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嗣东:郴州七旬退休教师瑶乡支教5年 点亮山里娃音乐梦(图)

发布时间:2023-12-25 17:51 | 来源:湖南文明网 2023-07-11 | 查看:581次

宋嗣东,男,1951年12月出生,现任郴州市宜章县莽山乡民族学校支教老师。年过七旬的宋嗣东退休后,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晚年生活及高薪聘请返校教学的机会,毅然走进大山义务支教,手把手教同学们弹奏各种乐器。在他的努力下,莽山民族学校成立了一支民乐队,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他学习乐器,点亮了山区孩子的音乐梦。他的事迹在湖南卫视、潇湘晨报、红网等媒体报道。曾获评“宜章好人”“郴州好人”。

  情系瑶乡义务支教

  1977年宋嗣东作为知青下乡到莽山任教,一年后调往宜章一中任英语教师,1996年调往广东顺德桂洲中学任职英语教师,2011年退休。尽管当时只任教了一年,但这里淳朴的民风却令他印象深刻。因为当时买东西只能凭票购买,一到周末,学校食堂不开餐,宋嗣东就犯难了。有的学生看他没有地方吃饭,就邀请他去自己家里吃饭;没地方买菜,就从自家地里薅一把青菜给他。退休后,他依然想念这一片热土。2017年宋嗣东在宜章的学生组织聚会中,聊起当年的岁月,感慨很深。其间到莽山旅游时,他刚好遇到了原莽山民族学校的校长赵长军,随后他叫来了现莽山民族学校的校长黄世康。在聊天过程中,黄世康校长说他想到县里面的老年大学请几个老师来教,但是老年人过来不方便,好像没有人愿意来,恰好宋嗣东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宋嗣东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乐器,初中时便加入了学校的音乐队,经常下乡参加演出。分配到莽山工作,也是为了能带队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宋嗣东一直很怀念在莽山的岁月,在得知莽山十分缺音乐老师后,2018年8月,他放弃高薪返聘的机会,离开舒适的城市,扎根大山深处,走进深山义务支教。

  用爱育人 严谨治学

  2018年宋嗣东到校熟悉情况后,有一个没有老师愿意带的班级,他主动请缨承担英语教学任务并担任班主任。他记录着班级里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到班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便主动跟他们聊天,带给他们温暖。下雨天,鞋子湿了,宋嗣东便给他们在自己的宿舍换鞋烤火;如果饿了,他就给孩子们煮面;由于学校的热水设备有限,常常出现没有热水的情况,他便让出自己的宿舍给他们接热水洗澡。宋嗣东对孩子们总是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宋嗣东总会不定时地为初三部分学生一对一补习英语。在从教的几十年里,宋嗣东认为要让孩子们学会集中注意力才是学习的关键,他便用自己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快速记忆单词去锻炼注意力。他用自己的温暖感化这些落后的孩子,在他的教育下,这个班的孩子从不愿意学习到主动学习,并以不错的成绩考到了高中。

  传承瑶族文化 点亮孩子音乐梦

  2018年10月,莽山民族学校民乐队正式成立。年近七十的宋嗣东顶着一头白发,每天活跃在莽山民族学校,以学校为基地,培养音乐人才,传承当地文化。莽山民族学校建在落差几十米的山坡上,条件比较艰苦,登上268级石阶才能到教室,而宋嗣东的音乐教室在最后面。年过七旬的宋嗣东患有关节炎,每次去上课都要提前半个小时出发,每爬几十阶台阶就要休息一下,每天上课至少往返两次,每天爬上爬下实属不易,但宋嗣东并没有因此减少音乐课程的开设。

  走进音乐教室,里面摆满了各种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笛子等,这些乐器有的是学校配备的,有的则是宋嗣东自掏腰包购买的,有的是2020年央视《开门大吉》栏目组音乐梦想教室捐赠的,还有的是通过宋嗣东的同学送的。每天午饭、晚饭后和大课间活动时间是宋嗣东的音乐教学时间,“这样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以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宋嗣东说。在任教的时间里,他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当地居民的风采,还采集了不少民间的音乐,舞蹈等等,将瑶歌、瑶舞融入音乐教学。宋嗣东还编了一个花棍舞,到县里进行了文艺汇演,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和鼓励。2019年5月,宋嗣东带领莽山民族学校民乐队参加宜章县第二十届中小学艺术节获得一等奖,小提琴齐奏《龙的传人》获得二等奖;2020年11月,宋嗣东老师和民乐队合奏《采茶舞曲》获得宜章县市民才艺大赛最佳组织奖。

  支教近5年来,他不要一分工资,自掏腰包为学生购置音乐器材,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诚和爱,用心育人,严谨治学,让大山里的希望之花,得到知识的灌溉。“回到年轻时工作过的大山里,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发挥教学余热,我觉得很充实。”宋嗣东的内心很简单,想趁现在身体还不错,多做点事情,至于支教到什么时候,他说:“只要我干得动、走得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