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孝老爱亲好人 刘敬华(2022年4月)(图)

发布时间:2022-10-01 22:13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2/04/26 | 查看:619次

  刘敬华,男,50岁,中共党员,现任国网天津静海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副主任兼变电运检室主任兼变电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爱小家,爱大家,内外兼顾。始终坚持每天向老母亲“三报到”,一日三餐四季,左邻右舍每每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绝对的“大孝子”。对此刘敬华很淡然:“孝敬父母是我应尽的任务,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感到踏实”。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与死亡间的最后一道屏障。屏障一旦破碎,就是被时间洪流卷进孤山苦海,必须独立面对未来一切风浪寰宇。但对于年过半百的刘敬华和他的母亲来说,生的对立面,并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清晨五点,呼啸了一夜的凌厉风雪转而悠然,终于顺利完成一夜保电任务的老刘顾不上进屋喝口热水,又匆忙闯回皑皑天地间。脚印深浅,刻在白绒绒的地面上,注解的是家的方向。磨得细碎的菜末肉丁,悉心熬制的软烂粥饭,这样的糖尿病老人特制餐,老刘每天要在工作之余按时赶着回家给母亲做三次,食材新鲜、营养全面,亲力亲为。“小时候都是妈做饭,我想帮忙也不让,嫌我做的不够好,现在倒是就认准了我做的饭,别人做的,哪怕是山珍海味也绝对不吃。”老刘笑着说。

  刘敬华的父亲已故,母亲如今已年过耄耋,患有多种老年病,小脑萎缩,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记忆也随着健康一点点消逝,变成孩子心性,和世界的联系渐渐只剩下老刘这个最宝贝的疙瘩。

  母亲患病前两年,还可以下床,意识清醒的时间还算多。从那时起,老刘就承担了照顾母亲一天饮食起居的任务。工作再忙也是坚持“一日三到岗”,街坊邻里早就眼熟了这个每天准时背着母亲下楼在院子里晒太阳、逗母亲开心的中年男人。母亲行动不便卧床后,老刘去得就更勤了,除了日常的做饭、料理家务,老刘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天给母亲按摩疏通筋骨,生怕老人因长期卧床起褥疮。母亲认生又怕人,从喂饭洗漱、穿衣擦身到端屎端尿,一定要老刘亲力亲为。“娘在,家在,再苦再累我也甘愿。自己照顾也更放心。”二十多年下来,老刘一个年轻时的“大老粗”硬是给磨成了打理家务、推拿按摩的行家里手。家里女主人虽然卧病在床,但身上却干干净净,屋子里依旧亮亮堂堂。

  除了照顾母亲吃穿用度,细心的老刘还格外关注母亲的所思所想。头晕健忘、神情痴呆是小脑萎缩的典型症状。疾病像黑暗不断吞噬着母亲世界的光亮,粉碎一切悲欢离合,斩断所有前缘因往。老刘知道,自己是母亲最珍贵的,拼命保护捧在手心的莹莹微光。“她能这么粘着我,我是很开心的,说明世界上她最在意我、信任我。”为了不辜负这份母子情谊,老刘对母亲有着万般耐心。现在,母亲仿佛成了他的孩子。讲笑话、抱一抱,甚至笨拙地表演滑稽舞蹈,只要能博得母亲开心,老刘什么都愿意做。也许总有一天,母亲会老到连老刘也忘记,讲到这里,老刘的回答很坚定——“忘记我,也没关系。妈永远是妈,我替她感到难过,更难过自己不能代替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衡量亲疏利害,不求回报、不计奉献的纯粹亲情是难能可贵的。刘敬华以孝道为先,以爱亲为责,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孝老之心,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爱亲诗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推荐单位:静海区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