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31 22:22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1年1月 | 查看:414次
事迹:4分钟生死竞速、跪救乘客的白衣天使
简介:杜沙沙,女,1993年生,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 2020年8月26日上午9点多,在盐城汽车客运站出站口处,一名中年男子突发急症晕倒在地。正在车站防疫点值守的杜沙沙闻讯赶来,在检查病患后,立即采用跪立姿势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救助,4分钟后成功将男子从危险边缘拉回。此时,救护车也到达现场,逐渐恢复意识的男乘客随即被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杜沙沙沉着冷静救治患者的举动得到了周围乘客的认可和赞扬。
杜沙沙,女,1993年11月出生,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
2020年8月26日上午9时许,盐城汽车客运站出站口处,一名从东台来盐的中年男乘客突然栽倒在地,精神萎靡、小便失禁。正在车站防疫点工作的杜沙沙闻讯赶来,在检查病患后,她让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拨打120,便立即对该男子进行心肺复苏的紧急救助。4分钟后,终于成功将该患者从危险边缘拉回。此时,救护车也已迅速到达现场,逐渐恢复意识的男乘客随即被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杜沙沙沉着冷静救治患者的举动得到了周边乘客的认可和赞扬。
90后女孩杜沙沙是盐城市黄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她身高不及一米六,棕黄色的短发常常有些“叛逆”地翘在耳朵旁,摘下口罩的她,皮肤泛着麦黄的光泽,说话时带着沙哑的调子,干燥舒服得就像“一粒沙”。
她爱看剧,热衷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每个人都散发着光彩!”谈到剧里书里的英雄人物,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似乎忘了不过几天前,她还是别人故事里的“女侠”。
4分钟,亮“胆气”生死竞速
“当时多亏了有她在!”2020年8月26日上午,五星客运站的出站口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名60岁的男乘客在下车后突发急症,正面朝下,重重地摔倒在地。周围人群迅速集聚,面对呼之不应并已经产生生理失禁的病患,没有专业的经验,人们第一反应只有拨打120,但谁也不知道救护车能不能及时挽回这条危难的生命。
“让我来!”忽然,人群中挤出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小女生,正是杜沙沙!“失去意识,生理失禁,晕厥倒地的中年男子嘴角涎有黄色胃内容物,唇口青紫,双侧瞳孔略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确定男子已无法自主呼吸,且几乎没有颈部脉搏,杜沙沙果断决定对病患实施心肺复苏。
在值班民警的帮助下,杜沙沙保持跪立姿势对乘客病患实施了将近四分钟的胸外按压和输送氧气的循环。个子不到一米六的她,每按一下,都要借助几乎半个身体的重量,没有人和她进行轮流按压,她就自己咬着牙忍受着手臂的酸痛硬撑。“四分钟内坚持进行心肺复苏能最有效地挽回他的生命!”
杜沙沙的努力得到了回应,晕倒男子逐渐苏醒并被迅速赶到的救护车送至附近医院进行诊治。四分钟!她为男子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治疗时间。这时,杜沙沙才瘫倒在地上,她的小臂因酸痛而不自主地颤抖。
“救人总会有风险,但有人愿意站出来,病患就有活的希望,不救他只有死路一条。”杜沙沙事后说道。目前,这位男乘客已被家人接回家乡徐州医治,在后续的电话访问中,记者了解到他有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近日已经出院。
看到网上流传的车站急救视频,群众纷纷为杜沙沙英勇救人的行为点赞,并感叹:“能在车站遇到专业的医者,病患太幸运了!”
