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兴:照顾孤寡残疾姐姐27年的好弟弟(图)

发布时间:2023-03-12 21:40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2年11月 | 查看:427次

周鸣兴,男,196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柘塘浜社区居民。在柘塘浜社区,只要提起周鸣兴,大家无不交口夸赞,他27年照顾身体残疾、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姐姐,11年照顾母亲颐养天年,他言传身教、教子有方,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拿出积蓄和工资,为姐姐家人看病清还债务

周鸣兴的二姐周华娟命运多舛,8岁时不幸患上脑膜炎,落下了右手残疾、视力衰弱、行动迟缓的后遗症,成为一名残疾人。1991年,周华娟的女儿患上恶性脑瘤,确诊后周华娟夫妇带着孩子去到市医院治疗。巨大的治疗费用,对这个家庭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夫妻俩四处借钱。周鸣兴知道后二话不说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给姐姐,“姐,你拿着,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遗憾的是,疾病无情地夺走了周华娟的女儿,留给周华娟夫妇无尽的悲痛和哀思。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周华娟的丈夫在一年后被查出患上了肝病,还没来得及从丧女的悲痛中走出,周华娟又陪着丈夫开始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每次周鸣兴都陪着姐姐送姐夫去治疗,忙前忙后办理手续,陪同检查,总为姐姐多分担一些。然而,天不遂人愿,最终周华娟的丈夫因肝病去世。

丧女丧夫的一连串打击,让周华娟痛苦万分、整日以泪洗面,濒临崩溃,周鸣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担心姐姐,安慰、鼓励她振作起来。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周鸣兴天天往返自家和姐姐家。早晨上班前,到姐姐家送早饭;午休间隙去菜场买菜,姐姐因打击精神不振、茶饭不思,周鸣兴给她做容易消化的饭菜,将中餐和晚餐给姐姐做好;晚上下了班,还是到姐姐家陪她聊天,开导姐姐。无论是刮风下雨、天晴天阴,周鸣兴风雨无阻。

为女儿、丈夫治病发丧,使周华娟欠下了2万多元的债务,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无疑是笔巨债,没有工作、劳动能力欠缺的周华娟根本无力偿还。当时在乡办企业上班的周鸣兴虽然一年工资收入都不到1万元,但他却站出来对姐姐说:“放心吧,有我!”这句话让周华娟感到无比心安。周鸣兴每个月把工资扣除日常开销,剩下的就给姐姐还债,缩衣节食、日积月累近3年,终于还掉了债务的大头,再加上其他兄弟姊妹东拼西凑,一起帮周华娟还清了债务。

把姐姐接回家中,精心照顾一起生活27年

看着失亲的姐姐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周鸣兴在心中做了个决定,跟妻子陈志琴商量要把姐姐安置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家人一起生活。陈志琴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就这样,1995年的春天,周华娟正式搬进了周鸣兴家中,这一住就是27年。

姐姐刚到周鸣兴家时,不适应,夜夜失眠,深夜睡不着的她经常在院中踱步。周鸣兴发现后,每天晚上拉着姐姐聊天,聊到姐姐累了送她回房间,自己才安心就寝。为让姐姐住得安心,周鸣兴把自家底楼装修好的地板房腾出来给姐姐住,旁边还装修了卫生间,而自己和爱人住未装修的房间,“因为当时自己家里也并不富裕,装修也只能一步步来”,周鸣兴笑着说。怀着一颗爱亲之心,周鸣兴用体贴和关爱,抚慰着姐姐周华娟受伤的心灵,帮助她走出命运的阴霾。

11年前,周鸣兴的父亲去世,他把独居的母亲丁秀琴也接到家中一起赡养。母亲和姐姐正好作伴。她们的到来,也让周鸣兴更加忙碌,既要上班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位特殊的至亲。但周鸣兴很乐观,他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此后,周鸣兴每天比以前早起2个小时,这2个小时里,他除了定好一天的工作计划外,还把一天的饮食起居给安排好,从一日三餐到床品更换等小事,他一件不落,没有因姐姐和母亲的行动不便而烦恼,更没有当成是一种负累,妻子陈志琴也默默地全力支持着他。周鸣兴的母亲丁秀琴逢人便说,“在儿子家日子过得真是舒心”,她现在每天笑容满面,身体健朗,看不出来已是91岁的老人。

言传身教树榜样,是邻里公认的热心人

生活中,周鸣兴也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邻里间有什么事,只要叫上他,他都会热心帮忙,是邻里公认的热心人。2020年疫情暴发,退休后的周鸣兴到社区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他说:“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在周鸣兴的言传身教下,周鸣兴的儿子周伟也很孝顺。他将参加工作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800元给长辈们买了礼物,其中花了近500元买了电动泡脚盆给姑姑周华娟,令周华娟既开心又心疼侄儿为她多花钱。

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党员,周伟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加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受到居民的点赞。对此,周伟说,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父亲人退心不退,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给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的行为感染了自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