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18:48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1年9月 | 查看:512次
事迹:忘我投入疫情防控、身患重病而不觉的社区民警
简介:朱善和,男,1964年生,扬州市局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杭集派出所社区民警。2021年7月,扬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朱善和连续二十几天驻所工作,奔走于村户小区、核酸检测点、重点场所、通道卡口,全力做好秩序维护、矛盾化解、走访服务、检查劝导等工作。针对高速口滞留的66名群众,他联合村委会、志愿者等组建“互助群”,做好服务保障工作。7月中旬以来,他感觉食难下咽,但始终坚守岗位,直到8月19日入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食道癌,目前正在医治中。
朱善和,男,57岁,中共党员,1984年底退伍后成为原邗江县公安局李典派出所办事员,现为扬州市局生态科技新城分局杭集派出所社区民警。
8月20日中午11时,扬州东三笑大道上,朱善和像往常一样,开车给滞留司机们送午饭。有电话打进,他习惯性免提接听:“你好,朱善和吗?这里是卫生院,你的CT片显示,高度疑似恶性肿瘤……”猝不及防的“告知”让两手抱着方向盘的朱善和有点懵。数秒间,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同车民警周天人也愣住了:“你赶紧回去!”“还是先把饭送到吧。”良久,朱善和回了句话。
朱善和1981年参军入伍,1984年底退伍后成为原邗江县公安局李典派出所办事员,此后37年间辗转5个派出所,担任过5个派出所副所长,现为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杭集派出所社区民警、一级警长,党龄38年。
7月31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位于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的G40杭集南出入口被封闭,造成准备从杭集南上高速的车辆滞留在高速入口杭集镇内,至8月1日达44辆,其中多数为大货车;人员66人,其中20名妇女儿童。他们被滞留后,新城公安分局立即安排警力驻守现场,守护大家安全。新城社会事业局和属地镇政府等部门也专门安排人员了解需求,提供基本生活服务保障。
可以煮饭的“餐车”
“起初,考虑这么多滞留人员的生活起居,曾协调临时住宿地,但货车司机的车上都有货,他们选择以车为‘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如果去了城区很有可能转黄码,那么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加大,回家时间还会延长。”朱善和说,为避免交叉,我们给每辆车配送速食、盒饭和矿泉水。还给每个人发放防暑降温礼包,赠送拖鞋、短裤、辣椒酱等。严峻的疫情形势致使他们短期内不能离开。考虑到长期吃速食和盒饭不是办法,朱善和与志愿者及热心村民开始张罗他们的一日三餐。
每天早上5时30分,朱善和从杭集派出所赶到杭集南收费站附近的王桥村卡口,和志愿者及热心村民一起准备早餐。临时餐车上那口农家灶台上常见的大锅,一顿至少要煮9锅面条。在滞留群众津津有味吃早餐时,朱善和还要赶往自己辖区,和同事一起承担7000多名居民数据核查、防控值守、物资保障等疫情防控工作。而他的早餐则是一听250毫升牛奶或一小碗稀饭汤,早些时候,还能加鸡蛋面包什么的,后来因为喉咙疼痛就吃得更少了。时常有同事担心他吃不消,塞给他的两面包,也被他分享给滞留点的孩子们了。
设施齐全的“浴室”
“朱警官,请问有热水吗?”8月11日傍晚,滞留司机谈义忠询问前来送晚餐的朱善和。一日三餐问题解决了,这么热的天,大家又开始面临洗澡的难题。起初,旁边的公共厕所里,拧开水龙头可以简单应付一下,但是立秋之后早晚温差大,尤其是女同志和孩子本就体弱,凉水洗澡更容易着凉生病。当晚,朱善和就和王桥村村民烧了10壶热水,让大家用来洗漱。凑合了3天后,望着一辆辆滞留的卡车和一张张焦急等待的面孔,朱善和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8月15日一早,他找到了派出所教导员张生兵,“滞留人员坚持留在卡口等待通行,生活物资相对充足,但是缺少基本的生活设施,我想给他们找个临时洗漱地。”