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边的榜样点赞!2023年第二季度“兰州好人”揭晓(组图)

发布时间:2023-06-28 10:20 | 来源:兰州文明网 2023-06-15 | 查看:1630次

6月14日,由兰州市文明办组织评选的2023年第二季度“兰州好人”评选结果揭晓。

他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好人 

  鲍玉杰  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居民

  李五贞  兰州市红古区民政局干部

  马骏  兰州市项目投资评审中心职工

敬业奉献好人 

  张雅文  甘肃省红十字会志愿者之家负责人

  赵达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党振清  甘肃泽锐律师事务所主任

  曹强强  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消防救援站专勤班班长

  曹麟舍  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干部

孝老爱亲好人 

  孙爱花  永登县城关镇南街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

  武世霞  榆中县龙泉乡杨家咀村村民

助人为乐 

鲍玉杰 

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居民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甘家巷社区南城巷经营小餐馆的鲍玉杰,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鲍大妈”,她帮助邻居赵大爷的事迹就深刻诠释了这句老话。73岁的赵大爷是一位退伍军人,无儿无女,是一位孤寡老人,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双目视力极差,在经过一次手术后视力低下双目几乎失明,生活难以自理,他的收入多半用于日常治疗各类慢性病的药物花销,再负担不起敬老院的费用。鲍大妈在赵大爷家楼下经营饺子馆,赵大爷是这里的常客。可是从2021年的6月开始,鲍大妈就再没见过赵大爷来她家饺子馆吃饭,也不曾见他从楼里出来过,一连几日,鲍大妈有些担心,于是和邻居上门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敲了半天门,赵大爷才缓慢打开门,这才知道赵大爷做了眼睛手术,视力急剧下降,由于看不清,他就不愿出门了,每天都是在家随便做点吃的,眼看家里的米面快见底了,正在干着急,正好鲍大妈找上了门,热心肠的鲍大妈就暗自决定尽心尽力地照顾赵大爷。鲍大妈一人操办了赵大爷的日常饮食,每天都会准时为住在八楼的赵大爷免费送饭,有时是饺子有时是面条,鲍大妈说:“能帮咱们就尽量帮,咱是开餐馆的,送饭比较方便。”除此之外,鲍大妈还会帮助赵大爷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由于赵大爷双目视力极差,住的楼层高,平时不能下楼活动,运动量不足导致经常肠胀气便秘,鲍大妈会买来中药,给赵大爷熬药喝。这一帮就是3年多,风雨无阻。鲍大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诠释了淳朴善良的邻里真情。

 

李五贞 

兰州市红古区民政局干部 

  李五贞是一名平凡的基层干部,更是一名心怀善举的志愿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帮助他人从未间断,爱心善举遍布甘肃、青海、宁夏等贫困山区的困难家庭。2014年12月,他参加兰州晚报帮扶关爱活动,在榆中县连搭乡认领资助一名五年级贫困儿童直至2022年考上西北师范大学。2016至2022年,他和妻子主动参加“走进藏区关爱儿童”慈善活动,多次到青海省藏区学校为孩子们送去书包、书本等学习用具和生活物资。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利用节假日,周末休息日主动走访探视困难群众,热心主动解决他们的难心事,烦心事。在一次走访中李五贞发现河嘴村76岁的特困户党某某住在破烂不堪的危旧老房里不肯搬进新房,他利用节假日,帮助老人收拾打扫政府修建的新房子,清理杂物,掏钱给老人购置床褥、衣服等生活用品,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河南籍残疾人员段某携10岁的女儿以捡破烂为生,在红古长期居住,生活极为困难,他连续6年资助父女捐资8000余元,为了彻底解决段某父女的生活问题,他主动协助其将户籍从河南迁至红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像这样利用节假日主动帮助困难群众的事不计其数。几十年来,李五贞共发起、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近300余场(次),累计捐款捐物五万余元,常年资助困难学生16人。

 

