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8 12:01 | 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2/01/30 | 查看:681次
王秀华,女,1940年月生人,中共党员,是东丽区丰年村街道丰年里社区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后的王秀华同志初心不改,保持本色,曾多次被评为“街道好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申请遗体捐献登记,2021年6月30日8时26分安详地离去,成为第37位遗体捐献者。
王秀华是东丽区丰年村街道丰年里社区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后的王秀华同志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社区工作,曾多次被评为“街道好人”、“优秀共产党员”。生活中的王秀华老人节俭朴素,孝老爱亲,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的好母亲。她为人宽厚、处事和善是街坊邻里的知心人。“把一切献给党”是她常说的话,更是她一生不懈的追求。
红心永向党,誓不负韶华
王秀华1940年6月5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她,对党、对祖国有着赤诚的热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她最大的心愿和期盼。1958年,她进入天津市毛条厂,由于工作勤恳、技术过硬,很快便被调入化验室,专职把关产品质量。老人的女儿回忆道:“那时候有国外团体来参观,都是我母亲负责操作演示,她技术娴熟、标准高、要求严,多次获评先进员工。”工作岗位上的锻炼,使她迅速成长,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她把对党、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化作平凡工作中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终于,1989年,王秀华同志在鲜红的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
退休后,王秀华不忘初心,保持党员本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社区工作,曾多次被评为街道优秀共产党员。清扫楼道、书写板报、宣传党的知识,处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十九大召开,她第一个提交思想汇报,将学习心得向党汇报;社区党日活动,她更是一次不落地参加,即使疾病缠身,行动不便,她坐着轮椅也要去。妹妹说:“学习党的文件资料已经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直到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念叨着要观看建党百年庆祝大会。”
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
老人生活中节俭朴素,不爱红装爱戎装的她,衣柜里仅有的那两套满是时光印记的军装是她最爱、最美的装束。提到为党奉献,她却毫不犹豫,“把一切献给党”是她常说的话,更是她一生不懈的追求。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无法再参加社区工作,她便在心里暗自琢磨,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了解到遗体捐献,便下定决心,办理公证手续。2015年她申请进行了遗体捐献登记,希望在自己离世以后将遗体捐献做医学研究,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再做最后一点贡献。2021年6月30日8时26分,王秀华安详地离去,享年81岁。亲人们强忍悲痛,遵从老人的遗愿,联系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助她完成了最后的心愿,成为第37位遗体捐献者。7月1日,市红十字会、爱心企业、学生代表和志愿者为老人举办了遗体捐献告别仪式。女儿说:“能在建党百年这天,为母亲送别,对她来讲真是最大的圆满。”
老人的一生都很平凡,很纯粹。她爱工作,便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日复一日地做成了标杆;她爱干净,家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连小区公共区域也勤于打扫;她爱学习,即使卧病在床,也要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弥留之际还心心念念为党庆祝百岁生日。王秀华无私奉献、遗爱人间,回报社会、造福后代,她初心不忘,牢记使命,无愧无悔...她的名字将镌刻在遗体捐献纪念园的“奉献碑”上,供后人瞻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发光发热的从来不只是朝阳,那夕阳的光辉更加温暖和煦,光彩更加浓厚绚烂。
推荐单位:东丽区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