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6:3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3年9月 | 查看:238次
简介:戚号生,男,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东海县房山镇关工委副主任。1990年,戚号生加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协会,义务开展房山摩崖题刻群文物保护工作。2013年退休后,他每天步行1万多米登山巡查,磨破胶鞋30双,行走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他组织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23所校园宣扬摩崖题刻群文化。
戚号生,男,195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戚号生自1990年起加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协会,自费6万余元用于文物保护。他磨破胶鞋30双,行走里程超10万公里,足迹遍布附近8个乡镇100多个村庄,撰写文保材料20余篇,推动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重视文物保护;他组织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23所校园宣扬摩崖题刻群文化,让当地文物焕发新的生命力。曾获得江苏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省关工委朗诵比赛优秀朗读者。
每日步行巡山万米,守护摩崖题刻群完好无损
“巨石如房,故名。”明代的《隆庆海州志》这样解释东海房山名称的由来。逶迤东西,三峰相峙,形如笔架,有“笔架房青”“羽屏眉黛”之美誉。小山不高,主峰海拔只有142米。2010年,房山摩崖题刻群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这都离不开戚号生的辛苦付出。戚号生于1990年加入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协会,成为一名花甲会员。而彼时的他,面对的是家人、朋友、同事们的不理解。“既然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就要对房山上的文物负责。”戚号生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常步行登山查看摩崖题刻群是否遭受破坏。2013年退休后的戚号生,更是痴迷文物保护工作,每日步行1万多米登山巡查。截至目前,戚号生已磨破胶鞋30双,行走里程超10万公里。他每年都组织文物保护志愿者,对摩崖题刻群进行“描绘”和“修复”。题刻群至今仍完好无损,熠熠生辉地迎接每日前来参观的游客。
火中取栗保护石碑,成为省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在戚号生的心中,保护永远放在第一位,要守护好这些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艺术瑰宝。“房山三峰耸峙,形如笔架,中峦绝顶,立有天仙碧霞宫……”这些碑文描绘的是清朝时期房山佛教盛况。但石碑的抢救过程,却如同火中取栗。此碑原立在房山前山门的功德墙上,1948年大庙毁于战争,60年代被村民运回家盖房,1980年此房被房山中学征用,房屋推倒后,此碑混合于建筑垃圾中。戚号生发现这块大条石与众不同,经洗刷观摩,上有小字。顿时,热爱文物的戚号生便恳求生产队长允许他用牛车辗转拉回家中进行抢救性保存,后存放于镇文化站院内。2001年底文化站搬迁旧址重建时,此碑被砸断,他闻讯后跑到现场,再次将石碑运回保存至今。期间,有人多次出十几万元高价购买,均被他拒绝。目前,此碑被认定为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自掏腰包6万余元,让房山古迹焕发新活力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让更多民众知晓历史。上世纪70年代初,房山中学为了将河水引入校园灌溉田地,在围山河上建了一座涵洞,名为“五七涵洞”。涵洞的两块条石上题写“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10个大字。后来,“五七涵洞”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2018年冬的一天下午,他巡查文物时发现两块条石不见了。他就骑着自行车,历时6天走村串户调查了解。最终发现被人贩卖到一家收购旧石的货场内。戚号生见状,自掏600元将两块“文物石”购买送归。三十多年来,戚号生为保护好当地文物,先后自掏腰包6万余元,把原在镇文化站里的“放怀亭”搬迁到了房山山西主峰,供游客观赏;组织10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恢复房山佛教点——石佛寺;带头捐资重建了魁星楼;请能工巧匠历时半年雕建了弥勒佛;收集整理20余篇涉及近2万字有关房山历史文化文章,让房山古迹焕发出新的活力,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