马骏 

兰州市项目投资评审中心职工 

  马骏投身公益事业13年。2010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他第一时间抵达了舟曲县并且参与到支援救援工作中。当得知灾区人民缺少生活物资后,他立即组织身边的朋友进行捐款捐物,共捐赠方便面、矿泉水、必备药品及被褥等价值十万余元的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自2011年起,他积极参加由民间公益组织发起的助学活动,走访岷县、卓尼县的贫困学生家庭300余户,详细完善贫困家庭帮扶资料,用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奔走在助学这条公益路上,帮助学生入学,积极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2019年他加入甘肃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每年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他还用亲身经历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加入这支献爱心的队伍中。兰州疫情暴发以来,他与队友在疫情防护宣传、稳定社会情绪、维护公共秩序、消杀防疫等方面向社会提供了具有专业水平的志愿服务。2021年他不间断在西湖街道疫情防控卡口点每天值守8-12小时,连续43天,直至卡口点撤销。2021年、2022年疫情期间连续在城关区的中小学、社区及隔离点开展防疫消杀。2022年7月初,兰州市出现新冠疫情后,马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防疫消杀工作,天气持续高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五十多斤重的弥雾机,在高风险封控区、防疫管控点进行防疫环境消杀。工作中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3年“抗疫”,不论是核酸检测现场,环境消杀现场,还是社区值守,防疫物资转运等都有他的身影。

敬业奉献 

 

张雅文 

甘肃省红十字会志愿者之家负责人 

  张雅文作为80后青年,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岗位上从最初的懵懂青年到中坚力量,充分彰显她作为人道青年的使命担当。她乐于奉献,以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为己任,多年来致力于项目化发展,孵化培育了众多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张雅文的努力下,2012年《甘肃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出台,甘肃省红十字会率先在全国开启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之路。在张雅文精心指导培育下,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支持59个市县区、76支志愿者团队,培育出198个项目,包括促进乡村孩子课外阅读的“益阅读”、致力困境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益口好牙”、帮助白血病患儿及其父母缓解心理焦虑的“天使课堂”、普及安全用药知识的“社区家庭小药箱”、以电影为媒介打开盲人心灵之窗的“心目影院”等多个项目,已逐步成长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广受好评的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2018年起,张雅文还借助互联网筹资渠道,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 “益乐读”和“益口好牙”两个项目开展99公益众筹,截至2022年底累计筹集项目资金220万余元,服务乡村儿童40000余名。多年来,张雅文主动协调对接各种资源,努力争取更多的公益项目在甘肃落地。帮助多个县区140余名困难家庭的孩子获得助学金,为平凉、庆阳的乡村学校协调建设校医室、未来教室,为甘南、临夏、定西等地争取乡村学校图书室,帮助困境女性接受就业培训等。2016年以来,张雅文累计帮助8个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48名志愿者、32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国家及省级表彰奖励,指导建立省级志愿服务团队21支,培养志愿者骨干4000余名。张雅文擅长培训教育,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志愿服务价值研究、“筑巢引凤”志愿者培养理念、志愿服务“六常”管理、志愿者项目化思维引导等多个标准化培训课程,曾多次受邀赴北京、天津、广东、福建、内蒙古、辽宁、新疆、陕西等省份开展培训和交流,让志愿服务成为甘肃省红十字会工作的靓丽名片。张雅文个人曾先后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公务员三等功嘉奖。

  

