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7 20:24 | 来源:江苏文明网 2022年1月 | 查看:357次
事迹:46年为村民放映电影15000余场的放映员
简介:卢峻长,男,1955年生,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电影放映员。 1976年,卢峻长高中毕业后被选拔为第一批电影放映员进入放映队。46年来,从平板车、自行车到机动三轮车,15000余场电影放映量见证着卢峻长对电影放映工作的坚守。他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先进工作者。
卢峻长,男,1955年8月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电影放映员。他是坚守在山乡故道上,用电影的形式,把文化、科技、娱乐等送给村民的电影传道者。在电影放映这条道路上守望45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乡父老。从平板车到自行车,再到机动三轮车,15000余场电影放映量见证着卢峻长对电影的坚守。卢峻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早在1989年,就被评为江苏省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工作者,还曾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先进工作者”称号。
“小卢来了,小卢来了!”在赣榆区厉庄镇的村庄里,不时回荡着孩童们这样的呼喊声。循声望去,远处的山路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驾驶着三轮车,匆匆而来,并在山村的繁华处落车。伴随着人群的围聚,卸车、挂影布、驾机器,一通忙活,一场山区群众的电影文化大餐就开席了。这位今年已经67岁的老人,就是坚守在山乡故道,在电影放映这条道路上守望45年的厉庄镇电影放映员卢峻长。
45年间,卢峻长用电影的形式,把文化、科技、娱乐等送给村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山乡父老。因为工作兢兢业业,他曾获得赣榆以及徐州地区放映技术比武大赛优秀奖,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先进工作者。市电视台还专门为他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山乡放映员》。
一辆平板车 拉出山乡的眼界
如今的卢峻长头花发白,不见当年青春模样,但回忆往昔,仍不免心潮涌动。1976年高中毕业后,已在村里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卢峻长,经过当时的厉庄人民公社革委会的千挑万选,进入电影放映队,担任第一任电影放映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影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行业,对贫困山区的老百姓来说,这一“高、大、上”的科技产品,曾经让缺衣少吃的山村村民,视为梦幻般的事物,挑逗着他们追求新生活的神经。
“通过短暂的业务培训,我就正式走上了电影放映员的道路。我记得当时放映的第一场电影是在离公社30里的西陡岭村。”卢峻长回忆道,“我清楚记得,当时3000多人的山村,真是万户空巷呀。天还大老早呢,空地上就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我拉着平板车,车上装满放映器材,还有发电机,村民是敲锣打鼓把我迎接进村的,我这辈子忘不了。”
“当时的我,虽然二十来岁,但因为这项事业,十里八乡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了,他们甚至专门称呼我为‘放电影的小卢’。”卢峻长回忆道,“每次只要放电影,各村老老少少都会奔走相告:放电影的小卢来了,小卢来了!连五岁的孩子也这么称呼俺。”
卢峻长很热爱这份事业,因为他觉得有成就感。他说:“当时山区交通闭塞,群众缺少文化生活,有的人长年蜗居在村子里,到外村的机会都很少,电影的播放,让他们知道了外边的世界。”卢峻长说,“当时的电影,主要是农村科技、京剧,还有战斗故事片。通过《列宁在1918》,很多村民第一次知道外国人的长相,别提他们有多么高兴了。看到他们这么喜欢,俺也知道了俺承担的责任,也是俺40多年坚持干这一行的支撑。”
而由于当时条件差,设备落后,最怕的就是这边的场子已经支起来了,却迟迟等不到影片的到来,卢峻长就自学成才,既能自制幻灯片,宣传村规民约,农业科技知识等,又学会了修理放映机、发电机。“身为一名电影放映员,要确保一切顺利。”卢峻长说。
放电影 就是苦行僧的修行
“厉庄是个山乡,特别是北部山区,离镇驻地很远,每次用脚丈量,都会一脚的燎泡。”卢峻长说,“当时物质生活条件困难,文化生活贫乏,道路坎坷,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还是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苦呀。”但他除了坚持把电影放好,没有其他想法,甚至多次放弃了其它发展进步的机会,把这一生就绑在这部电影放映机子上。
“电影的引进,是山乡村民唯一的文化平台。一年300多天,我们放映员天天走马灯似地挨村走场子,有时候一晚上会走3个村‘跑片子’,连轴放。村民坐在场子里等,一等就是一夜。我们实在熬得不行了,会让村干部帮我们拉平板车,我们放映员就躺在平板车上眯一会。到了场地,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放映,因为观众等着我们呀。”卢峻长说,他有个记录,当时他们一年的放映场次多过500场,和他一起进入放映队的其他几名同事,受不了这个苦,走马灯似地换人,只有他坚持下来。
厉庄镇的西陡岭村有个顺口溜:“千尺鹰愁涧,万丈打狼沟,一丈二尺长的绊马索,兔子走路也要举拐棍。”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写了厉庄镇山北几个村的真实地貌,而住在这里的人口却占到全镇的30%。所以,卢峻长每次去山北片区放映,都是一次小长征。“在这个片区里,被我拉坏了的平板车,就有三四辆吧。”卢峻长回忆道,有一次下了场大雪,山陡路滑,他让妻子和他一起去西陡岭放映,一不小心,滑进了鹰愁涧里,挣扎了两个多小时,才被后来等急了的村干部接到,一件一件地把设备搬上来,没有耽误按时放映。
后来条件好一点了,道路也畅通了许多,为了提高效率,卢峻长的交通工具换成了自行车。20年的时间,他骑坏了八、九辆;一天到晚的,除了放映,就是骑着自行车跑片子、看场地、送修机器。“苦一定是苦,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干着干着,就另谋高就了。”卢峻长喃喃道,“放电影,真的是一个苦行僧的活。”
时代向前 却依然在坚守
“支撑我干好这一行的动力很简单:观众喜欢,观众在等着呢。”卢峻长摇摇头,又点点头,满是沧桑的脸上,铁铸的一般,“现在条件好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但却对传统的电影放映行业冲击很大,乡村露天电影也举步维艰。”卢峻长苦笑着,“以前那种万人空巷的场面现在很少看到了,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视机、电脑。身为一名电影放映员,我虽然逐渐年迈,但依然热爱这份事业。现在我每个月还要完成18场的放映工作,而只有用更好的服务和更精湛的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那些忠诚的老观众们。”
于是,卢峻长自费购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也用上了数字放映设备,可以更好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以及对特殊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这让他的内心感到充实。“我深深记得那一年,我们镇盛赤涧有一名长年卧床的残疾人,他一辈子没有出过家门,没有看过电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看一场电影。我听说了以后,专门挤出时间,用空隙为他放映了专场。”卢峻长记得放映的是故事片《英雄儿女》,老人家看完后痛哭不已,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他还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放映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在网络这么发达的今天,很多孩子都放下手机,认真观看,并感动到哭。“这一幕幕,都让我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我也认为我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不放弃放映这个行业的原因。”
卢峻长有一个蓝色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他每个月的放映任务,但同时也记录了他从青葱岁月的入行,到两鬓斑白的坚守,45年里,卢峻长就干了这一个行业,其中滋味无从言表。“‘小卢’,40多年前的观众这么叫我,今天,仍然有观众叫我小卢,这是观众对我的最大信任,也是我一生的写照。”卢峻长看着远方,叹了一口气,像是解脱,又像是向往。“我现在身体还好,又配了三轮车,体力尚可,在没有人愿意再干这个行当的时候,我想继续干下去,做新时代的电影传播者,为需要的观众继续服务。”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