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1 18:24 | 来源:青海文明网 2023-04-12 11:22:06 | 查看:254次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伟大民族需要楷模精神滋养,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力量引领。
时代楷模朱治国,以点滴小事彰显“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赤诚情怀,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每一件“小事”,成为他倾情为民的真实写照。
朱治国不幸去世后,他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亲戚”刘永基一家惊闻噩耗后号啕大哭,妻儿老小哭得像小孩。
“每次想我的亲戚,我就到龙头山顶宣传栏上去看他来村里时的照片,偷偷地对他说村里发展的大变化。”刘永基的妻子泪眼蒙胧地回忆往事。
2016年2月,朱治国与哇麻村三社的贫困户刘永基一家成了结对子的“亲戚”,也由此开启了他们的不解之缘。
“结对认亲”当天,刘永基听村干部说他和省上单位的领导结对子了。刚刚供两个孩子上完大学的刘永基家一贫如洗,唯有从地里挖了几个洋芋,招待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尊贵“亲戚”。
朱治国看着刘永基家破旧到仅能遮风挡雨的五间房屋,又看着这个贫困户端上桌的一锅焪洋芋,难免动容。
一声“老哥”,自此拉近了这两家人的心,也从此时起“亲人”般的种子,播撒在这两户人家的心窝。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治国除了跟单位一起参加扶贫活动之外,自己经常跑到刘永基家,还时不时带上妻儿造访这个乡下的“亲戚”,每次给刘永基家购置的每一份礼物、发放的每一个红包以及每一句问候,都饱含着满满的深情厚谊。
在得知刘永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无着落后,朱治国便四处托人,几经辗转,终于在门源一家电厂为这个“侄子”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每月五千多元的收入,让这个家庭顿时看到了全新希望。
2019年腊月底,四社吉长满家的“亲戚”来看吉长满,朱治国委托他给刘永基一家捎带了新年的问候以及丰富的年货——鲜鱼、年酒、米面油以及五百元现金,让这个已经慢慢脱贫的贫困户家体体面面过了个好年。
2017年秋季,葱特别不好卖,刘永基家种了一部分,但挖好放在地里却怎么也找不到去处。眼看着一家四口一年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要烂在地里,半夜妻子突然推推睡不着的刘永基说:“咱家不是还有个省委组织部的亲戚嘛,要不我们试试?”
想不到更好办法的刘永基,尝试着拨通了电话。
“老哥,你还不休息啊,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啊,给我说说,我看能不能帮你想想办法。”
“没关系,我在办公室,有点工作上的事正在处理,您有事可以随时打给我,不必顾虑。”
刘永基除了感激自家的“亲戚”朱治国外,还觉得心疼他,怎么可以那么晚了还在加班,有没有吃饭呢!
而今,在各级党组织集中发力、第一书记引领、近在咫尺的龙头山旅游景区带动,哇麻村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钱袋子”鼓了起来。
刘永基家新盖了七间房屋,在县城买上了楼房,儿子娶了媳妇。
“没有我的亲戚,我的儿子哪有工作,一个贫困户家的孩子哪能娶到媳妇住上楼房。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一家子如今的幸福生活,他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恩人。可是我现在想给我的亲戚送点自家的粉条,想对他说句感恩的话,却再也见不到他了。”刘永基泣声说道。
台子乡党委副书记马玉琢介绍,2021年朱治国还给现任哇麻村第一书记田宸玮转了五百块钱,委托交到刘永基手中,带话说“这点钱给尕孙子买点有用的书看看,孩子要从小培养爱读书的习惯。自己最近有点忙,等稍微有时间了就会去看老哥。”
以生命书写无限忠诚,用奉献诠释为民情怀。朱治国的精神伟力在三江大地激荡,他用“看得见的哲理”教育人、以有形的正能量引导人、凭鲜活的价值观塑造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