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5:08 | 来源:湖南文明网 2023-11-16 | 查看:974次
潘雪成,男,194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衡东县洋塘水轮泵水电站退休职工。潘雪成有一个外号叫“潘猛子”,只要听到关于洣河的任何消息,便立刻奔赴出事地点,在职33年来,数十次冒着生命危险,在洣河上,救起了近百名落水群众,还使价值230多万元的国家、集体和人民的财产免受损失。被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曾获衡阳市总工会“学雷锋标兵”,衡阳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
为人讲道义 不分份内份外
潘雪成出身于世代船工之家,从小练就了一手好水性。1973年,参加工作后他在洋塘水轮泵水电站当一名船工,负责打捞浮柴和淤积物,保护大坝和水闸的安全,保证电站的水流畅通。从此他“日守长河,夜眠孤舟”,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天天与船为伴。
1974年5月的一个傍晚,河坝附近大村湾一些村民从扬子洲收工回来,大家归心似箭,一条载重3吨的小木船竟密密麻麻挤了68人,船至河心,水急人慌,顷刻之间,船翻了,68人全部跌人水中,一个个呼爹叫娘喊救命。十几个年轻力壮会水性的青年爬上岸来死里逃生,河中心的老人、妇女在水中挣扎,两岸的呼救声响成一片:“救命呀,翻船了……”听到呼救声,开着机船去大村湾办事的潘雪成加足马力,迅速奔赴出事地点,将落水者一一拉上船来,一清点,还少了10人。在旁人的帮助下,他一次又一次潜入水底,捞上来四具尸体,经过一番折腾,他浑身像棉花团子一般发软,可一想到还有6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心里喘喘不安。在暗淡的夜色中,他发现远处有一团黑影在浮动。于是,他把船开过去,只见4个妇女抱着一捆芦苇正在挣扎,他一个接一个地把她们救上船。一夜过去,天色将明,仍有两人不知去向,他还在江心搜寻,发现急流中露出几绺头发,若隐若现,他又跳下水去,接近目标。谁知,那即将沉没的两个妇女如同抓住了救命草,一种求生的本能使她们搂的搂他的脖子,搂的搂他的腰,眼看3人即将沉人江心。潘雪成使出浑身解数,用力挣脱两位妇女,从背后搂起一位妇女托上了船。河水奔腾翻滚,筋疲力尽的潘雪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从急流中救出最后一位溺水者,终于,他揪住了另一位妇女的头发,将她救了上来。
“见人不救七分过”,潘雪成常说,“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活着才有价值”。
救人敢舍身 不顾生死攸关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水中救人难,尤其在浊浪的洪水中救人更难,犹如把命吊在裤带上,喊丢救丢了,别人都说潘雪成命大,闯过了几道“鬼门关”。他那个“潘猛子”的绰号,就是他一次次用生命换来的。
那是1975年的一个夏天,暴雨如注,洪水泛滥,河水陡涨,大培林场4名排工驾着一条竹排顺流而下,洪水把它冲进了坝下的漩涡区,竹排被巨浪全部打散,且在不停地旋转。只见趴在竹排边的两个村民死命地挣扎,夹在竹排中的两个只探出一个脑壳。围观者一个劲地喊:“不得了啦,要淹死人!”当时,潘雪成只想救人要紧,根本没想到丢不丢命,大胆地将机船开了上去,船至漩区就打起“摆子”来,欲进不能,欲退不出,危险极了!好在机器没出故障,摆弄了好一阵,船才靠近竹排,潘雪成一手紧紧抓看船边,一手去拉落水的人。
