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8 17:53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2/01/30 | 查看:570次
王宽,男,58岁,群众,武清区白古屯镇白古屯村村民。他的妻子因重度类风湿,瘫痪在床整整32年。他的父亲91岁,瘫痪在床也有15个年头了。面对一个多病难保的家庭,王宽没有逃避,没有放弃,而是肩负起丈夫、儿子应有的责任,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并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养大成人。从青春壮年到鬓角染白,一晃就是32个春秋,王宽用大爱诠释了对家庭的坚守和责任。他的爱心和孝心也感染着周边的群众,是大家公认的好丈夫、好儿子。
王宽家的生活原本过得红红火火,可1989年的一场变故,打破了这一片祥和。王宽的妻子因重度类风湿瘫痪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屋漏偏逢连雨天,2006年,王宽的父亲也因病瘫痪,这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生活的压力,王宽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妻子、赡养老人的义务。
多年来因为妻子患病,王宽不能出去工作,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仅靠着自己耕种的几亩农地,平时生活上过得非常节俭。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每天凌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王宽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烧水、买菜、做饭,帮着妻子起身、给妻子喂饭,抽空还要刷碗、洗衣服、种地……每天晚上十点多,他才能停下忙碌的脚步,上炕休息,半夜还要起身几次为妻子翻身。但是谈起这些年照顾妻子的点滴,王宽没有一句怨言,他说:“这么多年,我从来没后悔过,照顾老伴儿,我无怨无悔。”
王宽的父亲已经90多岁了,瘫痪在床15年不能自理。王宽同样尽职尽责地照顾着,从不懈怠。端饭送水、擦身洗脚,老人年纪大了牙口不好,王宽就把饭菜煮烂一点再喂给父亲吃,每日照顾父亲,从不嫌弃。父亲耳聋眼花,他就耐着性子和老人沟通,哪怕再苦再累,也不和老人高声大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病情也加重了,白天、夜晚常常大小便失禁,有时候需要多次为其擦洗身体,多次换洗脏衣服、脏被褥,王宽却从未因此责备过老人一句,就这样一直精心照料着。老人逢人便说:“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得了这么个好儿子。”
每天,王宽都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妻子和父亲。他还利用照顾两位至亲的间歇,打扫卫生、田间耕种、洗衣做饭,忙碌的身影一刻不停,就像上满发条的“陀螺”。看到王宽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曾有不少人悄悄劝他“该放下就放下”,但王宽却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他就像一头负轭之牛,以坚实的臂膀默默支撑着这个家。但由于长年操劳,他的膝关节经常疼痛,要靠吃药打针缓解。不少人劝王宽找政府寻求一些救助,但都被他婉拒了,他说:“我自己能行,不给别人添麻烦。”30多年了,他硬是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一天夜里,王宽的妻子突然眩晕、呼吸困难,王宽一边拨通急救中心的电话,一边强忍着滑膜炎带来的痛苦拄着拐去敲邻居的门,直到乡亲们把妻子送上车才长出了一口气。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白古屯村党总支书记褚志强和村两委干部来到家中,详细了解了王宽妻子的病情,在询问到家里是否有困难需要支部解决的时候,这个质朴的农村汉子说道:“我自己能行,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褚志强说:“我给您留一张民心联系卡,上面有村两委的电话,下次您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去个医院什么的我们也能开车带着您。”从此以后,凡是遇到各种帮扶助困政策的时候,村两委都会想着王宽一家,积极为其争取。褚志强更是成为王宽家的常客,没事就去家里坐坐,拉拉家常,聊聊近况。有了党组织的关心,王宽心里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既当爹,又当妈,妻子自身行动不便,养育孩子的重任就全部压在了王宽一个人身上。如今,孩子早已成家,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孩子常年在外打工。说起自己的父亲王宽,儿子的脸上总是露出自豪的微笑,“父亲不善表达,但他的实际行动就是最好的榜样,他是最好的父亲!”王宽的事迹在白古屯村传为佳话,但是王宽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作为丈夫的责任、作为子女的义务。”村里人提起王宽都竖起大拇指说:“王宽是当之无愧的孝老爱亲的好模范!”
推荐单位:武清区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