赵达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30多年来,赵达医生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肿瘤医学事业中。他擅长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从医多年,他对肿瘤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未间断,能够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赵医生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去考量治疗工作的细节,他刻苦钻研,在省内三甲医院中率先建立“无痛病房”“无呕病房”,尽自己所能为患者在治疗中减少病痛的折磨。赵医生为人和善,对待患者无富贵贫贱之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印证了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在医院里有口皆碑。众所周知抗癌药物往往价格高昂,大部分进口抗癌药不在报销范围之内,高昂的定价让癌症患者望洋兴叹。一名贫困患者往往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面对这类群体,赵达医生想尽办法多方联系,借助部分药品使用政策,尽力为病人争取免费抗癌药,让贫困病人也能第一时间使用全世界最新的赠药,有效延续了生命。15年来,赵达医生已为全省150余名贫困患者争取到癌症援助药品,为患癌贫困家庭点亮“希望之光”。赵医生还为全省80余名贫困唇腭裂患儿免费提供手术治疗。组织医院骨干力量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前往贫困地区进行义诊活动,截至目前义诊2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1500余人。“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是赵医生的信条,在医院之外,他仍不忘患者的需求。2021年3月,一位陇南患者病情严重,受疫情和当地住院治疗条件的限制,患者向赵医生打来求助电话,赵医生二话不说立即驱车前往陇南,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救治,把患者的需要当成召唤,把救治的责任视作使命。30年从医之路,这类的事迹还有很多。赵达医生多次收到来自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赵达医生在2017年4月“全民健康 防癌公益”活动中贡献突出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医学专家爱心志愿者;2020年9月荣获全国医疗行业最高奖项“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21年4月荣获“甘肃省抗疫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

 

党振清 

甘肃泽锐律师事务所主任 

  从业多年来,党振清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热衷于法律援助事业和公益事业。用他所擅长的法律专业,秉承着“帮助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信念,用真情真心和专业的法律知识挽救了很多失足少年,在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他还从心理上对未成年被告人予以疏导,一方面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其进行耐心讲解,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避免再犯。结案后还对受援人进行多次回访,使未成年被告人更好地改造自己回归社会,同时也很好地起到了预防再犯的社会效果。近年来,党振清还带领律所的律师开展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普法教育系列讲座与活动,针对现如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足迹从兰州市到周边县区,遍布各处,团队成员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普法宣传。疫情期间不但带领团队向“非绿码”救治医院捐赠物资,更是通过线上方式,宣传防疫法法律,同时在线上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党振清和团队在近三年来,义务开展的普法宣传以及公益法律咨询时间超过1000小时。党振清2018 年度被甘肃省律师行业委员会评为“甘肃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被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评为“兰州市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 年度被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所带领的律所被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评为“抗疫先锋先进集体”。

曹强强 

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消防救援站专勤班班长 

  曹强强在岗6年,用无悔的青春扎根消防,即使工作危险严峻,也从未有过退却之心,刻苦训练,积累经验,终于从一名稚嫩的消防士兵成为今天业务素质过硬的消防员,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本领。2023年1月11日,兰州公交集团家属楼突然爆发了一场可怕的大火。火焰迅速蔓延,整个建筑被吞噬在熊熊烈焰之中,人们惊慌失措,部分员工和家属被困在火海之中。曹强强正好在附近的消防站值班,一声火警响起,他毫不犹豫地穿上防火服,戴上头盔,迅速随消防车前往事发地点,并与队友们组织展开救援行动,决心将被困群众从火海中拯救出来。曹强强毅然决然地冲进火场,顶着烈火和浓烟,寻找被困人员。火势越来越猛烈,房间内爆发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他迅速背着受伤的被困者向外逃生,最终,成功营救出了被困人员。曹强强先后参加“兰石化储罐爆炸火灾”“玉树抗震救灾”“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兰石化炼化装置爆炸”“兰海高速特大交通事故”等重特大应急救援任务,共参与处置灭火战斗5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近千人,在“1.11” 公交集团火灾、“6.15”深井救助、兰州轨道交通火灾等多起大型救援任务中全程参与、表现突出。在砺剑陇原·誓保平安地震演练、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行动中,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敢于担当,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党的二十大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运会等重大事件期间,执行消防安保任务时他身先士卒、积极作为,为保障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充分利用闲余时间,大力发扬“传帮带”精神,创新班组管理方式,为新下队消防员量身制定训练计划,帮助新下队消防员快速成长,营造了队伍内部互帮互助、踔厉奋发的和谐氛围。在工作之余,曹强强热心公益事业,为辖区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义务培训消防知识80余次,为辖区百姓义务送水300余吨。曹强强先后获得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嘉奖2次;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优秀团员1次;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优秀消防员1次;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个人三等功1次。

