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0 21:15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3 07/04 第8版 | 查看:7972次
▲4月8日,谢湘(左二)携家人探望感谢连利娟大夫(左三)。(受访者供图)
▲周志春1987年11月4日给谢湘写的便条。(受访者供图)
▲周志春和姐姐与姑婆林巧稚一起阅读画报。(受访者供图)
▲1981年12月23日,协和妇产科为林巧稚大夫庆祝80岁生日(前排右一为连利娟,右三为林巧稚)。(受访者供图)
“这真的是冥冥之中一个非常巧合的事。”
谢湘一直珍藏着36年前老友周志春写给她的便条。尽管纸张已经泛黄,但其中一张转述的连利娟大夫的诊断意见,依然清晰可见:
“这种缺氧造成畸形的几率约10%,胎儿值得保……”
因为一句“值得保”,儿子牦牛的生命得以延续。如今36岁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去年12月,周志春不幸去世。心痛中,谢湘一度认为这段“很个人”的故事可能就此结束。然而,因缘际会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
今年3月的一天,谢湘收到好友、散文家韩小蕙寄送来的一本《协和大院》。正是这本书,让谢湘与“大医”连利娟再次巧遇。
“我所说的巧合只因我碰到的这些有心、认真的人……”做记者40多年的谢湘,如今已退休7年,依然保持着新闻人的锐性。她说,之所以坚定地寻找,是因为想为这个故事增加一个注脚。
谢天谢地的恩德
谢湘生命传承的故事还要从36年前说起。
1987年8月,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湘随首都女记协采访团赴西藏采访。没想到,在8月中旬到达山南泽当时,谢湘身体出现了状况——心悸发冷,肠胃里翻江倒海。是高原反应吗?“不应该啊!我已经随团在西藏采访半个月了。”
谢湘赶紧跑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妊娠试验结果显示阳性。
这一信息让谢湘心里害怕得“噗通、噗通”狂跳不止。“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北京。”
回北京后,谢湘先后到多家医院检查,得到的意见都不容乐观。大夫们几乎异口同声,建议“尽快把胎儿做掉”。
“早期妊娠正是孩子头脑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如果此时由低海拔地区猛然间到达缺氧的高原地区,胎儿一般不是畸形儿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我们的同事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参加过援藏医疗队的大夫言之凿凿地说。她把“已告知有致畸可能”的诊断意见直接写在谢湘的病历上,并开具了人工流产的手术单。
“生命的孕育本是一个体验幸福的过程,可对我来说,却是阴影重重。”彼时,谢湘已33岁,此前曾遭遇过火车上意外流产、因停电造成胎儿夭折,眼前这第三个小生命看来又前途未卜……
“难道命运要让我这辈子注定不能成为一个母亲?!”
心乱如麻、百般无奈的谢湘向好友周志春求助。周志春是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侄外孙,他辗转找到林巧稚的助手、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连利娟咨询。
“我和连大夫并没有直接见过面,她的所有意见都是通过周志春转告的。”当时,周志春是中国青年报总编室夜班值班领导,他总是在清晨下班前写下便条留给上白班的谢湘,包括连大夫叮嘱为确保孩子万无一失,让谢湘提前住院待产的信息。
1988年4月8日下午5点,谢湘的儿子在协和医院平安降生。有趣的是,儿子从她腹中被抓出来的那一刻,稀里哗啦撒了一大泡尿。手术室里,大夫一边笑一边拍着孩子的屁股对谢湘说,“看,这孩子可是个好的啊!”
终于,谢湘整天提心吊胆的心安定了。孕期经历胎儿臀位、脐带绕颈两圈半等各种考验,不敢抱任何希望的谢湘既不敢给孩子提前取名字,也没有给孩子准备任何衣物。儿子出生后,谢湘给他用了一个临时的替代名字——“谢地”,即谢天谢地。
“完全记不得了”
谢湘对周志春、连大夫心怀感激,尊他们为自己“生命的保护神”,然而,她却“连一分钱的礼物也没有表示过”。
“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在周志春那儿绝对通不过。”1996年3月,谢湘作为观察员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马来西亚观摩东盟记协换届选举,买了几把锡制裁纸刀带回国分送朋友。当她将一把裁纸刀送给周志春时,被他断然拒绝,并“讽刺”道:“谢湘,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啦!”
