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明:湘西州文化站长40年如一日 守望土家文化的根(图)

发布时间:2024-01-21 22:08 | 来源:湖南文明网 2024-01-11 | 查看:166次

巍巍武陵山脉深处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是土家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乡镇之一,有“中国土家族文化的‘原始森林’”之美誉。在这里,有一名普通的老党员在基层文化站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从文化辅导员到文化站长,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他就是靛房镇文化站原站长、靛房镇文化协会会长吴成明。

  深挖乡土资源,让土家文化重放光芒

  靛房是土家族集聚地,土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没有非遗传承保护的概念,老吴的潜意识里觉得土家文化是宝贝,不能让土家文化失传。于是,就决定以土家文化为核心来发展靛房的文化事业。

  从此,靛房崇山峻岭的山间小道、田间地头迎来一位穿着解放鞋、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寨的忙碌声影。为了挖掘土家文化,走访传承人,收集整理资料,老吴的青春几乎都在自行车上度过。期间,他摔过跤、碰过壁、流过汗、流过泪、也流过血。坚定的情怀让他与土家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什么,让人误解也不算什么,只要把土家文化发扬光大他就满足了。

  在老吴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靛房,已经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站的工作如火如荼,“土家文化协会”“打溜子和毛古斯传习所”高速运转,打造土家文化第一镇成了他下一个十年的又一个新目标。

  坚守文化阵地,让乡土血脉代代相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当时的小吴就被县文化局任命为靛房乡(后改为镇)文化辅导员。

  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场地,排练没有场地,修建文化站势在必行,没有资金怎么办呢?老吴没有等,主动出击。上县里、走州府、跑省城,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争取资金。省民委和省建设厅在老吴坚定的情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不辞劳苦精神感染下,各下达了伍万元的拨款计划。那时,财政紧张,拨款资金到位需要很长的时间。老吴是一个急性子,在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始修建文化站了。谁知,到年底拨款资金还没有到位,施工队就跑到老吴家里要钱。“拿不到工程款,我们就在你家里过年”,面对施工队的逼款,老吴只好东拼西凑,找亲朋好友借了五仟元,才勉强把施工队打发走。大年三十,施工队走了,老吴却迎来老伴的埋怨,“你这是何苦呢?为公家的事把我们都搭进去了,以后你就和你的文化站过一辈子去吧!”坚毅的老吴悄悄的流下了眼泪,这个年过得憋屈啊。

  2007年,老吴被湘西州委宣传部评为“湘西自治州十大新闻人物”。当时,进城是乡镇工作人员梦寐以求的好事,但是,这种好事和机会都被老吴婉言谢绝了,“我爱土家文化,靛房是我最爱的家乡,扎根靛房我无怨无悔!”老吴发自内心的坚定也给他带来无穷的动力。

  深耕人文沃土,让文化队伍成长壮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靛房镇的文化事业开始飞速发展,在国家开始组织申报非遗的时候,靛房镇一下子就通过了“打溜子”“咚咚喹”“毛古斯”“哭嫁”“珶玛”和“摆手舞”六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挖土锣鼓”“土家族山歌”和“舍巴日”三个省级非遗项目,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多达41人。靛房镇也成为湖南省名副其实的非遗大镇。

  2004年和2005年,在靛房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龙山舍巴节”活动,展现土家文化风采,吸引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几万人参加,土家文化正式成为靛房和龙山一张靓丽的名片。

  后来,老吴组织非遗传承人,带着非遗文化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义务的当上了辅导员,让土家文化在靛房遍地开花。靛房九年制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为学校的特聘教师,常态化的开展非遗教学,开办非遗传习所,成为全省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一年一度的靛房春晚、靛房山歌节也成为靛房人民最期待的、参与度最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进入新时代,老吴没有被荣誉和光环冲昏头脑,依然保持低调、谦虚谨慎、热情、亲民的工作作风。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利用抖音、公众号、视频号创新性的开展土家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其中,“靛房土家文化”视频号专注土家文化宣传和非遗传承人的访谈,浏览量非常高,影响力巨大。

  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老吴都坚持把握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创作人民满意的土家文化作品作为最高目标,为民族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