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16:46 | 来源:吉林文明风 2024-01-02 | 查看:412次
永不熄灭的信仰之光
他是矢志报国、勇猛无畏的战斗英雄,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在残酷的战场上光荣负伤致双目失明,生活曾经坠入一片黑暗;
他是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钢铁战士,刻苦钻研成为全军首位拥有高级职称的盲人军医,重新找回自我价值,为无数人的生活点燃希望。
他就是一级伤残军人、一等战功荣立者、“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吉林楷模”王琦。离开战场30多年来,他热情为部队官兵服务,为驻地群众开展义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当代华佗”“中国保尔”,在新的人生道路上绘就了对党忠诚、为人民尽责的动人画卷。
英勇无畏 矢志报国
以坚定信念开启光辉历程
笔直的腰杆,利落的动作,坚定的话语……初见王琦,依稀能感受到当年他驰骋疆场的模样。
“好男儿应当立志报效祖国。我崇敬战斗英雄,就像葵花永远向着太阳。”在王琦家中,记者看到他至今保留的一本小学时期的作文本。泛黄的纸张,青涩的笔迹,却道出一个少年最真挚的梦想。
1969年,王琦出生在陕西一个三代单传的工人家庭。从小崇拜英雄的他,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于是,1985年,正在读高中的王琦瞒着父母,偷偷揣起户口本,跑到当地武装部报名参军。待父母发现时,他已经把新领的军装神气地穿在了身上。
1986年6月,王琦所在部队受领了作战任务。彼时的他不仅身材瘦小,还长着一张娃娃脸,连队干部出于保护心理,决定让他留守。
“对于一心准备征战疆场的我来说,这种爱护反倒成了莫大的轻视。”王琦当时就急了,敲开连长的房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你凭啥以貌取人?射击、投弹、越野、战术,我哪点儿落后了?我坚决不留守!”
在王琦一次又一次的软磨硬泡下,连队干部最终同意让他随队出征。
梦想的萌芽渐渐茁壮成长,身处战场上的王琦,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
在一场战斗中,王琦正与战友们紧张地进行阵地修复,再过几个钟头,这块阵地就要撤防了。突然间,敌方发射的几枚炮弹划破寂静夜空,拖着火舌呼啸而来。千钧一发之际,王琦飞奔过去,将处在极度危险中的战友扑在身下,而他却被炮弹爆炸的强大气浪掀到空中,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顿时没了知觉。
为救战友,王琦身体多处受伤,左耳听力下降,双眼永远失去了光明。
这一年,被评为一级伤残军人的王琦同时荣立一等战功。
那一刻,从小崇拜英雄的他,成为真正的战斗英雄。
身残志坚 自立自强
坚忍不拔勇于涅槃重生
负伤后,虽经多方救治,但王琦的双眼还是无法再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
“失明给我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王琦坦言,面对未知的明天,当时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痛楚和惆怅,整个人迷失在无尽的黑暗里。那些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与他相伴的是无声的寂寥和苦涩的泪水。
就在王琦陷入极度悲观的时候,部队战友和社会各界纷纷鼓励他要勇敢面对现实、主宰命运。渐渐地,王琦的心绪平静下来。他反复告诉自己,作为一名军人,即使身体有了残缺,但是志气依旧要像钢铁般坚硬。“人可以盲于目,不能再盲于心,要让自己永远朝向太阳的光芒。”
作为一级伤残军人,按照国家的优抚政策,王琦可以名正言顺地住进荣军院,享受平稳又不失安逸的生活。
然而思前想后,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促使王琦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拒绝“躺平”,在新赛道上冲刺!
