诊脑瘫,无微不至护佑成长
1988年,姜红芬与丈夫王炳忠领养了一名女婴,为他取名为王小红(化名),小红刚被领养回来时,长得十分可爱,一家三口的日子也其乐融融。当小红一岁多的时候,姜红芬发现同龄的小朋友都已经走路了,但小红还是不会,也站不直,双脚放到地上时常摆出“剪刀形”站姿。于是,夫妻两连忙带小红到各大医院做检查,最终在上海一家医院被确诊为脑瘫。那时候有人劝姜红芬放弃,再领养一个或者生育一个,但她说:“人总是有感情的,既然把她带回了家,我就一定要对她负责到底”。经过多方求医、手术治疗,小红却始终无法站立,可能一辈子都要坐在轮椅上。
为了更好地照顾小红,姜红芬辞去了纺织厂的稳定工作,每天在家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她,帮她洗衣、烧饭、洗澡……三十多年来,她每天都做着这些重复又枯燥的事情。由于小红无法自己去卫生间,每次都需要姜红芬抱进抱出,看似简单的事情,她每天都要做很多遍,特别是夜间,只要小红叫一声“妈妈”,姜红芬也会立刻爬起来。这么多年来,她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更是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我的妈妈非常辛苦,我虽然不是妈妈亲生的,但是妈妈从来没有放弃我,她很爱我,对我就像亲生的一样!”小红经常和去她家里走动的人说。目前,一家三口仅靠为数不多的退休工资生活,除去丈夫的医药费,剩下的仅够他们日常开销,但她始终乐观向上,从未放弃生活。
照顾半身瘫痪丈夫,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红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从一个小宝宝长成了一位大姑娘。然而,屋漏偏遭连夜雨,平静的日子在2017年1月26日被打破,那天上午,丈夫王炳忠突然浑身不能动弹,紧急送往医院后昏迷了三天三夜,经过抢救,虽然捡回了性命,但是因中风导致半身瘫痪。这对于姜红芬来说,不仅是巨大的打击,更是严峻的考验。然而,外表柔弱的姜红芬并没有被命运击倒,她义无反顾地撑起了这个家。
刚开始,丈夫还在康复中心的时候,她每天都要两头跑,照顾丈夫的时候还要担心家中的女儿。丈夫出院回家后,她每天除了洗衣、做饭,还要帮着丈夫进行康复训练,帮父女俩擦洗身体、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坏死。每个月,她都要外出为父女俩配药,有些药沙溪医院没有,她只能去太仓医院。她担心自己出门在外,女儿或者丈夫出现摔倒爬不起来,自己又无法立即赶回,所以每次出门前她都会反复叮嘱小红,有急事记得打110或社区电话寻求帮助,但小红总是第一时间习惯性地拨打姜红芬的电话。有一次,她刚出去办点事,就接到女儿的电话,说爸爸又头晕了。她赶紧跑回去,生怕王炳忠再次晕倒。还有一次,她还没到医院,就接到女儿电话说她从轮椅上摔下来了。她连忙一边打电话找人帮忙一边赶回去。这样的情况这么多年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现在,丈夫已经可以拄着拐棍缓慢行走了;女儿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喜欢跟来看望她的人交谈、做朋友。虽然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清苦,但他们家也时常欢笑声不断。“只要丈夫能够康复,女儿过得开心,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姜红芬说。
顾好“小家”的同时,服务社区“大家”
姜红芬对养女、丈夫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在沙溪当地传为美谈。太仓市沙溪归庄阿姨志愿团也经常去关心他们一家的生活。姜红芬受到团队的爱心感召,也加入了归庄阿姨志愿团,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除了照顾家庭,她一有空余时间就到沙溪老街上的“公益婚纱 幸福小站”帮忙打扫卫生、整理婚纱,为年轻人提供服务,开展移风易俗知识宣传,弘扬文明乡风。在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志愿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在当地,她已成为孝老爱亲的楷模,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在沙溪当地,形成了敬老爱幼、互帮互助的乡村新风尚。
虽然姜红芬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但是她有着一般人做不到的乐观和坚强,她从不怨天尤人,从未放弃生活;她始终笑对人生,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个家庭,她真心诚意地去帮助他人。姜红芬说:“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只要我身体还能动,就一定把丈夫和女儿照顾好。”姜红芬积极向上的性格影响着丈夫和女儿,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