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记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秦兆年、刘达莲夫妇(图)

发布时间:2011-02-02 00:06 |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工之家网 2011-2-1 | 查看:2372次

  秦兆年教授是我国知名的电教专家,1950年底报名抗美援朝参军;1976年-1986年任军械工程学院金工教研室主任,兼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华北地区高校研究会副理事长;1987年-1993年任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副主任,兼广东省高校电教协会秘书长,全国视听工程学会副秘书长;1994年至今任华南师范大学中华儿童智力开发中心副主任。 

  刘达莲教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应用室副主任。1995年退休后和秦兆年同志共同搞科研,服务社会。2000年3月8日秦兆年和夫人刘达莲共同倡议“我们愿做教育战线西部开发的志愿者”,愿到西部地区传播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内容、新技术、新教法。中央教育部电教办接受了他们的倡议,在2000年8月13日-16日,在西部地区贵州省贵阳市举办"全国现代投影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新技术培训班",由秦兆年同志担任主讲,刘达莲同志担任实验指导。此外,秦兆年同志还与夫人刘达莲合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获2001年华南师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合编新书《现代投影教材设计与教学》。 

  自1995年年过花甲退休后,秦兆年夫妇一起完成了10多项科研成果(2项专利、3项获奖),并倡议志愿者服务,在校内开展“爱生助青”义务导学,开设《当代大学生成才》导学讲座、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在校外进行科教扶贫、送教下乡,10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总计进行各种活动250多场次,听讲师生达3万余人,50多次向贫困地区等单位捐赠教材及教学软件4800余件,退休后10多次受到表彰:1995~2001年连年被华南师范大学校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委、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分子、连续3次被表彰为省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2003年12月22号被表彰为省“老有所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2004年5月14日,秦兆年夫妇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人才开发委员会成立大会》,秦兆年同志在会上发表了精彩的讲话。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奉献于教育事业这片热土的不悔选择。1995年初,秦兆年同志年过花甲退休,本来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却表示:“年龄有退休的规定,但知识和技术不存在退休的问题。退休了,更能够集中精力研究与发展电教,为华师211工程及创建全国新型一流师范大学添砖加瓦。”正是带着对科研、对教育、对学校的一片热忱,秦兆年夫妇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充电”、不断创新,占领科技前沿,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科教兴国作贡献。他们时刻认真关心、学习党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密切关注教育新形势新趋势新成果,一边研究一边借鉴一边创新。他们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攻读古今中外的相关书籍,吸取精华,学以致用,用科学的理论充实自己。但是,退休后,学习、科研条件变了,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助手,一切都必须自力更生。因此秦兆年夫妇甘愿自掏路费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投资5万余元购买电脑多媒体全套设备以供研究应用与开发,先后完成了10项科研成果,其中2项获专利、3项获奖。例如:造出用一张纸就能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室用的动态教学软件,并获得专利;结合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特点,创造出用一张胶片就能做出高质量的常规教育技术媒体用的投影动态教学软件,成本低、效果好、易制作,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另外,秦兆年夫妇了解到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普教的中、小学,都购置了许多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电教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如:重专业轻政治;重硬件轻软件;片便追求高、精、尖;忽视常规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等等,致使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秦兆年夫妇结合国情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用多媒体电子读本,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极富创新地编制出多媒体电子读本光盘《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由贫变富的下李朗村”(社会公益版)及“五整合综合教学法”(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增添了图、文、声、像与动画并茂的、寓教于乐的现代教学的新模式);研究出来的专利成果“视频演示仪动态综合装置” 在2001年3月与南京润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约,现已投产。该专利打破了国内外对视频演示仪教学功能的误导宣传,使该设备的教学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他的隐蔽式设计、开放式制作的新型教学软件,并根据40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设计制作的诀窍,这套软件可提高教学效率4倍,多用动画纸的特点更是适合中国国情:(1)国内外首创直接用动画纸组合成“视频演示仪动态教学软件”,适合经济发达地区及特区有多媒体电教课室的院校使用;(2)将上述"视频演示仪动态教学软件"的底图,复印在胶片上,可在一般投影器上使用;(3)贫困地区院校没有复印设备,可将彩烫动态底图用烫印机或电烫斗烫印在胶片上使用。 

