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20:54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3-02-23 | 查看:219次
在商洛,张淑珍的名字与茶密不可分。她将一生的心血倾注给秦岭南麓的山区群众,种下一棵棵满怀希望的茶苗,用“南茶北移”的累累硕果,改变了商南的模样。她60多年不改初心,始终坚守为群众服务的信念。
时间回溯到1961年,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楼观台苗圃。能去省直机关工作,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事,但她却彻夜难眠:“学农的不到农村去,怎么服务农民?”想到自己最初的志愿,张淑珍决定前往最困难的地方。就这样,她坐着拖拉机一路颠簸到商南。
来到商南,张淑珍被分配到林业站。蜿蜒崎岖的山路在暴雨多发的季节变得泥泞难行,封闭落后的村落里,环境脏乱、粮食短缺。张淑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农村,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张淑珍暗下决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淑珍得知安康的茶农因种茶过上了好日子。她想:能不能在商南试试?
1962年,她购回10公斤茶籽撒进了二道河苗圃,开始种茶试验。十年间,她住窝棚、扛锄头、挑水桶,反复育苗移栽,辗转奔赴浙江、湖南等地取经学艺,经历7次移种,6次失败。但挫折始终未击垮她,在丈夫焦永才的帮助和建议下,她开始以直接播种的方式种植茶苗,终于在1970年成功采收并炒制出近2公斤茶叶,这让张淑珍感到前所未有的鼓舞与欢欣。
张淑珍将夜以继日撰写的“南茶北移”可行性报告送给商南县领导后,报告得到了县上领导的认可。于是,一场空前高涨的种茶热潮在商南的山坡地头掀起,全县上万名农民开山种茶。无论严寒酷暑,张淑珍都与群众一起在茶园里劳作。1976年,全县茶园面积有2.7万多亩。但好景不长,茶苗在第二年开始大量死亡,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开始毁茶种粮。张淑珍顶着巨大压力,多次求教专家学者,从土质问题到栽培技术,她反复试验、实践,终于有效控制了商南新生茶树早熟早衰的现象。次年,她探索总结出了6项生产管护措施,使试验田亩产达到270.5公斤。
如今的商南,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在北纬33°书写了一个关于茶的奇迹。目前,商南全县共建茶园26万亩,年产茶叶8300吨,产值达14亿元,培育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8家,发展茶叶大户6200家,建成茶加工厂200余个,达到了“人均一亩茶”。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富水镇茶坊村本没有茶。1967年,张淑珍在茶坊村试种成了第一片茶园。此后,她在这里不断扩大试种面积,并建起了第一个茶场。1969年,农民赵诗荣跟着张淑珍上山开荒。1979年,赵诗荣的儿子赵书田承包了200亩坡地,举全家之力种茶。通过不懈努力和对张淑珍坚定的跟随,他家年收入增加1000多元。1984年,赵书田为了提高收益,主动搞起茶叶加工。张淑珍有一次去考察,只见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架着三口铁锅,加工设备简陋、茶品堆放散乱。张淑珍摇摇头对赵书田说:“你承包了那么多茶地,建厂就要建高标准的加工厂。”在张淑珍的协调和多方资助下,赵书田将厂房翻修一新,盖起了17间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车间,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种一片茶,富一方人。”张淑珍苦苦坚守的人生目标如今终于实现。86岁的她,最爱干的事还是走上茶山,和乡亲们聊聊天,看看茶苗的长势。站在高处远眺,商南县万亩茶园整齐划一。微风轻拂,阵阵茶香肆意弥漫,正如她辽阔的胸襟里,流淌着对群众无尽的关怀和深沉的爱。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