两人被救上船后,感激涕零:“大哥,好事做个圆满,求你把另外两个兄弟和竹排救上来,竹排是林场的,我们不好交差呀!”江面上狂风咆哮,播雪成身上的汗水与雨水夹在一起浑身湿漉漉的。他二话没说,用钢缆将竹排吊紧,加大马力,想把竹排从漩涡中拉出来,结果,竹排被拉动了,船却又卷入旋涡。潘雪成从船上拿出一根粗棕绳,一头捆着自己的腰一头吊在船头上的桩墩上,对那已被救上的两个人说:“盯住绳子,只要我抓住了水里的人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要”。他伏下身子,趴在竹排上,一寸一寸往前移……他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从死神中把那两个排工救了上来。然后,等船接近坝边,他伏在船上,用手抓住船边,用脚撑住坝,才使船慢慢的脱离险境……这样,他与旋涡、巨浪搏斗了两个多小时,一上岸,就瘫倒在地。
1986年洣河涨大水,杨梓坪附近三个村,4-7米深的大水,当时潘雪成开机船在水面巡逻,听见有人喊救命,闻声寻去原来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趴在用三块门板拼成的“救生船”上,已经两天没有吃过饭了,潘雪成把船开到老人家的窗口,把老人背到船上然后运送到安全的地方。老人逢人就说他是个大好人,要是没有老潘,早就饿死在门板上了。
助人乐奉献 不求感恩图报
几十年来,潘雪成先后从波涛汹涌涛汹涌的洣河里冒死救上了73条人命,打捞了上万立方米木材,有人以为他得了不少好处,发了不少外来财,其实,他不但没有收过别人一分钱,而且多次慷慨解囊。
那是1980年6月的一天,上游甘溪木材站打来电话,询问一支湘潭的木排是否安全过坝,潘雪成没看见,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开船逆水而上,在牛湾坊,他看见了这支排,庆幸的是人没遭难,但木排全打散了,所带的钱物也全部丢失在水中,他将木排重新捆好,并邀他们到家里烘干衣服,吃饱饭,想到他们离湘潭还有七天路程,六个人,拿什么吃饭?饿着肚子怎么撑排?在家时时好,出门处处难。潘雪成对妻子说,“拿100块钱给他们吧。”妻子翻箱倒柜找出50块,又东挪西借总算奏齐了100块。潘雪成是一个三级船工,那时工资、补贴加起来才百来元:家里又只有亩把责任田,每年还得买千把斤谷子进屋,那50元钱是爱人“抠鸡屁股”积攒下来的。
不是没有发财的机会,只要他不拒绝,每年多少有些额外收人,在河坝附近,经常有些船只机器出故障,他每年都要修三四十艘,别人要给报酬,他均一一谢绝:“凡事用钱衡量,岂不把人做矮了。”1997年10月,洪峰撞击洋塘大坝,那是一场罕见的大水。11日晚,他为抢救水文站观察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弃波了五个钟头,次日,他又打捞浮柴,忙了一个上午,只觉得两臂酸痛,浑身无力。
潘雪成正准备回家吃中饭,刚登上堤岸,只听见一声又一声的救命声,他举目望去,只见一庞然大物向大坝漂来,“不好!”他顿时忘记了疲劳和饥饿,急忙返身回船,顶着急流冲上去,原来那是城关镇一艘30吨的挖沙船,船上没有开动的机器,因粗大的钢缆被洪水冲断后,急流而下,势不可挡,当他将船靠近时,扔过去一根缆绳,拴住了挖沙船,力图将挖沙船拖上岸边,谁知自己的安全船马力太小,犹如蚂蚁背石头,无济于事。800米、700米、600米……眼看就要撞上大坝,将会船翻人亡闸门毁,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当两艘船靠拢的一刹那,他急呼他们快跳到自己这艘船上来,人是得救了,可大坝呢?
