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12 00:01 | 来源:今日星沙 2010-07-06 | 查看:1242次
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亲兄弟
1972年,常临庄从北山镇荣合桥社区嫁入新中村易家场组鲁志勇家,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祥和。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常临庄开始承担起重大的家庭压力。1974年7月29日,夫兄鲁志刚在为别人建房时不慎坠地,摔断了脊柱骨。四处求医问药未果,只得回家休养。
年迈的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丈夫鲁志勇要养家糊口天天在外跑,大女儿鲁丹刚出生8个月还没断奶。面对困境,常临庄没有退缩,她咬咬牙,决定自己来承担照顾鲁志刚的重任。
在刚开始的那阵子,鲁志刚的后背和左腿经常流脓,浑身散发着阵阵异味。常临庄却浑然不顾这些,她从未让自己因腐臭味呕吐而有过一丝退缩。清洗血脓、涂抹药膏、缚上纱布,再使尽全力帮鲁志刚挪到墙角的痰盂解小便。就这样,端饭送水、换药擦身、端屎倒尿就成了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这样艰难的服侍活儿,常临庄每天都要重复好几遍,而这一干竟干了36年!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感到有些别扭,甚至还有些害怕。”常临庄说,一些邻居曾经劝她,鲁志刚只是她的夫兄,又不是公公婆婆,这些事情不应该由她干。“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亲兄弟。我不留下来,二哥就没有人照顾了。”
常临庄多年劳累,体弱多病,不得不经常打针吃药,自己又因患慢性胆囊炎和子宫瘤先后两次住院,每次住院前,她都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她女儿要照顾好二伯,并告诉她护理要领。住院期间心里总放不下,每天要打一两次电话向女儿询问情况。
没有弟媳,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当年医生曾断言鲁志刚最多只能活半年,在常临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奇迹发生了。1年、2年、10年,现在36年过去了,鲁志刚的生命在延续。不仅如此,鲁志刚再没有生过褥疮,腿上也不流脓了,伤口竟奇迹般愈合了。
鲁志刚身体稳定了,可是由于瘫痪根本无法外出行动,整天唉声叹气。常临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常常安慰他,“只要我们有一口饭,你就有一口饭吃,你就安心休养吧。”
当年家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为了给鲁志刚解闷,常临庄一家省吃俭用买来电视机放在床边。鲁志刚的床边有个棋盘,常临庄只要见邻居一有空,就邀请邻居陪鲁志刚下下棋。渐渐地鲁志刚的愁眉不见了,精神也抖擞了,笑声也多了。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弟媳的感恩。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68岁的鲁志刚眼含热泪告诉记者。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坚持照顾好他
邻居鲁新辉见到记者,不住地感叹常临庄做到这样真的是很不容易,“说句实在话,我连照顾自己的爹娘都没她这样耐得烦。”
大女儿鲁丹亲眼见证着妈妈36年来照顾二伯的点点滴滴。鲁丹说,妈妈对她们三姐妹从小就要求比较严格,教导她们要尊重二伯、关心二伯。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就让我们给二伯送茶、送饭,天热了给二伯扇风。“责任成了一种习惯,我们从来不觉得照顾二伯是一种负担,有一天我也会接过妈妈的接力棒。”鲁丹说。
常临庄的行为感动了无数干部群众,她成为北山镇乃至全县的“好媳妇”。常临庄于2004年被评为长沙县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孝亲敬老之星;2008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从1982年起连续三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2003年,常临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还担任党小组组长。
现在,常临庄也渐渐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但她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照顾好夫兄!”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13 00:01:34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