  十年来,秦兆年夫妇除了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外,还不忘关心下一代,在校内开展“爱生助青”义务导学,积极指导大学生进行校外科研。秦兆年(校关工委委员)和刘达莲(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关工小组成员)夫妇研究的成果——“运用电脑多媒体,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近年在省内、外讲学,均获好评,2004年9月2日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门邀请秦兆年夫妇,向省关工委领导作专题介绍,并现场展示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广东省关工委第一副主任康乐书、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东汉、杜联坚、吴泽耀(兼秘书长)、朱策、省关工委委员雷鸣、办公室主任吴雪甜,广东省老科联常务副会长方绪源,也应邀到会。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杜联坚在会议开始时说:“秦兆年、刘达莲夫妇退休10年来,竞竞业业,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是我省先进典型,特别是运用电脑多媒体,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做出了突出成绩,今年5月他们夫妇2人应邀赴北京专门进行了介绍,今天请他们来向大家作一展示”。秦老师介绍后,与会者一致给予很好的评价,省关工委第一副主任康乐书总结时说:“秦教授夫妇现场演示了多媒体教学,很受启发,从内心讲,他们夫妇2人的事迹我很敬佩、也很感人,概括起来讲两点:一是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奉献一生,孜孜不倦,难能可贵;二是他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退休10年,有成果,还有专利,效果很好,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用多媒体是成功的,先进东西推广,有一个过程,教育厅要大力支持、推广。特别是中央8号文,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很重要。秦教授夫妇为党的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呕心沥血,老有所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当你们的拉拉队,帮你们呼吁”。在这十年当中,校内开设“当代大学生成才”专题系列讲座,分别有: 

  1、热爱教育、学好专业、使自己成为新世纪人才(新生入学导向) 

  2、教书与做人(新世纪师范生素质) 

  3、多媒体综合课室 教学功能的开发(当代师范生教学技能与创新) 

  4、网络时代不可忽视常规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当代师范生教学技能与创新) 

  5、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共产党员(人生理想) 

  6、牢记"三个代表"和"两思",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就业前定向) 

  7、迈入新世纪、走向新起点、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业前定向) 

   这一系列的讲座,从入学导向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锤炼、学习技能创新、意识培养、人生理想、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等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据学生成长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而讲设,顾及人的成长历程,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切合实际,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听讲学生达1万2千余人。在学生科研方面,秦兆年夫妇共指导5个科研小组,有两项成果已获奖: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优秀设计制作三等奖、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优秀电脑课件二等奖。另外,秦兆年夫妇还多次为华师大党校、团校讲课。在华师大第83期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上,秦兆年同志的“加强师德建设,爱岗敬业,共创辉煌”一课,内容十分精彩。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秦兆年夫妇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情系西部 爱洒山区 

  从1995年至今,秦兆年夫妇先后8次赴西部地区义务讲学。秦兆年同志在谈到去广西百色支教的情形说:“当我们到达当地后,支教人员每人发2只碗、1双筷子,与师生一同排队买饭,早饭每天都是煮米粉,在露天小餐桌就餐,饭后自己洗碗。”他表示:“支援西部地区是我的心愿。”所以,尽管当地的条件很差,他还是十分认真地完成任务,此外还为百色右江师专的学生增做了一场学术报告,尽全力为当地电教站培训一批掌握新技术的教师。在省内,秦兆年夫妇曾20多次赴粤北山区、灾区、贫困地区进行义务讲学和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当地条件非常艰苦。他曾记载道:“在贫困山区广东连平县田园镇举办教师培训班时,镇里连招待所也没有,我们就和学生同住在一栋平房里,房内既无洗手间,也无自来水,每天学生送一桶水来洗漱,床是木板加木凳,窗户没有玻璃,是木条加塑料薄膜,吃饭在老师家里搭伙,洗澡也在老师家里,晚间要打着手电到50米外的小山破下如厕。三天培训我们连续站立24小时讲课,累得腰酸腿痛,咽喉发炎,边服药边讲课。”从秦兆年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优秀共党员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我们还看到的是人民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崇高身影。其实,秦兆年夫妇为西部地区、为山区带去的仅仅是新的技术观念吗?当然不是!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开拓、创新的意识,为鼓舞下一代成长和当地教师早日成熟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科教支农 夕阳正红 

  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业人口的国家,“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点,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因此,党和国家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眼前的困难,谋求长远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竞争力,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把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放到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科教兴国、文化支农和卫生支农,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秦兆年夫妇作为科研工作者,深知科教支农的重要性。但他们又深感个人扶贫虽有成效,但力小面窄,困难很多,必须组织起来,把科教支农的个人行为变成群体行为。因此,在2002年底召开的广东省老科研理事会上,他们倡议组建“科教兴国、科教支农专家服务团”,为广大农村人民送去资金、送去知识,送去技术。在广东省人事厅的大力支持下,省老科联积极策划搭桥以及各级工委的热情帮助下,2003年3月,广东省老科联“科教兴国、科教支农专家服务团”正式成立。几年来,秦兆年夫妇和服务团的专家们积极为“三农”问题办实事,先后十多次赴广东省和平、连平、新丰、乐昌、阳山等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进行科教支农活动;先后开设“科教支农”专题学术讲座;对骨干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对果农进行果梅优质丰产的培训;对农村失业、失学青年进行人生价值/理想与创业的培训讲座。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带着对科学的热忱,对国家、对农民的关爱,不辞辛劳地奔赴各个农村,将心血撒满山区,为“科教支农”献上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面对这些骄人的成绩,秦兆年教授只是淡淡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从秦兆年夫妇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优秀品格,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楷模。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