他急中生智,加大油门,把舵一打,硬是把挖沙船拉横了,只听见“膨”的一声,挖沙船终于横靠在坝墩上,大坝也颤动了,令人欣慰的是,人救上来了,船脱险了,大坝和闸门保住了。
事后,那6个船工拿出500元钱要报答他,被他婉言谢绝,一位船工含着热泪对他说:“恩人啊!我们的缆绳被冲断后,沿途呼救,上游有些船工开口索价上千元,而且要先交钱,可你……连500元也不收。”听着他们那坦诚的话,潘雪成也动了情,他恳切地对他们说:“你我同是驾船人,人虽陌生但船板子亲切,今天我救了你们,说不定哪回我遭了难,你们也会救我的”。
在洣河两岸,被潘雪成救出的人很多,有溺水的老人,有跳河的村姑,有落水的牧童.....他记不清自己究竟救了多少人,也记不住他们的姓名。一次,他进县城去看病人,途经一水果摊,想买几斤苹果,那小贩惊讶地叫了起来:“这不是恩人么!”说着,抓起苹果就往他袋里塞,他不仅是个施恩图报的人,又晓得做小生意的艰难了,连忙把苹果从口袋掏出来,放在秤盘上,那小贩捆慨不已,迅速从钱箱子里拿出另一个秤驼换上,说:“决不能让恩人吃一钱亏!”
看着她的举动,潘雪成这才明白过来,她之所以要更换秤陀,是自己曾救过她的命,不愿让恩人吃亏,以作为回报,潘雪成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但愿你对别人也如此,那就好了。”一句话,说得她满脸通红。
退休后化身志愿者 一辈子乐施好善
2006年潘雪成退休之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协助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驾船巡视河道挖沙情况,汛期加强防洪保安检查,湘江河段上至大浦狮塘村下至与株洲交界段彭皮港,洣河上至草市镇下至洣河与湘江交界处,他不辞辛苦,也从未多拿一分钱工资。
潘雪成为水利灌溉、农业生产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每年他都坚持给桑谭渡槽清理杂草污物,河坝天桥是放水渡槽,桑谭渡槽(青草湖村下水口)供应周边近200亩田的灌溉,河坝右岸渠首渡槽上水时节、下水口总是会被杂草污物堵塞,每当这时潘雪成都会只身爬上14米多高的天桥铁梯,过60多米长的渡槽去清理杂草污物,确保渠道畅通。潘雪成已是年过70的老人,家里人都担心,怕他年纪大了吃不消,他本人说为了村里水渠灌溉,只要胆大心细就没事,宽慰家人不用担心。
多年来,潘雪成义务帮助洣河两岸老百姓送粮运物资从不计较报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群众多做好事。1984年困难时期,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捡煤渣,并饿着肚子走了三里多的山路,出了几身猛汗,把煤查送到老人家中。潘老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大善人,总是用一颗热心肠感染和教育着身边的人,在自身经济条件拮据的情况下,多次拿出那微薄的退休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潘雪成的工资也只有几十元一个月,家中有三个小孩要抚养,本身就不宽裕,但当他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总是会慷慨解囊,那些年得到他资助的人有很多,有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五十元、一百元、两百元、也有一千元的,甚至有时自己没有,也要借钱去帮助别人。
大水湾村低保户胡东徕身体有残疾,60多岁了,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与老伴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潘雪成听说此情况后,自掏腰包拿钱给胡东徕老伴去看病,在其老伴去世时也出钱出力帮其度难关。十年过去了,潘雪成始终关心着这个可怜的老人,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买点肉、衣物、拿点钱去看望老人。
材民谭清明老父亲死了,看到别人家里困难,他当即拿出一千元交到谭清明手中;2021年谭清明妻子得了脑溢血,他又拿出一千元给他治病。
还有一次潘雪成陪老伴去衡东县大众医院看病,遇到隔壁床老婆婆在哭泣,说仅有的35元生活费弄丢了,每天吃一餐饭,潘雪成马上拿出自己身上150元给老人做生活费。潘雪成帮助过的人还有很多,不管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医院,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得知别人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退休后的退休金他基本上用来帮助别人了,自己却生活的很朴素,一件衣服穿了十多年,生活上还需子女补贴。
潘雪成,他一生都在做好事,行善事。舍身取义、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乐施好善……这些事迹,这些影子在他身上随处可见,也感动着身边的人。一辈子践行着雷锋精神,把自己活成了“活雷锋”。因为他觉得:“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活着才有价值”。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