曹麟舍 

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干部 

  曹麟舍自2015年6月驻村以来,始终秉承群众事情无小事的信念,不遗余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先后在永登县民乐乡井滩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皋兰石洞镇丰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在井滩村联系帮扶单位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协调资金8000余元解决村委会饮水问题。联系市、县联扶单位筹资2万元、水泥20吨,与县、乡相关部门重新修建了井滩村委会办公楼。在丰水村工作时,积极汇报争取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和兰州市就业局支持,筹措资金5.5万元扶贫资金,给58户贫困户及三类户每户发放鸡苗42只。联系帮扶单位及方常专业合作社,为因车祸住进ICU的村民魏某全筹款两万元解决临时困难。联系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给因病突然去世的贫困户魏某延筹资1000余元,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给农户销售农家土特产18700余元。疫情期间,主动联系联扶单位与村里的爱心企业给村里捐助6000余元的物资。每到过年过节,他联系联扶单位对贫困户、五保户及老党员进行慰问。驻村6年多来,累计帮扶困难群众90余人,帮办大小实事好事150余件,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孝老爱亲 

 

孙爱花 

永登县城关镇南街社区公益性岗位 

工作人员 

  孙爱花十六年来不仅照顾年迈的婆婆,还精心照料多重残疾的兄长,是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女儿眼里的好妈妈。工作中,她兢兢业业;生活中,她善良坚强。孙爱花结婚后,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回家次数少,她常常与公婆一起照顾多重残疾的兄长。随着公婆年事已高,孙爱花不忍心公婆这么辛苦,照顾兄长的重担就压在了她身上。孙爱花帮助兄长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兄长无法像健全人一样表达情感,有时候会像孩子一样闹脾气,但孙爱花毫无怨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照顾兄长。孙爱花还有两个上学的女儿,正是需要倾心照顾的阶段,但并未因此忽略残疾的兄长,每到饭点,还是把可口的饭菜,先端到兄长面前,日日如此,年复一年。除此之外,孙爱花还要陪伴患有眩晕症的婆婆,只要下班回家就帮婆婆洗菜做饭,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两位老人聊天散步。为了护理好婆婆的饮食起居,她专门去医院询问医生,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照顾老人;公公去世后,她怕婆婆孤单,每天都要讲一些新鲜事给婆婆听。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用自己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武世霞 

榆中县龙泉乡杨家咀村村民 

  武世霞三十年来,一边操务23亩山地,一边照顾常年患病的公公和五保户大伯哥,是当地人人称赞的“好儿媳”“好弟媳”“好母亲”。武世霞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公公患有肠梗阻、白内障等疾病,武世霞便用自行车载着公公去定西和榆中等地住院看病。她不仅为老人制定食谱,还买了单锅和炖肉熬汤的厨具,确保老人一日三餐吃得软烂又有营养。武世霞还经常给公公换洗衣物和被褥,帮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等,目前武世霞的公公张世杰已95岁高龄,身体仍很硬朗。自1994年结婚以来,武世霞就肩负起照顾五保户大伯哥的生活,考虑到大伯哥患有眼疾和胃病,武世霞便精打细算,每月将丈夫寄回家的300元钱都花在了公公和大伯哥的医药费上。遇到农忙时,武世霞早起给老人们准备好早餐,再去地里干活,不到中午赶回家准备午饭。乡邻们纷纷称赞:“武世霞将孝老爱亲做到了一百一!”武世霞还是儿子眼中的好母亲,她的两个孩子时常同父母一起帮爷爷和大伯洗头、泡脚、晒洗被褥等。大儿子每周周末下班都要给老人买茶叶糕点,还时常陪老人睡觉聊天。正在读高中的小儿子每次返校时不放心年老患病的爷爷和大伯,武世霞便坚定地说:“我会把爷爷和大伯操心好,你们安心学习、上班!”武世霞用朴实无华的言行,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播撒在了榆中大地上,涵育了和美家风、淳朴民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