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绽放生命之花——记武汉大学赴贵州支教队不幸遇难队员赵小亭(图)

发布时间:2011-01-06 00: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7-28 | 查看:4419次

  压题图片:遇难前一天,支教大学生赵小亭在给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上课。新华社发

  7月26日上午,一场简短而肃穆的“追思会”在武汉大学举行。年轻的志愿者们站在盛夏烈日中,一遍又一遍重温属于他们自己的誓言,沉痛悼念逝去的“战友”——赵小亭。

   花季生命,永留苗岭大山

  “我想去贵州山区支教,那里很穷。知识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唯一希望,我想去帮帮他们!”至今,老师还保留着赵小亭出发前发来的信息。

   7月11日,赵小亭和支教队18名队员一起,从武昌出发,先坐了17个多小时的火车到达贵阳,再从贵阳转火车到达贵定县,然后坐上中巴,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小时,才来到目的地——马场河小学。

  马场河小学,位于距县城几十公里之遥的大山中,学生多半是当地的“留守儿童”。

  学校条件相当艰苦,不通自来水,也没有能力为支教队提供宿舍。抵达当天,队员们就自己动手“改善环境”:拼起课桌,将教室改装成“简易宿舍”;用水管把山上流下的溪水接起来,建起“临时澡堂”;走上十多分钟山路,到一户农家搭伙……

  “虽然这里苦一点,但这里有大城市看不到的秀美风景、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加油!”为了给同学们鼓劲,乐观的赵小亭经常“提醒”同学们享受这里的“生态美”。 

   7月21日下午,支教的同学完成教学计划后,打算去乡里的小电厂参观。这群学电气工程的同学,很想亲眼看看山区发电厂运行的情况。

  “虽然头一天下过雨,但当天天气很好。”同行的一位学生回忆。去电厂要走一段山路,是马场河风景最漂亮的一段。

  就在大家陆续过河时,灾难突然降临。一块从山上滚落的石块,砸中了赵小亭的头部。来不及说一句话,这位深受山里孩子爱戴的“赵老师”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一年前的7月,一个同样炎热的暑假,赵小亭还到过湖南新邵,在那里当了一个月的“孩子王”;至今还有学生打电话过来,找“小亭姐姐”。如今,“小亭姐姐”就这样猝然离开了她的学生们。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为了这一誓言,赵小亭将自己的“最后一课”,将她年轻美丽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苗岭大山中。

  “美丽天使”点亮志愿之光

  两个月前,赵小亭刚度过自己20周岁生日。QQ昵称叫“向阳的蛋”的她,曾经告诉朋友们,人要做自己的阳光,像向日葵一样,保持向上的姿势。

  在赵小亭的网络空间里,保留了362条日志:有学校的网上评教工作通知,也有武大专用幻灯片背景;有毕业答辩的论文格式总结,也有英文自我介绍的集锦;有大学生应该知道的经管知识,也有世博会口译词汇……

  在同学们眼中,赵小亭就像一台“永动机”。无论在炎热的酷暑还是数九寒天,赵小亭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除了学习,她的课余时间总是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一次,寝室的水管坏了,她爬上爬下,硬是将水管修好了。为此,她在日记中封自己为“无敌赵小亭”。

  “她不仅是武汉大学学生的骄傲,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赵小亭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实现了她服务社会、关爱人民的人生理想,展示了90后大学生的时代风采。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表示,赵小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她入党的誓言,实现了她人生的抱负,也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乐于奉献、追求进步、心系人民、不怕牺牲的时代形象,是武汉大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7月24日、25日,赵小亭先后被追授为“武汉大学杰出青年志愿者”、“品学兼优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湖北省杰出大学生志愿者”。7月2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教育部向赵小亭的不幸遇难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芳魂遗山野,洁品沁人心”,正是有了赵小亭这样的“美丽天使”,“志愿者之光”才得以燃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记者夏静 通讯员张全友)

(责任编辑:袁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