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2 18:31 | 来源:广州文明网 2020-06-18 | 查看:640次
走崎岖路,搭公益桥,这位“广东好人”用脚步丈量公益里程,为贫困学子点亮一盏盏指路心灯。
近7年来,广州海关职员张文佳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山区贫困儿童实现学习愿望,筹集善款数十万元,帮助800余名贫困学生获得热心人士的资助。在把好国门的同时,54岁的他继续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奔走,带动同事亲友投身公益。近日,张文佳荣膺“广东好人”称号。
张文佳
因为一次探访踏上公益路
张文佳出生成长于广州市海珠区“五好家庭”。他说,从家人身上学会了对他人的热情和对社会的正义感。2012年,这位现任广州海关隶属海珠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科二级主办接触了一个名为“广州市天心颐善助学公益小组”的公益助学组织。为了让正在读初中的女儿获得锻炼,他带着女儿参加了一次连南山区贫困儿童探访活动。在活动中,他和女儿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艰辛。
“大多数村民家里除了床以外没有什么家具,地板是泥土地,灶台是用石头垒的。尽管如此,孩子们对学习的欲望还是非常强烈,他们希望能靠自身努力走出大山,这让我受到了触动。”在当地停留两天后,当探访团准备离开时,当地的导游来到车上对着探访团深深地鞠了一躬。正是这个鞠躬让张文佳深深感受到公益的力量,“我意识到,个人的一点点付出,就有可能让山区孩子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
七年助数百学子获得资助
正式加入“广州市天心颐善助学公益小组”后,张文佳的身份从“探访者”转变为“组织者”。他所在的公益助学小组平时根据教育局提供的名单,到各个贫困山区实地调查探访,主要对象是小学生。回到广州后,将调查成果向社会公布,并提供一对一直接帮扶的渠道,让社会热心人士的爱心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落点。
几乎每个月,张文佳都会利用节假日、周末等休息时间,自费到落后地区探访。由于他去的地方大多地处粤北山区,交通不便且路途遥远,每次都要耗费几天时间。张文佳和其他志愿者经常要扛着几十斤的物资,徒步几小时到探访对象家里。家庭探访的标配是米、油、干面和棉被;学校探访的标配是文具、衣物、玩具等。
7年来,张文佳的足迹遍布贵州毕节,湖南岳阳,韶关南雄、乐昌,清远阳山、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带进山区的是几十斤重的慰问品,带出去的是记录着每一个贫困家庭和孩子帮扶需求的笔记本。
如今,有不少收到资助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升读初中,来自广州的善意铭记于他们的心里。
发动家人和同事参与公益
除了多次组织捐资赠物外,张文佳还与多个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单位合作,发起和参与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
2017年,张文佳参与组织了为四川大凉山儿童开办的足球夏令营活动。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单亲家庭,还有的是留守儿童或孤儿,学校没有足球教练和正规的运动场所。得知孩子们怀揣足球梦想依然坚持训练后,张文佳和组员筹备9万元组建夏令营,帮助孩子们横跨1800多公里,让他们得以在广州参加足球训练,体会足球运动带来的纯粹快乐。
在助学的同时,张文佳还加入了另一个志愿组织——广州海伦环保公益团队,积极投身广州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义演义卖活动。2019年,热心肠的他加入了“赵广军生命热线”组织,接访心理求助电话,还参与了广船老人院探访、社区义剪等活动。
除了自己坚持做公益外,张文佳还经常发动家人和同事一起参与。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在学校也加入了若干公益团体,经常到社区帮助有需要的人,善意薪火相传。
带动身边人传递正能量
“在日常工作中,张文佳热心助人,淳朴低调,每当有同事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提供帮助。”同事们讲述道。大家都说,对普通人来说,每月捐一点善款可能不是难事,但像张文佳一样每月远赴山区却不是易事。
如果说热心人士的资助是山区贫困儿童走出大山的一座桥,那么张文佳就是一名出色的“修桥工”。由于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无私贡献,张文佳被评为“广州好人” “海珠好人” “广州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个人”。受他的感染和带动,海珠海关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获评“广州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彩虹街”志愿项目获评“广州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志愿精神不断传承。(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黎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