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凤:把“百姓事”当“自家事”

发布时间:2022-12-13 15:11 | 来源:安徽文明网2022-09-21 16:23 | 查看:240次

9月19日,回想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时的一幕幕,马鞍山市信访局来信来访二科科长薛兆凤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能够获此殊荣,既是一份无上的荣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把荣誉化作动力,冲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人民公仆’本色,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苦干实干,用自己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从部队到地方,变化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民情怀。2008年,薛兆凤从部队转业到市信访局。十四年,他始终扎根信访工作一线,累计接处信访群众1.1万余人次,办理上级交办信访事项1980件、领导批示阅批群众来信4696件、群众网上投诉6400余件,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事项1200余件。多年来,经他手办理信访事项无一件被发回重办,没发生一起被群众投诉的事情。

  什么样的公务员,让人民满意?为民,怀着不变的初心。

  一个人的科室 善学勤思成为业务能手 

  “关注社情民意,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事发地、处理在第一现场。”“不把矛盾推向上级,不把群众推向社会。”……记者随手翻开薛兆凤办公桌上的一本黑色笔记本,上面写着这样的话语。

  “最初走上信访岗位时,对信访工作我只知道是接待群众、帮助解决困难,等干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并不是这么简单,信访工作不仅要有耐心、细心,更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都要了然于心。”薛兆凤坦言,走上新岗位第一年基本上是边接访、边学习、边摸索。

  全新的岗位、繁重的任务、诸多的困难让薛兆凤压力倍增。不懂就向同事请教,不会就抱着书本“啃”。为了能尽快“入门”,薛兆凤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把自己看到的、工作中经历的事情记下来,不断加以总结,靠着这样的“笨”功夫,善于学习总结的他,从“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既精通信访业务又熟悉法规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他先后撰写的《因人因事因情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等数十篇调研文章,分别被《安徽信访》刊用或在省市会议上交流引用。

  有五六年的时间,薛兆凤所在科室只有他一个人,每天的忙碌也让他恨不得成为“一只八只脚的章鱼”。2016年,薛兆凤胰腺炎突然发作。医生告诫他,这个病不注意休养有生命危险。即使是这样,在全国信访系统信访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中,薛兆凤拖着病体主动请战,承担了积案化解工作重任,先后10次参加基层实地督查,并先后7次赴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协调处理“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省督查组对马鞍山市信访局化解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两个响亮的外号 用心用情化解信访矛盾 

  今年5月的一天,易某某特意来到市信访局将一盒女儿订婚的喜糖送到薛兆凤手中。易某某是四川人,在马鞍山开了一家修车铺,曾为父母办理低保到市信访局多次,薛兆凤接待过他。

  “因为他比我年长,我一直喊他修车大哥。当时,修车大哥来为父母办理低保,因为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最终没办成。”之后,得知修车大哥家庭困难,薛兆凤不仅自己去其店里照顾生意,还让同事、朋友的车坏了也去易某某开的店里修理。从一开始的不能理解、满腹怨言到说起了心里话,薛兆凤用一年时间得到了易某某的理解,最后两人成了好朋友。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15年5月,和县李某反映其没有享有应得的村集体土地承包费。投诉信转下来后,薛兆凤立即展开多方调查,多次与责任单位进行协调,一个月就使这一纠缠多年的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当事人在网上发帖点赞,感谢市信访局真正在为群众办实事。

  薛兆凤在工作上有两个外号——“数据库”和“发言人”。他将每一个来访人员家庭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和当前亟须解决的困难等问题,都分门别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熟记于心,让自己形同“数据库”。在运用法规政策解决问题时,条文烂熟于胸、应用精准,做到“靶向发力”,被同事们誉为局机关解读法规政策的“发言人”。

  唯规不唯情,唯实不唯上。与薛兆凤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朴实、谦逊平和,可一旦涉及工作,马上就变成一个“爱较真”的人。某县一居民投诉安置房质量问题,开发商拖延多年不解决。作为挂牌督办件,寒风中,他驱车两个多小时在安置房现场办公,顶着各方压力,严肃纪律、明确责任和解决时限。此后,他又连续跟踪督办,仅用一周,就化解了该起积案。事后,信访人为表达感激之情打算制作一面锦旗给薛兆凤,被其婉拒。

  家人的支持 全心全意筑牢坚强后盾 

  薛兆凤也有对不住的人——家人。2017年10月,母亲病危住院,刚做完心脏手术,他就赶回了单位。在妻子的记忆中,他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八九点回家。“有时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得到的回答老是‘快了快了’。可我等了一阵又一阵,饭菜也热了一遍又一遍……”

  也是因为工作而陪伴很少,薛兆凤曾经愧疚地问儿子:“你怨爸爸吗?”儿子认真地说:“我知道您在帮助别人,我为您骄傲!”那一刻,薛兆凤的眼眶湿润了。有人曾经对他说,要不你换一个岗位吧,太辛苦了。他的回答是:“信访是为国家和老百姓办事,我喜欢做。”

  实际上,薛兆凤曾经有机会离开信访岗位并得到提拔,但是他选择留下来。有人说,信访部门“无权无钱”,做的却是“机关第一难”的活,薛兆凤却是越做越起劲。

  “每封群众来信、每件网上投诉都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盼,反映的事没解决好,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薛兆凤的回答总是显得那么坚定而平静。

  学会换位思考,把“百姓事”当“自家事”。永葆为民初心、永做人民公仆,薛兆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