张生兵当即认可朱善和想法。他俩通过与村委会协商,决定就近选择合适的位置,协调相应设备搭建一个简易“浴室”。中午12时许,在安排好滞留人员的午餐后,朱善和沿泰李路附近一路查看选址。“浴室”水好不好接,电路通不通,热水器如何装,洗澡水往哪流……他都细致地考虑。最后,朱善和相中了离王桥村卡口50米外的一块空地,位于村民王开余的院墙外,可以满足日常消毒、水电等基本条件。朱善和联络上驻村网格员程秋明一起到王开余家,协商解决了“浴室”水电问题。热水器和板材又从哪里找?下午,朱善和又来到王桥村村委会,没想到村民们都很支持,东家找来一块板,西家送来一块棚,村支部书记史敏又寻来一个八成新的热水器……临时“浴室”启用的那天,朱善和一直在附近待着,当看到众人洗完热水澡后欢天喜地的样子,他才拖着麻木的双腿走到自己的车边。昏黄的路灯下,他的身影格外清瘦。
笑眯眯的“服务员”
“朱警官,有没有药啊?”朱善和不时会拿出手机,查看滞留群众“疫情互助群”里发的信息。8月15日11时许,一位5岁孩子的父亲在群里求救:“孩子突然头晕恶心,极不舒服,我们手足无措,请帮帮我们。”正在核酸检测点值守的朱善和赶紧过来,将一家三口安排在执勤休息室里,赶忙打电话询问医护人员,基本确定孩子是中暑后,他擦了擦花白发丝里淌出的汗珠,一路小跑到村委会找来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物品,经过妥善救治,孩子恢复了常态。他却坐在那儿,约半小时才站起来。“朱警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在被滞留的20多天里,这是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起初,因为滞留感到不理解,不少人情绪浮躁一度对他发火。朱善和一边给他们打气,一边笑眯眯地和他们谈心,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了解大家的实际困难,想尽办法帮他们解决。“20多天里,朱警官不但协调给我们单独做核酸检测,还每天给我们送饭,微信群里哪怕一件很小的事,他都会帮我们办好。”货车司机许一民说,7月31日他苏州来送货,下午准备在杭集南上高速返回,结果被封控滞留。连续一周,没有带换洗衣服的他在微信群里发牢骚。傍晚,朱善和就找来一套合体的衣服,40多岁的汉子搂住面黄肌瘦的朱善和湿了眼眶。
“怎么突然回来了?”
7月31日以来,不管辖区常态化的防疫工作结束后有多晚,朱善和总要来滞留点看看。每次,面对滞留群众的由衷感谢,朱善和总说:“为你们服务是我的本分。”只有在深夜,卸下全副武装的他会给妻子发条信息报平安。而妻子总能读懂他——不用担心我,我在,群众放心。有时候与女儿通电话,他总是极其同情地叙述着滞留人员在车上、在路边生活的不易。母女俩都非常理解他。然而,8月20日中午,朱善和又像往常一样给滞留人员送饭时,突然接到卫生院那个令人绝望的电话……7月中旬,朱善和就感觉吃东西时,嗓子好像有东西堵着。他把饭泡在汤里,时不时喝口水冲一冲,却从不在同事面前表现出来。但是被张生兵发现了,连续3次劝他到医院,朱善和总笑着摆摆手:没事,没事。一周前,他感觉症状越来越严重,即便是吃汤泡饭也很难下咽。8月19日下午,他挤时间到附近杭集卫生院拍了片子。8月20日,张生兵知道情况后立即找人接替朱善和工作,同时劝他不要瞒着家里,抓紧到大医院诊治。“怎么突然回来了?”8月21日,拿着派出所给居住小区开的证明,朱善和回到家。不知情的妻子女儿20多天没见到他,一度诧异而欢喜。当得知真相后,一家人抱头痛哭……
滞留人员全部安然返程
8月22日,接替朱善和工作的民警汤富源刚到杭集南收费站,十几个货车司机一起围了上来。“怎么没有见到朱警官?”“朱警官是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吗?”在汤富源吞吞吐吐中,大伙知道了个大概,沉默片刻后,继而有人叹息、有人抹泪……当天下午,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作为全域低风险无病例地区率先启动滞留人员返程工作,杭集南收费站首批37名滞留卡车司机及家属陆续踏上返程之路。第二天,余下的29名滞留人员也全部返程。然而,令所有人不愿相信的事实还是出现了。8月25日下午,朱善和在扬州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食道癌。目前,扬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正在协调医院全力救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