“真把我气得七窍生烟。”讲情讲义、性格耿直的“武汉爷们儿”谢湘从此断了通过周志春面谢连大夫的念想,只在心里默默念叨这些好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3月的一天,谢湘收到韩小蕙的《协和大院》一书后,当晚便迫不及待地挑灯夜读。协和大院东侧28号楼就是周志春一家和姑婆林巧稚共同居住的地方,连利娟大夫也曾在协和大院居住过。
“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勾起了谢湘深埋心底的记忆。第二天一早,她向韩小蕙讲述了连大夫和自己的生命交集。很快,韩小蕙从协和医院一名潘姓专家那里带来这样的消息:已98岁高龄的连利娟大夫目前身体状况还可以,“耳聪目明,腿脚灵便”,就住在北京城内一处养老公寓。
“连大夫还健在!那我定要千方百计找到她,当面表示迟到了36年的感谢!”意外的好消息让谢湘兴奋不已。
走南闯北40多年,谢湘向来雷厉风行。3月的北京依旧寒冷,冷风刮得脸生疼,3月21日上午,她专程跑到协和医院病案室,将儿子的出生记录和留下的小脚印全部复印出来;回家后,又找出当年协和医院的挂号证、以前的记者证,一同装进背包。第二天一早,她穿好大衣,裹上围巾,直奔连大夫的住所。
怀着忐忑前往,结果却意外顺利。在连大夫居住的养老公寓门口,热心的保安小伙帮忙,很快把连大夫请了下来。
眼前拄着黑色拐棍、挎着紫色小包的连大夫一头银发,衣着朴素,比谢湘想象中要“瘦小”很多。
谢湘将老人请到会客沙发上坐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诉说36年前的往事,全然没顾忌眼前这位近百岁的老人思维是否跟得上。
连大夫不认识面前这位“不速之客”,但眼中透着柔光。在听明白谢湘说儿子当时可能被“流产”的情况后,她才说,“为什么去过西藏的胎儿就一定会是先天性心脏病或畸形儿呢?没有数据证明这一点啊!我们对任何一个新生命都要尊重、爱护,不能轻易放弃。”尽管已经完全不记得当年的事了,但她的话却和36年前转告谢湘的一样。她还特意强调:“这是林巧稚大夫说过的话,她总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连利娟1950年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跟随林巧稚教授33年,担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15年。
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唯一的女院士,林巧稚却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每天早晨8点,她总是雷打不动,一定要进病房转一圈,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她不只看专家号,只要坐诊,总要看完当天挂号的所有病人才下班。如果看到哪个病人表情痛苦,她一定会放下手里的事直接询问。有时护士提醒她,待诊室里有约定等候的“特殊病人”,林大夫总是严肃地回答,“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我在妇产科的学习、成长、成熟,都是在她的指引、培养和帮助之下。”连利娟在恩师林巧稚的熏陶下成长,承袭着林大夫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记不得了,完全记不得了。”面对谢湘的回忆,轻言细语的连大夫喃喃地说。
“我这儿可是有充足证据呢!”谢湘拿出准备好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示给连大夫看。她拿出周志春写的信,“您看,您还说要早点住院监测,不要‘大意失荆州’呢!”68岁的谢湘在98岁的连大夫面前,激动得像个孩子。
连大夫听着,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养老院规定每次会客只有半小时,连大夫一辈子遵守时间。临别时,连大夫提出:“能不能把你儿子这张小脚印的图片留给我呀?”
四代人的感恩聚会
真正走进了连大夫,谢湘才发现,自己和她“心的距离很近很近,相互很亲很亲”。
第一次半个小时的探视,她们聊了很多。连大夫聊到与她共同生活70多年的老伴去年年底去世了,但她觉得“他先走要好一些,因为他自理能力不是太强,需要人照顾”。连大夫的一双儿女都在国外工作生活,每个星期一家人会在固定时间视频通话。她也聊起自己在养老院的生活:房子里的东西一应俱全,到目前为止,她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养老院里活动丰富,安排了串珠等适合老年人的手工课。她习惯按时到场,不喜欢迟到早退。她也聊到协和那些依旧关心她的同事们,对她嘘寒问暖,送药上门……
4月8日是谢湘儿子的生日,她决定带着家人再次拜访连大夫。
这天一早,谢湘给连大夫发短信,“报告”自己将于下午3点带儿子、孙子去看她。连大夫很高兴,连午觉也没睡,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二楼活动大厅等待谢湘一家的到来。
下午3点,谢湘带着丈夫、儿子、儿媳、孙子,捧着鲜花,拎着蛋糕,热热闹闹地来到连大夫面前。这次,连大夫的目光被牦牛和他7岁的儿子土豆完全吸引了。老人一直笑眯眯的,眼中透着万般慈爱。
谢湘陪着连大夫一起翻看35年前牦牛出生时在磅秤上的照片、自己当年写下的笔记。土豆也凑过来,侧着身子睁大眼睛看着连大夫,还自告奋勇跑到大厅的钢琴跟前,献上一首刚学会的《C大调小奏鸣曲》。
合影里,头发花白的连大夫被谢湘一家人簇拥在中央。
“这张照片是四代人的合影!我们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家庭血脉的赓续和今天的幸福!”谢湘对连大夫道出了多年积压在心底的感谢。
后记:
找到36年前儿子的救命恩人,有仪式感地道出感谢,让医者仁心和感恩之心汇聚成暖流。这是一件常人有心但不一定会去做的事。我叹服于新闻前辈谢湘善良和感恩的良知、调查记者的专业精神。
但更让我感佩的是:让谢湘感到刻骨铭心、难以回报的大事,在“大医”连大夫那却是云淡风轻——“记不得了”。连利娟大夫这一生究竟默默做了多少自己记不得了却让患者恩记一辈子的事情?她挽救过多少孩子的生命,成全了多少妇女成为母亲的愿望,帮助多少家庭完成了生命延续的接力?这样的一名世纪老人,她一定有很多故事,她一定有很多智慧。
老实说,我特别想采访连大夫,当中做了很多努力,包括请谢湘帮助引荐,请协和医院办公室出面协助,但都未能实现,连利娟大夫婉拒了采访。“连大夫是一个非常低调、谦逊的人,她不习惯被人关注。”谢湘对连大夫的回应非常理解。
对于一名年近百岁的老人,我们当然完全尊重她的选择。毕竟不是所有的美好,我们都有幸记录。
或许,连大夫想说的,在她与谢湘分别后发来的微信里都说过了:“你昨天来,真使我高度兴奋,30多年前的病友,还记得我,并还找到我。我应做的一点工作,竟能成就一个幸福的家庭!使我对自己劳动的价值也有了幸福的体会。谢谢你了。”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吉玲)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