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22:23 | 来源:新华网 2023 03/07 19:47:29 | 查看:954次
新华社重庆3月7日电 题:坚守田野考古 发掘文化记忆——重庆女子考古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惊蛰时节,重庆市武隆区乌江边上,燕妮和她的队员们终于等来一场大雨。
滂沱的雨水让泥土变得松软,也让燕妮的心情愉快起来,“去年夏天以来的干旱令探方现场土质偏硬,不好发掘,有了这场雨,后面的工作就能轻松很多。”
燕妮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从事田野考古一线工作10多年来,与黄土和陶片做伴已成为她的日常。长期以来,由于野外工作的特殊性,考古工作者多为男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女性考古工作者用热爱和坚守诠释女性力量。
2023年3月6日,在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的白马航电枢纽文物保护项目现场,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在进行前期踩点工作。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支女子考古队成立于2012年,10多年来组织了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的田野工作,在万州双河口水库文物调查勘探项目、合川钓鱼城遗址科技考古工作中,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2022年5月,在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阶段性发掘现场,记者第一次见到燕妮和她的队员们。考古队员们头顶骄阳蹲在一个灰坑中,长期野外工作使她们的皮肤被晒成小麦色。燕妮向记者介绍:“从灰坑出土的文物推测,在商周时期发掘区域周边可能存在一个早期巴人生产生活的聚居地。”
2022年10月19日,在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小田溪墓群考古发掘现场临时库房内,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在对一个刚完成拼对的陶器进行初步修复。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考古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大部分时候是枯燥的、严谨的,所有推测都需要我们不断寻找证据,从物的背后发掘人的故事。”燕妮说,这个过程令人兴奋,这就是考古的魅力。
考古也不全是兴奋的“发现”之旅,在一间办公室里,记者看到46岁的女子考古队队员朱雪莲端坐在电脑旁,细细描绘着一件纹饰复杂的陶器。随着流畅、顺滑的线条缓缓拉开,沉睡千年的文物得以拥有了一张画像。
朱雪莲向记者介绍,她们是一支多部门联动的考古队伍,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女子考古队队员朱雪莲在测量出土器物尺寸。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考古绘图是考古资料整理的重要环节,从事这项工作需要耐心。”朱雪莲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若是纹饰复杂的器具,一天最多只能绘两件。”
一年365天,女子考古队队员们在田野考古的时间超过200天,剩余时间则会在单位研究考古成果、撰写考古报告。
“发掘是考古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后续还要开展修复、绘图、制卡等研究工作,向公众发布研究成果。”朱雪莲说。
在一个又一个考古发掘工作中,队员们同吃同住,相互学习,业务不断精进。目前,女子考古队的9名队员均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2011年入职的马晓娇和2014年入职的李凤分别从事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填补了研究院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空白。
“我们9名队员如今都可以独立带队进行调查和发掘,有人还带起徒弟。”燕妮说,“有3名年轻姑娘加入了我们这次在武隆的考古工作,她们是田野考古培训班的学员。”
图为重庆市第三期田野考古培训班学员技能培训现场(2023年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据悉,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重庆市第三期田野考古培训班于近日启动,10余名重庆各区县文博工作人员进入培训班学习,其中超过一半是女性工作者。
2022年10月9日,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在档案馆查阅资料。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来自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的“90后”文博工作者项晶露觉得每天都充满新鲜感。“在区县一直没下过田野,这次田野培训我可以自己负责一个探方,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开展挖掘工作,我充满期待。”项晶露表示,未来她将回到涪陵继续深耕文博行业,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