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11:3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3年11月8日 | 查看:1013次
人物故事:
张晓梅,女,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淮北市军供站副站长。自2002年以来,她扎根淮海战役主战场这片红色热土,坚守“军人为我守国防,我为军人作保障”的初心,认真细致做好每一次过境部队伙食保障、物资补给等工作,21年服务保障近20万人次人民子弟兵,做到了无漏供、无错供、无拒供的“零差错”保障,受到过往部队和官兵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曾获评东部战区“军供保障先进个人”“安徽省爱国拥军模范”“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安徽好人”等荣誉。
赓续血脉 不爱“红装”爱“武装”
张晓梅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叔叔和3个舅舅都曾当过兵,从小就有着爱军情怀。2002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到淮北市军供站工作,从站里一名普通服务员做起,负责接待服务工作。她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全力以赴接待进站的每一名军人,用真诚的微笑感染身边每一个人,为淮北市军供站迎来一系列好评。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主动协助站长制定营养食谱、做好后勤保障。热情踏实的张晓梅很快获得大家的信任,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站里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2012年5月,张晓梅被任命为军供站副站长并主持工作。
10年的工作积累,善于思考的张晓梅发现,当时的淮北市军供站作为自收自支单位,人手少、压力大、任务重,站内设施陈旧老化和传统保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军供任务的发展需求,于是她主动到异地学习、向同行讨教,在提供服务保障的同时,向官兵们详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逐一记录下来,严谨细致地把每一次的服务做细、做实。将基本情况摸清楚后,张晓梅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优化。积极奔走争取改造资金,多方协调取得各方支持,把争取来的200万元改造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将餐厅、住宿区进行改造升级,提供24小时不间断热水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多人同时使用需求;新建健身房、阅览室、多媒体功能区,为广大入驻官兵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购置食品检测仪和保温餐车,以快速检测出肉类品质,确保食品安全和恒温供餐。
敬业担当 一生钟情“一件事”
“张站长,大半夜的,你跑到楼顶上干啥?”
“这不是管道结冰了么,同志们一路舟车劳顿,洗不了热水澡咋办?”
2017年冬季的一个深夜,由于冷空气袭来,气温骤降到零下12℃。刚刚下班到家的张晓梅,接到站里打来的电话,说楼顶热水管道结冰,不能出热水。她立即骑车返回站里,拎起开水壶直奔楼顶,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到凌晨2时许,终于将管道上的坚冰融化、破除,恢复了热水供应。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全站,入住的子弟兵们纷纷用一连串的军礼向她致敬。
21年来,每当有军供任务时,为了给驻训官兵提供最优质的保障服务,她不分昼夜,以站为家,年均保障近万人次无差错;带领全站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全要素演练、动态管理物资储备库等制度,确保一声令下快速出动、保障精准,实现全时段备战“跨省支前”保障;精心打造的“军人驿站”,为现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及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功臣模范提供住宿、理发、洗浴、中医理疗等免费服务,深受过往部队广大官兵和社会各界好评。
姓军为兵 当好军供“服务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军供保障系统。军供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身为‘军供人’,就是让过往军人们吃得可口、住得舒心,做他们坚实的大后方,让他们补充好能量再出发。”张晓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没有外出保障任务的时候,她常常带领站内人员苦炼“内功”,甚至把红烧肉的色泽、土豆丝的粗细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还经常和大家一起“练兵比武”。
她不断创新保障模式,推出多种饮食保障“配餐单”供过境官兵选择,变“固定供给制”为“主动点餐制”,根据实际需要定制“24小时供应餐”“节日餐”;精心了解服务保障的官兵口味偏好,采取“一餐一食谱”“精准供应”“零距离服务”等精确化保障,确保高效率、全天候为人民子弟兵提供优质餐食保障。
部队有需求、军供必回应。2022年6月13日至6月22日,正值高温酷暑,张晓梅带领全站职工为东部战区某部外训官兵提供连续10天全天候保障,辗转苏、鲁、豫、皖四省1500余公里,把4600多人次的餐食、水果、饮水第一时间送到官兵的手中,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传承淮海大地“小推车”精神,她带领全站人员打造了“小推车支前”党建品牌,扛起“小推车支前保障突击队”的红色大旗,常年活跃在抗洪抢险、走访慰问、民兵训练、新兵运输和役前训练一线。
“在军供这条战线上,尽自己所能为人民子弟兵们做好服务保障,感觉自己身体里的军人血脉也因此得到延续,做这名特殊的‘服务员’令我感觉非常满足。”张晓梅如是说。(责任编辑:高晟寒 张慧)
来源:安徽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