“我是一名军人,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没有什么能难倒我。我要振作起来,继续做一名对国家、对部队、对人民有用的人。”
身处黑暗 心向阳光
靠勤劳双手描绘人生画卷
怀揣坚定信念,王琦迈出征服命运的第一步,他决定从学习盲文开始。尽管心里极不情愿接受“盲”这个字,但他深知,盲文将是自己与外界沟通联络的一座桥梁,必须熟练掌握它。
从汉字到盲文,从一个耳聪目明者到一个完全丧失光感的人,初学盲文的日子十分艰难。锋利的盲锥一次次扎在手指上,鲜血直流,但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许多盲人要用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王琦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
掌握盲文后的他,重新捡起曾经热爱的读书和写作。他采取各种方法,先后阅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基督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十部中外文学经典名著。这当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他影响最为深远。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理想坚定、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王琦不断前行。
“保尔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忠心耿耿,在人生道路上始终是强者。即便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迎接新的生活。我要以他为榜样……”身处黑暗,心向光明,逆境中锻造了王琦坚韧的品格,他重新站立起来,用执着和毅力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勤劳双手绘就人生新画卷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王琦用最短的时间打败了内心的恐惧和寂寞,重新以革命军人的姿态站立起来。他不愿躺在荣军院里安度余生,而是从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开始,逐步自学盲文、电脑、中医推拿等知识,在人生的第二战场上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王琦追赶“光明”的信念从未停歇,用坚毅和顽强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历经磨难 百折不挠
重启人生新征程
“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对我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最初有一阶段特别迷茫,彻夜难眠,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多亏了亲人、战友以及医护人员的关爱,让我从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王琦曾说,从自己选择当兵那天开始,就甘愿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永不后悔。“与那些牺牲在前线的战友相比,我已经足够幸运。我要继续磨练本领,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军人。”
1988年,王琦伤愈出院后,放弃了国家提供的终身休养的待遇,踏上与命运抗争的道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他仅用三个月时间便掌握了盲文,重新开始读书、写作。然而对他来说,光有兴趣和爱好远远不够,自己还年轻,必须得练就一套能安身立命、为人民服务的本事。
经过多方考虑,王琦决定继续求学深造,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之前就听说过不少盲人朋友从事针灸按摩这个行业,我也挺感兴趣,还多次实地探查。”然而自幼从军的他,文化课基础不牢,需要短时间内“恶补”高中的知识。于是,王琦去书店买了各种学习资料,以自学为主。
除了课本之外,200多盘磁带陪伴着王琦的学习生活。“我先用录音机把所学的内容录下来,再反反复复地听,并用盲文把重点内容整理出来。每盘磁带大概能录60分钟左右,我属于‘笨鸟’,只能下笨功夫。”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创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诗句,成为王琦的座右铭。王琦向部队请了假,专心致志地复习,一遍学不会就学两遍,两遍学不会就学三遍、四遍,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把中学知识完全吃透。军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儿,在他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8年至1994年,在个人努力和部队关怀的双重“加持”下,王琦先是在北京的一所学校学习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中医理论和针灸推拿。伴随着盲文笔针的“咔咔”声,他系统地学习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方剂、诊断、针灸、按摩等20多门课程,并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上解剖课时,常人可以用眼睛去看,我则必须用手摸,用触觉去分辨人体的各块肌肉,去感受神经脉络。”王琦说,那段日子确实不容易,练习针灸时,经常需要先拿自己“下手”,有时会疼出一身冷汗。
倾情付出 甘于奉献
满腔热情勇担当
学成归来后,王琦带着身上残留的弹片,被分配到集团军某部干休所,成为一名专职按摩师,并独创盲师“双理疗法”。他对工作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不请假;他对专业苛求,始终讲究精益求精。
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离退休老首长,王琦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登门为大家治疗,有时一天往返4次,累计十几公里。个别老干部在病重阶段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治疗过程中不小心弄脏王琦的衣服,但是他从未有过一丝嫌弃。一些老干部在弥留之际会不自主地念叨王琦的名字,而他也给自己定下“规矩”,无论多忙,都要去送别这些“共和国功臣”最后一程。
“王琦自学成才,医术高明,给许多老干部治好了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痛,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进行‘话’疗,一些老干部得了重病或者生活中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事儿,都愿意到王琦那儿去坐一坐、聊聊天。王琦以他的热情、幽默和贴心,让大家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按摩室里常常是笑语欢声。”与王琦共事20多年的战友、同事何春萍告诉记者,王琦是个热心肠,他的医术和人品不仅在部队有口皆碑,也得到周围居民的广泛认可。
30多年间,王琦始终坚守军人使命、医者仁心,为800余名士兵治愈了训练伤,1.5万余名患者在他的治疗下痊愈。此间,他还研发了两项国家专利成果,其中野战便携式软组织损伤治疗仪填补了军内空白。
王绍波与王琦,是相识了近三十年的老战友。他告诉记者,在干休所里,王琦勤奋、刻苦、工作细心,患者们对这名王军医赞誉有加。“王琦是个高尚的人,也是我最看重、最珍惜的朋友。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报效祖国,受伤后仍自强不息,为广大官兵和群众送去温暖,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王绍波介绍,表面阳光乐观、为他人解除病痛的王琦,经常会被身体里残留的弹片折磨得寝食难安。由于常年劳累,他的双手多处患有腱鞘炎,每次发力都会钻心地疼,但他始终微笑服务、坦然面对。
顽强拼搏 奋勇向前
梦想之路不停歇
在艰苦的岁月里,热爱文学的王琦以写日记形式记录着烽火硝烟。此后虽双目失明,但梦想却在心里不断发芽。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他陆续写了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2005年1月,王琦结合临床治疗实践,用盲文撰写的10多万字的医学专著《伤筋错骨临症推拿》正式出版,得到同行的普遍赞誉,目前已连续印刷3次。
王琦曾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过去经历的难忘瞬间“种”进书里,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血与火凝结的历史。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整整耗费8年时光。正常人写书都不容易,何况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每写一个字都要付出常人数倍的时间。无数个手指在纸板上穿行的黑夜,王琦常常累得瘫在椅子上。“我先用盲文写,全书盲文稿堆了一人多高,然后再把盲文译成汉字,工作量确实很大。”王琦感慨道。
