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2 12:54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3-02-24 | 查看:226次
在助手常昊宇的眼里,刘怀勤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人。
因刘怀勤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所在的榆林一院口腔医院总是排满患者。群众都说“牙痛就找怀勤”。
“刘大夫风趣随和,很为我们患者着想。”2月7日,58岁的患者赵忠武告诉记者,亲戚推荐刘大夫,他慕名而来。
“那时候当地医疗资源不足,导致患者都往西安跑,往往排好几天队也看不上病。”1986年大学毕业后,刘怀勤放弃了落户西安的机会,毅然返回家乡绥德县成为一名临床口腔医生。
当时,刘怀勤所在的陕西省第二康复医院,被陕北人称为“二康”,也是陕北地区第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我想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过去的陕北,看病难、看病远。为改变父老乡亲“求医难”的情况,刘怀勤多次外出深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业务水平,成天泡在口腔科。
“他经常半夜还没回家,把人急得团团转。”爱人蔡建梅打趣道,专注工作的刘怀勤时常会“失联”,有一次一整夜都没联系上。
那一次,刘怀勤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患者摔倒咬断舌头,牙齿碰落、满口鲜血,他给老人做了3个多小时手术。
“别人不敢接的手术,我敢接。”为了验证对老人的临床判断,当时,刘怀勤在监护仪旁观察了一整夜,忘记给家里“报备”。
事实上,这样的“忘记报备”还有很多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怀勤逐渐成长为医院业务骨干。后来,“二康”更名为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也搬到了榆林市区。在刘怀勤的努力下,口腔科于2014年转型为隶属于榆林一院的口腔医院,也是榆林市唯一一所口腔专科医院。刘怀勤任院长。
为了给口腔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年过五旬的刘怀勤一连6天蹲守在省内专家门口,将专家请到榆林对口支援。他笑着说:“专家请来了,患者遇到的难题也能解决了。”
37年来,这个操着一口纯正陕北话的汉子,始终坚守在口腔医疗一线。他很少休假,从未关过手机,常常自掏腰包为病人垫付费用。在他心里,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最重要。
2014年的一天,刘怀勤给当天第9名患者做种植牙手术时胸口突感憋闷,等他强忍疼痛坚持做完手术时,额头早已布满汗珠。
“经检查是突发性心梗。医院迅速施行了支架手术,才挽救了刘院长的生命。”让同事们感动的是,术后没多久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诊疗病人8.6万人次、手术病人5400多位、开展20多项口腔颌面手术,人工种植牙等5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义诊病人2万多人次……几十年来,刘怀勤开创了榆林口腔医学界多项第一,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
“口腔医疗费用高昂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会想尽办法从源头降低仿真齿价格……”在刘怀勤心里,医术是检验一个好医生的基本准则,医德更是一名医生必备的品质。
默默耕耘37载,告别了“闭塞落后、缺医少药”,61岁的刘怀勤用厚德精医的品格谱写了口腔医生的天使赞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我的手机号是公开的,我一定会尽力做老百姓的口腔健康守护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