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克元:我为文化“狂”|文明中国·陕西汉中(3图)

发布时间:2024-01-04 18:05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4-01-03 | 查看:116次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第169期:

我为文化“狂”——专访“中国好人”、汉中市汉台区龙江文化站原站长、天汉民间艺术协会主席闫克元 

  

  作为基层的文化主阵地,文化站是推进文化建设、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给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但是,如果文化站现在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办?

  这个难题,在42年前的某一天,摆在了闫克元眼前……

  文化站的“光杆司令” 

  那时的闫克元是汉中市汉台区龙江公社电影放映员,从事着人人羡慕的“高薪”工作。

  1981年,因工作需要,公社要从电影放映队里抽调人员充实到当地文化站。消息传开后,由于文化站的工资不到电影放映队的三分之一,并没有人愿意去。

  “亏总得有人吃,活总得有人干”,这时,闫克元站了出来,“还是我来吧。”26岁的他成了龙江文化站一名工作人员。

  

闫克元(前)在龙江文化站院子里表演舞龙。原茵 摄

  现实情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艰难。他回忆起第一次走进龙江文化站的场景:“当时只有半间民房,没有屋顶,没有墙皮,地面坑坑洼洼的,站不下几个人。”一些人笑他,放弃了光鲜的工作,是个啥都没有的“光杆司令”,为什么要在这里“傻”干?

  闫克元同样笑着回答说:人各有志,这是我的使命。

  但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一无经费、二无设施、三无经验、四无助手。

  举步维艰。怎么办?

  “好站长”要谢谢“好妻子” 

  闫克元说,“之前我放电影,在六七月份的夏天,看到好多村民冒着暴雨,走了几十里路来看电影,衣服湿透了、鞋都磨破了。老百姓是需要文化的,所以,我一定要把文化站建起来。”

  建站之初,他没有钱买材料,就从家里拿来竹竿、纸张、面粉和工具,自己动手整修房屋。

  经过走访,闫克元发现,村民们对农业科普宣传知识有迫切需求。他联系农技部门要来了录像带,到村民小组挨个播放。结果当年水稻亩产量增产了300斤。大家都说:水稻增产,文化站有功。

  虽然科普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文化站没有固定场地,缺少经费,文化活动火不起来。

  闫克元跑遍了周边的企业、医院、单位,他说:“我晚上常常因为筹不到钱睡不着,思来想去,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瞒着妻子,悄悄地把家里卖猪攒下的7000元钱贴了进去,购买图书和器材设备。结果,我俩差点为这事离了婚。”

  闫克元时常觉得亏欠妻子,他是个人人称赞的“好站长”,却认为自己并不是个合格的“好丈夫”。

  他说:“妻子怀孕时,刚好是文化站修建的关键节点,适逢农村大忙,过节,每天都坚持在施工现场。本来她很生气,有天来看了一眼,知道我实在走不开,跟我说了一句‘你安心工作’。家里的大事小事,她替我承担了很多。”有了家庭支持,闫克元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文化站上建设上。

  龙江文化站从无到有,闫克元如燕子衔泥垒窝般坚持了四十余年。站在文化站的院子里,他讲述建站的过往,犹如重温自己孩子的成长,满心欢喜。

  于“山重水复”见“柳暗花明” 

  文化站要生存发展,就要结合自己的文化优势特色走出一条新路。可是这条路如何走呢?

  龙江镇地处汉江和褒河交汇处,千百年来,这里的老百姓以舞龙来祈雨求平安。人们用柳条、竹篾编制水龙,用稻草扎制草龙,用长板凳扎板凳龙,练就了一手龙舞龙绝活。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展,舞龙技艺濒临消失,面临着后继乏人的濒危状况。

  但一次偶然的演出,让闫克元看到了文化站发展壮大的希望。2003年,某企业邀请龙江文化站龙舞队进行庆典演出,没想到赢得了满堂喝彩。他更加坚定,要把龙舞文化“种”在这片土地上,“种”进每个群众心里。

  就这样,“文化站牵头、企业冠名、农民参与”的经营性文化团体——龙江飞龙艺术团成立了。

飞龙艺术团演出现场。图为采访对象提供

  思路一变天地宽。飞龙艺术团成立当年,收入就达到1.5万元,既促进了群众增收,又弥补了文化站经费不足。短短十余年间,飞龙艺术团拥有了彩龙、草龙、板凳龙、挝杆龙等4大类12个品种的节目,使这个近乎失传的龙舞文化被保存、继承了下来。

  为适应市场需求和高质量发展,2017年5月,飞龙艺术团以当地民间优秀艺术人才为骨干,组建了“汉台区天汉民间艺术协会”,编排具有龙江文化特色的精品民俗节目,成为节日、庆典及附近旅游景点必不可少的绝佳节目,每年进行80多场公益性演出、150多场经营性演出,创收30余万元。

  熟悉闫克元的人都知道,他对龙舞文化和文物保护达到了几近“痴狂”的程度。不仅专注钻研龙舞艺术创新,只要遇到施工工地和老宅旧院,他都会看看有没有能收藏保护的宝贝。从瓦当、水烟锅到钱币、镇墓兽,从老式录音机、油印机到镭射放映机、手摇唱片机,从北洋画报、抗战纪念章到银票、座钟,从瓦桶、版画到竹根雕、绣花枕档……龙江文化站的博物馆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物。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眼角总是带着笑,兴致勃勃地回忆描述着这几十年为文化狂的经历。因为热爱,他全身心融入于追逐一生的龙舞文化事业;因为热爱,他说,让群众多一些欢乐和笑容,是我最大的欣慰。(采访报道组:沈楠 原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