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敬业奉献好人 张娜(2023年第三季度)(图)

发布时间:2023-09-08 10:48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3/08/31 | 查看:281次

忠情农业科研事业 深研良种良法 助力农民增收

  张娜,女,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津科助农专家。她从事葡萄育种与栽培工作10余年,通过选育适宜的葡萄品种和研发高效的栽培技术,不断创新科研成果,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后主持各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编著作3部,授权专利3项,成果登记多项。

  厚植爱农情怀 甘于拼搏奉献

  农业科研工作艰苦、枯燥,既要承受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艰辛,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三农”情怀和对事业的忠诚。葡萄育种工作周期长,工作辛苦而繁杂。每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葡萄育种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从葡萄杂交去雄授粉到杂交苗培育与定植管理,再到杂交株果实成熟后的品质调查测定,张娜经常头顶烈日,身沐酷热,在40多度的塑料大棚里劳作,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每天下来,衣服都透着深深的汗渍。有时为了赶进度,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为调查葡萄新品种、新优系的性状表现,研究葡萄新品种、新优系的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她每天都要在上千棵葡萄树间往返几十趟,逐一观察、记录每株葡萄的变化,做到了如指掌。十几年如一日,她终于育成了具有特色香味的葡萄新品种,并在宁河区、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区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等多地开展种植试验。她始终怀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穿梭于葡萄园,不觉苦、不喊累,把青春奋斗融入葡萄育种事业中。

  创制良种良法 提升产业质效

  张娜深知好的品种搭配高效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她利用5年时间,对引进的80余个国内外优新葡萄新品种开展详细的调查,积累了详实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果实品质、抗性、熟期、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天津市种植的葡萄品种和用于葡萄育种的优良亲本12个,配置了50余个杂交组合,建立葡萄育种圃30亩,定植了杂交F1代5000余株,培育出‘津’系列葡萄新品种优系5个,获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项。针对冷棚葡萄容易遭受冬季冻害和早春枝条抽干的问题,张娜研发了冷棚葡萄免埋土安全越冬技术,该技术使葡萄萌芽早且整齐,萌芽率达到98%以上,避免了因早春枝条抽干而导致的减产或绝收现象,实现了葡萄安全越冬。针对葡萄疏果量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她创新和改良了葡萄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既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成本,又使葡萄的商品品质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她利用葡萄占天不占地的优势,示范推广葡萄行间间作技术,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和葡萄萌芽前后的光热条件种植马铃薯,弥补了葡萄定植早期没有收益问题,实现土壤利用最大化。同时,针对日光温室大水漫灌导致土壤黏重问题,她推广应用葡萄限域栽培技术,避免了大面积土壤改良增加的资金投入,同时也提升了果实品质。

  科研做在田间 情怀注入热土

  张娜坚持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难题、治学问。每当葡萄生长的重要节点,她都要到武清、北辰、宁河、西青等葡萄种植村镇,针对葡萄适宜品种、树形、花果管理、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对农民进行详细指导和培训。保证农户能够听懂、学会,她总结出一套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使先进的栽培技术能够顺利地应用到生产当中。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商品果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她与宁河区苗庄镇小沙窝村的葡萄种植家庭农场结成服务对子,开展常态化精准技术帮扶,根据农场的需求和不同的栽培方式,为农场配套了不同的生产管理方案,帮助引进国内外优新葡萄新品种、新优系,通过不断发展葡萄新品种种植,走出特色农业生产的路子。 

推荐单位:市农委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