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4 12:10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2/11/01 | 查看:299次
用情服务 将预警信息与公益科普送达千家万户
苑超,男,汉族,1990年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气象局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他时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长期开展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全国科技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荣获全国气象部门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一等奖、天津市气象局气象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天津市全域防疫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普作品三等奖等奖项。
一、传递“第一声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哨”。苑超作为预警岗位负责人,承担全天候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职责。多年来,苑超带领科室团队及时准确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年均服务近2亿人次。圆满完成2018年“安比”台风、2019年“利奇马”台风、2021年“11.7”暴雪等重大过程预警服务。每逢重要灾害过程,苑超均保持昼夜在岗,通过各渠道传递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进村入户到人。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苑超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连续20余天坚守预警发布岗位,累计服务市民超过68亿人次,体现出一名党员“关键时期冲在前面”的优良作风。
“让预警更有温度”——这是苑超的工作宗旨。他将预警工作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天津市邮政局、天津轨道交通集团等部门建立联合发布机制,向市民乘客和“快递小哥”等人群发布预警信息提示;与天津市商务局联合为广大商户和市民开展“夜市天气”服务,助力本市夜间经济发展。苑超打造“天津气象”融媒体矩阵,在全市政务新媒体排名稳居前十,成为气象部门服务公众的优质窗口。
二、防灾减灾公益志愿服务,打通应急科普“最后一公里”
2019年5月,苑超作为牵头人之一组织建立了“天津市防灾减灾科技志愿服务队”,这也是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为目标的志愿服务组织。他牵头组织“应急之星”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先后以校园安全、企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灾害防御为目标,联合14个部门深入不同群体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创新开展专家讲座、知识竞赛、应急实训的“宣教培”一体化科普模式,将应急知识送进不同公众群体,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0万。此外,苑超组织参与“童话文明”、“小小减灾官”等科普志愿活动,面向4—12岁儿童开展防灾避险知识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号召更多家长关注应急避险专业能力教育。苑超先后获得中国科协、天津市科协授予的科技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三、多渠道传播信息,助力本市农村防灾减灾与疫情防控
苑超积极推进第四届“应急之星”活动进农村,开展面向农村居民的科普知识讲座10余场,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答活动8场,联合有关部门专家制作并发布涉及气象、防汛灾害,农村消防安全,农业生产注意事项等各类科普产品80余期,线上和线下参与人数超过2万余人。苑超以防灾减灾科技志愿服务队为依托,邀请魏秋月、裘英俊等公众人物录制公益短视频,并亲自参与宣传和授课,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提高面对各类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2022年1月本市突发“奥密克戎”疫情,苑超通过全市近2500个预警大喇叭,每天滚动向涉农村村民播放防疫广播稿,提示村民“不聚集、不恐慌,科学防疫,坚定信心”。日常通过大喇叭广泛宣传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鼓励村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积极接种疫苗。在每年“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日”期间,苑超同志带领科室人员编写安全、法治宣传广播稿,借助手机短信和预警大喇叭广泛传播,提高农村居民防灾减灾及法治意识。
四、涵养良好家风,贡献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苑超同志与他的爱人组成的气象部门双职工家庭,在2020年被评为天津市“最美家庭”。两人都是24小时值班岗位,全年无休的职业特点,使他们养成了只要工作需要就随时在岗的理念,尤其是遇到重大天气过程,两个人经常“完美错过”。在2019年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两人各自承担应急值守任务,昼夜值班的他们完美错过“四天四夜”。2020年新冠疫情一级响应时期,苑超同志作为预警发布岗,连续24个昼夜在岗联络各部门防疫信息发布工作,与爱人聚少离多,《中国气象报》曾报道两人的事迹《按下气象防疫与夫妻情感的“确认键”》。工作性质相同的他们,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也培养起了相互关心、互为依靠的良好家风,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中,为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着不平凡的努力。
推荐单位:市农业农村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