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9:58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3/08/31 | 查看:173次
种入爱的血液 托起生的希望
事迹概要:刘斌,男,36岁,中共党员,天津市河北区第十七幼儿园教师。2022年12月,刘斌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儿配型成功。虽然与患者素未谋面,且要面临复杂的捐献过程,但他从未动摇捐献的决心。2023年3月16日,刘斌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都说血浓于水,茫茫人海中,你我流着相同的血,所以我们是彼此的有缘人。为了这次的相遇,你付出了许多艰辛,我很荣幸能在你生命中出现,为你续航。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加上爱你的家人们不懈的努力,才给了我可以帮助你的机会……”这是一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写给捐献对象的信,更饱含着一位教师、一位父亲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的爱与祝福。
对于捐献 从未犹豫
2023年3月16日,河北区第十七幼儿园青年教师刘斌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我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伟大的事,但我觉得非常光荣,对于捐献我从没犹豫过。”完成捐献的刘斌面对采访很平静,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2022年12月,刘斌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听说非血缘关系之间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是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配型率这么低,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配型成功,能够帮助到别人。”刘斌原本以为马上就可以进行捐献,没想到捐赠过程很复杂。
捐献需要征求本人和家人的同意,进行体检,达到健康标准后再进行一次高匹配度的检测,检测证明刘斌是该患儿在全国范围内唯一匹配资源后,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体检。与此同时,患儿也要进行检查并进入无菌仓做术前准备。刘斌用“闯关”来形容捐献过程:“整个过程,我唯一担心的是哪一关出现问题,不能最终完成捐献,过一关我就轻松一些。听说捐赠对象也在一起努力着,能最后能顺利完成捐献真是一场‘双向奔赴’。”
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当得知受捐者是一个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时,刘斌从未动摇过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他的爱人和孩子也始终如一地支持着他。
刘斌的爱人韩白鸥也是一名幼教老师,在河北区第七幼儿园工作,她用手机全程记录下刘斌捐献的整个过程。“就像他给患儿写的信中说的那样,我们一家人都觉得能有机会帮助到别人是非常幸运的事,我们也特别支持他。采集前,刘斌提醒我,是不是可以把采集的过程记录下来,血液如何被抽出来,怎么进入机器,又怎么回到身体里,这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素材。”
身为幼教同行,韩白鸥与刘斌总能第一时间想到教育,也很容易达成共识,韩白鸥说:“生命教育是个很深奥的课题,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个人主见。希望科学的讲解,能让孩子们知道可以用自己的血液帮助别人战胜疾病,用真实的医疗过程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的伟大、现代医学的伟大,在心中种下一颗爱与奉献的种子。”“为人父母、为人教师,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摆脱陈旧的观念,客观真实地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刘斌介绍,采集工作原计划在4月进行,由于患儿病情变化,又调整到3月,他说,“只要能更好地帮助患儿,什么时间我都愿积极配合。能在‘学雷锋月’做这件事,我也觉得很有意义。也许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希望孩子们能把这件事告诉家长,或者在长大后也面临同样选择时能想到小时候上过的这堂生命教育课,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当一次善举被赋予教育的意义
“刘斌是幼儿园唯一一位男教师,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很强,是河北区优秀团干部,疫情期间他也主动承担隔离点工作,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意料之中。”河北区第十七幼儿园园长杨莉说,刘斌光荣事迹迅速在幼儿园掀起了向榜样学习的热潮。
得知刘斌的事迹,幼儿园教师们自发组织“认识我的身体”“血液的奇迹”“最美丽的人”等主题系列活动,向幼儿科普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习身边的教师榜样,萌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孩子们听了刘斌老师的故事,自发制作了小礼物和主题画带到幼儿园,以孩童最纯真的方式表达着对刘老师的敬意。
当血液从刘斌手臂中流出,那是生的希望,也是爱的种子。当这份善举被赋予教育的意义,它的意义就能扩散地更远、影响得更久,这就是一位教育者的初心。
刘斌关注的不只是患儿的生命,更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如他给患儿署名为“冥冥之中的有缘人”的信中写道:“希望你在痊愈之后不要再受病痛的影响,正值青春时期的你要好好享受本就属于你的美好时光,在学校学习知识,与同伴一起玩耍。长大以后也要努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愿你有美好的未来!
推荐单位:河北区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