他清楚地记得,长篇纪实文学《太阳永驻》是在凌晨4点完成的。当他用足以穿透命运的钢锥,为自己30余万字的手稿落下最后一个盲点时,王琦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2001年秋天,《太阳永驻》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盲人用盲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发轰动。随后,作品荣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并在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2003年9月,王琦被原人事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三次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表彰大会。2014年5月,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再次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如今,王琦还是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省盲人协会主席、吉林省预防医学保健专业委员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冰雪产业是东北冬天的“金字招牌”,近日,王琦正忙着筹备带领盲人朋友们一起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前几年我组织过多次盲人滑冰、滑雪的活动,我们一起走出家门到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充分感受我们北方特有的冰雪文化,很受大家喜爱。让更多残疾人爱运动、爱生活,这是对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誓言的践行。”
满腔赤诚映初心
“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许下便是一生,干起来便是一世。
从医30余年,王琦始终坚守军人使命、医者仁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了难以企及的成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情怀;2019年退役后,王琦持续发挥余热,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更多的残疾人奔走呼吁、争取福利,以满腔赤诚践行“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初心使命。
恪尽职守 兢兢业业
新岗位上再续佳绩
在部队期间,由于表现出色,王琦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3年以来,两次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展现了“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风貌。
“梦想是奋斗出来的。虽然我的视觉处在黑暗中,但我的心会永不停息地追逐希望的太阳。”提及过往取得的成就,王琦看得很淡,他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自己能用伤残的身体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历史记录辉煌的过往,时间掀开崭新的一页。2019年11月,王琦光荣退休,移交至长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西安桥外休养所。休养所里很多军休干部都找王琦看过病,每一次他都是耐心接待、精心治疗。“我会时刻把党性放在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军医的标准服务社会。”王琦说。
身体残留的弹片导致王琦头部疼痛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时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眼眶周围经常红肿胀痛,但他仍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天天奔波在行医路上,用严谨的态度、精湛的医术服务病患。得知大家解除病痛、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时,王琦虽然身体疲累,但内心深处却非常满足。
何为医者?何以为医?以何为医?这是王琦经常思考的问题。在一次又一次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答案。“我是一名医生,给患者治好病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虽然看不见,但有人需要我,说明我还有用,对党和人民还有价值。”
勇于担当 倾情奉献
奏响社会和谐乐章
身着戎装,他是部队骨干;离开军营,他是行业翘楚。近年来,王琦精湛的针灸按摩治疗技术广受好评,就诊者一传十、十传百,从部队传到地方,慕名前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什么时间找上门来,只要能够治疗的,王琦总是有求必应、尽心竭力,而且从不收取任何报酬。
长春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马承泽是王琦的患者之一,最初她是通过朋友介绍前来就诊的。她告诉记者,在与王琦打交道的大半年时间里,不仅长期腰痛得到了明显缓解,更被王琦身上那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打动。“身为一名英雄,王琦非常低调谦逊,对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只字不提,就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帮助患者解除伤痛。”
为了让更多盲人拥有一技之长,王琦为他们传授针灸和按摩的技术,并鼓励他们微笑面对生活。盲人的生活条件大多比较困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王琦都会慷慨解囊,不计回报。
近年来,王琦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为近200名未成年人治愈了假性近视,家长们亲切地称他为孩子的“光明卫士”。在给家庭困难小患者刘涛(化名)治疗时,他还多次自掏腰包资助孩子继续学业。
工作之余,王琦喜欢读书、喝茶、听音乐,有空时还会和朋友们一起逛逛公园。患者李春芳经常和王琦散步、谈心。李春芳说,王琦乐观豁达,身上充满了正能量,每一个接触过王琦的人,都会被他的品德所感染。
永葆本色 逐梦前行
倾力播撒人间大爱
王琦凭借高超医术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日常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近年来他更是灵活运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开展各项工作,把家国情怀融入事业之中,积极传播社会和谐发展正能量。
在担任省盲人协会主席之后,王琦不断为残疾人群体鼓与呼,倡议地方医院免费为盲人体检,开展盲人听电影、听书等活动,帮助2000余名盲人圆了夙愿。成立了全国首家盲人公益性组织——长春市盲人志愿者服务站,累计为福利院老人、劳动模范等义诊按摩1500余人次。在王琦的带领下,省盲人协会成为全省盲人的“娘家”。
新的岗位在哪里,新的荣光就书写到哪里。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盲人不仅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软件和平台更深层次地与社会沟通,还能够通过学习电脑编程、设计等本领拓宽就业途径,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王琦憧憬着。
日前,王琦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得知这一好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给家人和战友打电话分享喜悦。“能获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这是组织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将更好地发扬军人传统,继续为社会竭尽所能作出贡献。”
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在黑暗中不断奔跑的王琦,始终以军人铁骨迎接命运挑战,心怀大爱,屡建新功,用辛勤付出诠释优秀革命军人的时代风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