216天,挑“担子”白衣执甲
看似偶然的“行侠仗义”,蕴藏着的是必然。“我的工作就是救人。”这次在五星客运站救人是杜沙沙驻点该地的第3天,也是她参加防疫工作的第216天,在她看来,不管是突然倒地的游客还是感染疫情的病患,帮助他们,都是她的职责所在。
今年年初,跨年的喜悦还没来得及散尽它的焰火气,新冠疫情便已气势汹汹袭来。大年初四,杜沙沙的手机上弹出一条消息:“请医务人员迅速就位,参与我们的抗疫斗争”。看了一眼只有两岁的可爱女儿,没有犹豫,杜沙沙立即收拾行囊奔赴抗疫一线。
盐城的2月天寒冷又潮湿,杜沙沙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挨个儿走社区入户测温。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她就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带着如雪片般的一摞测温名单,迎风顶雨,奔波在严查的路上。
一次盐城下大雪,杜沙沙在骑车的时候被其他车辆刮蹭倒地,隔着防护服,她摔得大腿青紫一片。身后的同事看在眼里,还没来得及下车去扶,杜沙沙已经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雪,又继续跑下一个社区了。
6月17日晚,北京疫情再次暴发,晚上11点,收到消息的杜沙沙再次前往接驳点,为离京赴盐的高风险感染人群测温采样登记。在接驳点不能坐电梯,就穿着防护服爬楼梯,一天下来要爬十几个来回的四层楼。天气热起来,三级防护服就像一个“小蒸笼”,汗水打湿一层又一层,面对缺氧、炎热的环境以及巨大的运动量需求,杜沙沙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都毫无怨言:“防护服紧张,能穿着多工作一会儿,就能多帮助一些人,物资也能消耗得慢一些。”
防疫点多,医务人员数量却有限,当又一个一线护士病倒,防疫队伍负责人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主任,要是缺人,随时喊我,我随时待命。”尽管杜沙沙才回去休息了几个小时,但第二天凌晨5点她还是准时出现在了接驳点,顶替生病的医务人员拉紧“盐城防线”。
辗转社区、盐城高铁站、五星客运站防疫点、接驳点和隔离点,这场“硬仗”一打就是6个月。连续6个月,杜沙沙没有请一天假,最早4点起床,连续工作20个小时,晚上12点才回到临时休息的酒店。每天她都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见到女儿,隔着手机哄着啼哭的孩子,杜沙沙独自忍受着难熬的思念。
“你从来没有感觉害怕吗?”
“没有,我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到这样国家级的行动中。03年我没机会参加抗非典,现在我能亲身经历投入这场战役,我感觉非常的光荣。”
尽管杜沙沙去年12月份才调职到黄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但副院长杨红莹对她印象非常深刻,“她总能挺身而出,冲在第一线,主动承担着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
1颗心,冰雪朗然奉7年诚素
“上学的时候选专业也是懵懵懂懂,但当我第一次接触病患,我就知道我会一直在这一行干下去。”杜沙沙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93年出生的她已有7年的工作经验,她曾在妇产科手术室见证生命的诞育,也曾整夜地面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尽管年纪轻轻,杜沙沙却因为这特殊的工作经历显出了同龄人不具备的“老成”。
“她检查健康码细致又耐心,会打电话给风险地反复核实。”民警徐荣在疫情期间与杜沙沙搭档工作了小半年,他这样评价杜沙沙,“遇到从北京回来的民工,每天四五十个,有的手机连支付宝都没有,更多的也不知道怎么找到健康码,杜沙沙都是一个一个帮他们找,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她全没有年轻人的浮躁,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十分信任杜沙沙,把一个点的物资全权交给她进行管理。
在与杜沙沙交流的时候,杜沙沙坦言自己“泪点低,看电视剧能把眼睛哭肿”,然而,同事口中的杜沙沙,面对复杂的医护关系,棘手的病护情况,巨大的工作强度,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去年年底,杜沙
沙值夜班,在帮一位病人转院后,她被阴差阳错地滞留在离工作地5公里的转送地。正值午夜寒潮,担心着自己负责的病人又打不到车,杜沙沙裹紧单薄的护士服,半个小时一路小跑回到自己所在医院的值班点。“她满脸冻得通红,浑身打着颤,进门第一句话却是询问她的病人情况怎么样了。”这件事杜沙沙自己没提,她的同事却帮她记着。
“杜沙沙转来黄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年,陪我们一起挺过了全国抗疫的最艰难的时刻,她一天假没有请过。我们早已成为了家人。”杨红莹说道。事实上,这半年来的精诚表现凝结的是杜沙沙7年来敬职爱业的一片朗然之心。
在风雪里磨砺,在河流里沉淀,杜沙沙这么一个“小沙粒”,流水褪去后,也在太阳底下闪着微小而动人的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