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7:5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3年9月 | 查看:266次
人物故事:
王相银,男,1964年8月生,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过渡湾镇鸿兴园村村民。王相银主动担起照料残疾叔叔的担子后,侍叔如父,从未动摇。妻子双目失明,他亦真心相待。19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同心孝老,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
他始终是叔叔的腿
仲夏时节,在保康县过渡湾镇鸿兴园村,一垄垄翠绿的烟叶长势喜人,今年59岁的王相银正头顶烈日,手持松土除草机,在烟地里进行田间夏管。“今年种了10亩地的烟叶,又新建了一个烤炉子,这样,烟叶的质量要好一点,想挣4万多块钱。”王相银满怀期待地说道。王相银的父亲有5个兄弟,结婚成家的只有他的父亲和三叔。大伯和六叔均有残疾,六叔最为严重,是智力残疾。1982年开始,六叔就跟着王相银的父亲一家生活。家里人口多、劳力少,为了改善生活,王相银曾远赴内蒙古挖过煤,南下广东搬过砖,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儿。父母相继去世后,王相银也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叔叔。“叔叔家里就只剩他一个人了,没有人养活他,他也没有自理能力,送到福利院去,他手又抖得很,不好照顾,所以叫他跟着我,我来养活他。”王相银说。村里人常常看到这样一幕——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得浑身是灰,叔叔衣着干净整洁,一脸祥和地坐在屋外。去年冬天,叔叔意外摔伤了腿,王相银每天坚持把70岁的叔叔背进背出。“小时候叔叔照顾过我们,我们长大了应该养活他,他们弟兄6个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我们把他当自己父亲一样看待。”王相银说。
如今也是妻子的眼
王相银不仅是叔叔的“腿”,还是妻子的“眼”。他40岁时才娶上媳妇。对方先天失明,但他并未心生嫌弃,而是耐心地照料妻子。“她虽然残废,但还是要好好对她,自己有时候辛苦一些,也要把她照顾好一些。”王相银深情地望着妻子说道。在王相银的照料下,妻子越来越像一个正常人。家里的每一个物件放在哪儿,都印在她的脑海里。日常行走,她也不需要人搀扶。“屋里困难,他从不叫苦,从里到外,都是他一个人的,做什么,他都很积极,说得上是勤劳致富,在我们村,这么多年,为了这个家庭,他非常不容易。”王相银同组的村民说。村支书曾经找到王相银说:“你和媳妇都有残疾,就儿子身体好点,叔叔就交给政府养吧。”王相银却腼腆地说:“谢谢政府关心,他是我的亲叔叔,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会把他照顾好。”
苦日子终成甜日子
2015年,王相银一家告别了山上三间土坯房,搬进了靠近公路的新房里。种烟虽是靠天吃饭,但田间管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产量提高后的烘烤环节。王相银虽然读书不多,但胜在好学,烟草部门的历任技术员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经过几年摸索,他掌握了烟叶生长的规律和种植要点。别人一亩地能收3000多元,他一亩地能收4000多元。王相银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收工,中间还要抽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在这种高强度的节奏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的只有一个信念:让一家人过好。最近这段时间,王相银和妻子正忙着建大烤烟房。他说,“镇里在搞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国家有补贴政策,他打算给自家设备升个级,每年可实现增收1万多元,儿子想上大学的学费我就能自己解决了。”王相银笑着说。
“国家把我往起拉,我不能往下趴,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王相银说。朴实憨厚的王相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吐露最多的话语就是对国家的感恩。他扛住的不只是家庭的重担,更是生命的重量、孝亲的大爱。(责任编辑:刘朝灵 代丽思)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